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附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 研究内容 3
2 慢行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规范 4
2.1 慢行交通的概念、要素以及特点 4
2.2 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规范 6
3 淮安市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现状调查 9
3.1 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基础资料调查 10
3.2 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现状调查 11
4 淮安市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现状的评析 20
4. 1 基于慢行交通系统相关设计规范的评析 20
5 淮安市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 23
5. 1 慢行节点设计 23
5. 2 慢行廊道设计 26
5. 3 慢行岛设计 27
结 论 29
致 谢 30
参 考 文 献 3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日渐完善,使得汽车保有量得到增加,出行的机动化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这导致城市道路出行拥堵的越来越严重。我国最初是一个骑自行车出行的大国[1],然而,城市在以机动车为主流的交通出行方式发展迅速下,慢慢忽视了慢行交通的发展。而以自行车、步行出行的安全,尤其是残疾人的出行安全越来越得不到保证,同时,城市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其中机动车出行所产生的污染所占比重较大[2],因此,这需要对以行人和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出行加强重视。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城市慢行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淮安市大学城的慢行交通系统进行空间设计,满足人们对慢行交通的出行需求,从而到达改善城市在慢行交通方面缺失的目的,以保证城市的良好发展。
(2)研究的意义
进行淮安市大学城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还能保证人们在以自行车或步行出行时的安全,同时能有效改善周围的环境。慢行交通具有很强的可达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到达[3],从而真正实现低碳交通和“以人为本”的交通方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城市将来更好地发展,需要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有效的规划,可借鉴国内外城市中慢行交通发展较好的经验。
(1)美国自行车友好社区(Bike friendly community)
自行车友好型社区是美国自行车联盟,BFC使用自行车旅行,健身和娱乐,积极推广自行车的使用。 2004年3月,第一届BFC国际研讨会在华盛顿特区的世界银行总部举行,对BFC的推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5]。
(2)法国里昂、巴黎公共自行车系统
2005年5月19日,里昂推出公共自行车Velov(自动化自行车系统),该系统允许车辆在其他出租地点返回。由于该系统简单、方便、成本低廉,一经发布就被广泛接受[6]。巴黎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率,2007年实施的“自行车城市”计划实现了每天约86,000次出行,最大使用量是2013年9月每辆车的平均使用量,每天使用8次,因此,巴黎具有一个强大的自行车文化[7]。
(3)哥本哈根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丹麦哥本哈根被誉为“自行车城市”[8],“自行车道优先计划”和“自行车绿线项目”促进了自行车的发展[9]。 2010年,自行车专用道路得到重建,交通基础设施体现了自行车出行优先的原则,自行车和公共汽车出行系统相互联系,显着提高了自行车出行率[10]。
1.3.2 国内发展现状
在出现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快慢交通发展失衡等现象后,国家及相关交通管理部门渐渐注重了慢行交通的发展,因此,在一些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1)东北地区慢行交通规划
哈尔滨市区慢行交通体系规划将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特点相结合,2012年制定了慢行交通规划区,慢行道路和网络布局的详细规划。 根据慢行规划的结果和发展慢行系统的要求,城市发展提出慢行规划战略,使得哈尔滨市区慢行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1]。
(2)华北地区城市慢行交通规划
2010年,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包括人行道设计,人行横道设施,公交车站,行人导引设施,行人照明设施、人行道无障碍环境设施等内容。这确保了行人和自行车的道路权利,可达性和优先权[12]。
《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13](以下简称《规划》)中“规划”是指天津市根据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建立与公交相连的慢行交通体系。同时,考虑游人观光需求,在海岸线,历史文化区以及城市选择性的建设“步行区”[14]。
(3)华东地区城市慢行交通规划
杭州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引领了全国的第一波浪潮,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模式很好地带动了慢行交通的发展。杭州于2007年9月22日举办了首届“无车日”活动,2008年4月,杭州市投资500万元组建了国有独资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发展,杭州公共自行车从2800辆发展到2万辆,共有服务点1025个,建设出了“随用随骑,骑后速还”的有限时间内的免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1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6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