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南路(汽车南站到延安西路路段)路面病害检测与养护决策设计(附件)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3
2 道路病害检测与养护的相关理论 5
2.1病害的定义 5
2.2道路病害检测的内容与检测方法 6
2.3检测的评价标准 7
2.4常规道路养护决策 8
3 淮海南路病害检测和养护现状的调查 9
3.1淮海南路(汽车南站到延安西路)基本情况 9
3.2淮海南路(汽车南站到延安西路)里程桩号的编排 10
3.3淮海南路(汽车南站到延安西路)调查结果 10
4 道路现状的评定 21
4.1单点里程桩号的评定 21
4.2每百米单侧里程桩的道路现状评定 21
5 道路病害的养护设计 23
5.1各里程桩号单点病害的养护设计 23
5.2道路的病害的养护总设计 32
结论 36
致 谢 37
参 考 文 献 38
附录A: 3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附录B: 5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市道路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其运营状况直接影响道路的通畅程度。任何城市道路总会由于初期材料缺陷或者后期交通损害等因素,在机动车行驶和外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城市道路功能将不断退化而需要养护,这时就需要对城市道路病害检测与养护决策设计并实施来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运行[1]。现阶段淮海南路道路病害严重,该路段的病害得不到及时的养护,对道路的运行情况产生的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道路的病害检测与养护决策的设计就至关重要。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对淮安市城市道路进行病害检测和养护设计,保证城市道路养护工作的进行,保障城市道路功能的畅通运行[2]。研究现阶段在淮海南路病害检测和养护设计中的不足,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建议。
(2)研究的意义
进行淮海南路病害检测与养护决策设计,不仅有利于淮海南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淮海南路的服务水平,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还能提高相关人员的城市道路养护决策能力,为新建城市道路的养护提供经验[3]。此外,对城市道路病害检测与养护决策合理设计,还能节约城市道路养护费用,提高城市道路养护的效率[4]。最后,淮海南路中运输车辆较多,易发生的交通事故(油车等运输车辆的侧翻)对路面造成病害,此时应做出相应养护的决策方案,以保证车辆的通行能力不受太大的影响[5]。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城市道路病害的增多以及有必要对其做出养护决策,做好城市道路病害检测和养护设计的方案,澳日美等国相继做出自己的城市道路病害检测方法,以及对应的养护决策方案。
(1)澳大利亚的道路病害检测技术
澳大利亚CSIRO实验室经过4年的专业研究,于1998年研制出来新一代道
路病害检测系统RoadCrack[6]。该检测系统使用数字扫描摄像机进行实时检测。在测试车的底部配备了一个罩子,罩子里面安装了四个高频摄像机和光源,能够在测试车高速行驶下完成图像采集和处理工作[7]。
(2)法国的道路病害检测技术
法国于2008年交通、发展与网络科学研究院(IFSTTAR)研制了路面裂缝检测Aigle RN系统[8]。该系统配置了高性能储存设备用于路面二维图像,通过后期的数据处理算法实现路面裂缝的检测。
(3)日本的道路病害检测和养护决策
日本阪神高速道路管理技术中心于2010已研制出高速路面点检车。该车利用CCD摄像头和激光发射器对路面状况进行检测,并用车轮转速传感器协助全球定位系统对路面病害位置进行标定。日本的公路养护工作分为日常养护作业和定期养护作业。日常养护主要包括公路的检查、清扫、绿化、小修和冬季除雪,类似于我国的公路小修保养;定期养护作业主要包括公路桥梁及构件喷漆,改善路面、更新设施等[9]。
(4)美国的道路病害检测和养护决策
2016年美国已经使用PSI道路检测车对一些病害进行智能的检测,该检测车是世界尖端的道路检测工具。采用高质量摄像机的路面破损自动检测系统、道路平整度及路面车辙自动检测系统等六大系统来满足道路病害检测的需求。美国道路养护方式主要有沥青再生剂雾封层、沥青冷再生、沥青热再生、裂缝修补、稀浆封层、微表处、沥青热拌料、重新罩面等[10]。
1.3.2 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城市道路的快速发展,交通的日益发达,道路的病害越来越严重,检测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总有缺陷,养护设计也是大同小异,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国内很多学者对此作出了很多的研究。
白日华于2013年提出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着安全、速度、精度等诸多问题以及自动化检测设备昂贵无法普及,无法准确分析病害成因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一种合适的养护设计需要的路面损害信息采集设备JGLY001型录,路面病害采集仪,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检测存在的问题[11]。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采用分阶段决策法,第一阶段初步决策判断各路段的养护措施类型,第二阶段根据养护措施的类型选择对应的层次分析法模型[12]进行决策。
孔祥杰与2015年提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公路路面性能评价细化指标、衰变预测模型、多目标养护维修决策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13]。
宋金河于2016年提出传统的养护决策依赖于工程的经验,随着养护工作量的增加,这种决策无法满足路面养护工程的需求。应发开出一套涵盖路面病害检测、评价决策的辅助工具,以此来缩短路面养护设计周期[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6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