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座的工艺及组合夹具设计(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设计目的 1
1.2 课题设计任务 1
2 了解左支座零件,确定毛坯 1
2.1 了解左支座零件 1
2.2 毛坯材料的确定 2
3 左支座的加工工艺设计 3
3.1 基准的选择 3
3.2 设计工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3
3.3 左支座加工工艺的路线分析与制定 3
3.4 机械加工余量 6
3.5 计算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9
4 组合夹具的设计 20
4.1 组合夹具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20
4.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0
4.3 钻削13mm通孔组合夹具 22
4.4 钻削M87H的螺纹底孔组合夹具 25
4.5 铣削尺寸为5mm的纵槽组合夹具 27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1 引言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一类的软件也是日新月异,其中CAD软件在机械自动化应用中比较普遍,这个软件让组合夹具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中国制造2025以来经济技术的全面发展,在机械制造这个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些设备和加工系统,例如:数控机床制造系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就造就了与系统相匹配零件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运用这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些系统,左支座零件除了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新的市场。
1.1 课题设计目的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得到的应用也是越发的广泛。在机床对零件的加工中需要对零件进行位置的固定,而组合夹具因为有较好的柔性,在机床夹具中的应用比例也逐渐增加。本次通过对左支座的组合夹具设计,可以对相关机床加工问题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1.2 课题设计任务
本课题毕业设计不是太难,但是所需完成的工作量也不少,总体来说本课题难度适中。本次毕设我的主要工作在组合夹具设计部分,我需要设计三套对应工序的组合夹具,绘制出三维装配模型,在这里我是用的是Pro/E5.0绘图软件。为了更清楚的呈现出我所设计的组合夹具,还用AutoCAD绘制了具体的二维图。除了组合夹具以外我的设计任务还有对左支座零件的了解,编辑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及相关工序卡。
2 了解左支座零件,确定毛坯
2.1 了解左支座零件
2.1.1 零件的作用
毕设题目中的左支座是机床上的一个零件,它的耳孔部分有横纵槽使得零件有一定的弹性。它可以用螺钉从底部的孔连接在机架上,再用沉头螺栓固定。在耳部,可以用螺纹杆穿过孔在另一端用螺母拧紧,将其安装在80大孔的心轴位置,松开螺母轴杆不被夹紧也就能够滑动或者转动。
图2.1 左支座零件图 图2.2左支座实物图
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是灰铁HT200,这种材料强度高、耐热耐磨减振,能承受较大压力。
经分析,这个零件需要加工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间直径80mm的大孔,另一个就是耳部的孔,这两个主要加工的地方互相之间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叙述如下:
(一)中间直径80mm的大孔。加工表面包括:直径80孔的大端面及其内圆倒角、4个直径分别为20的沉头螺栓孔,13的底座通孔、2个直径10的锥销孔、宽度5mm的纵槽和M87H的螺纹孔。其中最主要的加工表面还是直径80孔的内表面。
(二)耳部直径25mm的内孔。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直径分别为21mm、38mm、43mm的孔,以及一个横槽和底座上的螺纹孔,槽宽5mm。其中直径25的内表面为主要加工。
Φ10的锥销孔的加工粗糙度要求是1.6um,直接钻不能达到其精度要求,因为其要求比较高,直径也比较小,可采取的加工方法为钻精铰。
2.2 毛坯材料的确定
铸造中,灰铸铁材料的使用占据了很大部分,因为这种材料并不稀有,价格较为便宜,而且硬度也不错,能够满足一般的使用。而左支座在使用中对零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所承受的载荷也并非很大,所以在这里材料选择灰铸铁即可。在零件的毛坯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尺寸适度的材料,以免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由于该零件铸造的特殊性,我们会采用砂型铸造成型,在生产运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让保障加工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灰铸铁中的碳绝大部分是石墨,而由于石墨的物理性质中的形状特征是为片状,片状物体横截面较小在受力的时候就会导致对物体的压强较大,使作用力集中在一起,所以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石墨化退火,这样可以改变铸铁的表面物理性质进一步提高铸铁效率,同时材料得到细化方便了在加工过程中对零件的处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jdgc/6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