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南路与枚皋路平面交叉口间接左转设计(附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内容 4
2 间接左转理论研究 5
2.1 间接左转概述 5
2.2 车辆交织行为分析 7
2.3 间接左转设计参数说明 9
2.4 交叉口评价指标 12
3 承德南路与枚皋路交叉口间接左转设计 14
3.1 交叉口调查与分析 14
3.2 间接左转方案设计 17
4 承德南路与枚皋路交叉口评价分析 21
4.1 交通仿真平台介绍 21
4.2 仿真平台搭建 22
4.3 间接左转对交叉口下游的影响 23
4.4 间接左转对交叉口的影响 24
结 论 27
致 谢 28
参 考 文 献 29
附图Ⅰ 31
附图Ⅱ 3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平面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具有连通和转向的功能,是实现交通可达性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城市交通组成种类繁多,交通组织形式复杂,平面交叉口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运行效率和安全的“瓶颈”。而左转车流产生的冲突点最多,对直行车流的运行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平面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和通行安全。当前,交叉口左转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车流的组织形式已成为交通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13]。
间接左转是一种典型的非传统的交通流组织形式,基本思想是变直接左转为向右绕行,主路车流要实现左转,先直行通过交叉口,然后在下游路段上调头至交叉口再右转;次要道路车流要实现左转,需要在交叉口处先右转然后在下游路段调头,再直行通过交叉口,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冲突,进而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及运行安全。
间接左转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研究,并且在实际城市道路中得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而在我国,间接左转仍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组织方式,所起具体的实施效果以及对交叉口车流的运行效率、安全的影响亟待进一步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交叉口车辆间接左转通常与路口“禁左”配套使用,这种交通组织形式与直接左转相比,虽然增加了左转车辆的绕行距离,但是对交叉口运行效率,车辆行车安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以及车辆运行安全的方法,以间接左转这种交通组织方法为对象,以运行效率为指标确定调头口位置,分析间接左转对交叉口车辆运行效率方面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交叉口整体效益出发,在交叉口下游寻求合适的调头位置,为间接左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交通仿真模拟这一情形,避免实际实验所产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总而言之,本文主要研究间接左转对交叉口运行效率的影响,对交通管理决策者有借鉴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当前,美国对于间接左转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美国出入口管理策略(Access Management)对间接左转的研究较为完整和系统。AM 技术主要通过对中央分隔带开口、辅道、交叉口位置等的设计和管理进行系统性控制,来确保交通安全、运行效率及速度[4]。
(1)间接左转设置适用性研究
Herbert S.Levinson在第四次AM学术年会报告 《Indirect Left Turnsthe Michigan Experience》中提出用间接左转代替直接左转的组织方法:在足够宽的中央分隔带(12m以上)的条件下,可以变直接左转为间接左转。结果表明:在运行效率方面,间接左转交叉口的运行效率比设置了两个左转专用车道的交叉口要高出近14%~18%;间接左转相较于直接左转,交叉口的事故率降低三分之二;在延误方面,通过微观仿真可知,采用间接左转交叉口的平均延误要比直接左转的平均延误小许多,且随着路网饱和度的增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5]。
(2)调头位置研究
AASHTO的绿皮书中给出了间接左转中央分隔带调头位置与交叉口最小距离的参考值:信号交叉口与调头口间的最小距离应该满足400 英尺(122 m)到 600 英尺(183m)的区间要求[6]。
Zhao Ronglong为了得到城市道路间接左转调头的最佳位置,观测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208 个调头位置,并采集了车辆的事故和行程时间数据。在此基础上,Zhao 分别对双向四车道和双向六车道的道路建立了关于间接左转调头位置与事故率的模型,以事故数的 50%作为分位数,来确定调头口与距交叉口间的最小距离。结果表明:车辆的调头行为因调头口位置的不同会在安全及行车效率方面有着很大的的不同,交织长度增加,事故率会下降,但是行程时间有所增加。对于双向四车道,路段调头的调头口与交叉口的最小距离为 107 m,下游交叉口调头的调头口距离不得小于 152 m;对于双向六车道,前者最小距离 137 m,后者的距离不应小于229 m[7]。
(3)间接左转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
Tamer EIAzzony 运用微观仿真技术,研究了采用间接左转在重交通流信号交叉口下的实施效果,并据此设计出适用于城市典型交叉口的交通流模型,用以评价三种不同的信号控制下的交通组织方式:无信号控制下的间接左转车流组织,两相位信号控制下的间接左转车流组织,全信号控制下的直接左转车流组织。研究表明,这三种交通组织方法可分别满足9%,16%和41%的高峰时期信号交叉口交通流需求,可知间接左转组织形式与交通信号控制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6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