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减速器的ug建模与3d打印成型【字数:5851】
目录
引言 1
一、UGNX软件的简介 2
(一)UG NX10.0简介 2
(二)CAD模块 2
(三)UG NX10.0软件的应用和特点 2
二.利用UGNX10.0软件对减速器各部件的三维建模 3
(一)三维建模的原则 3
(二)创意减速器的效果图 3
(三)建模思路与建模过程 3
三、使用软件的装配功能对创意减速器进行虚拟装配 8
(一)装配的基本原则 8
(二)装配的过程 8
四、减速器的3D打印成型 11
(一)3D打印技术简介 11
(二)对零件的格式进行转换 11
(三)切片 13
(四)打印 15
(五)后处理 17
总 结 18
谢 辞 20
引言
时间过的飞快,在这最后的时间里,我决定用UGNX软件和3D打印知识来考验自己在校三年来实践操作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的各方面技能能力,用来完成这最后一次的作业。
近年来,UGNX软件的基本创建过程不断发展和改革。从当初的硬式命令讲解的教学,发展到实例教学,然后再到现在的根据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教学。从教导与学习的两个主体的重要关系出发,不断地修进教学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D立体打印是一种通过层层累积的从数字技术构建的虚拟模型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是一种不再通过传统的刀夹具和各种机床就能够打印出任何形状的先进制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造技术。“三维立体打印技术”是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说法。在后来的机械制造行业里形成了较统一的叫法就是“增材制造”。3维打印技术是来自于美国,于1980年到1990年代在大家的视线中出现,是最近这些年来世界工业制造技术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值算法,新设计制造软件,新材料创新推广和网络技术进步的推进,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
一、UGNX软件的简介
(一)UG NX10.0简介
NX软件是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在中国使用。它是解决设计与集成制造系统的方法。特别是在于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之后,它为数控加工,模具模型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技术创新。在这个新世纪,我们要掌握三维软件的使用,然后将其应用于机械数控加工和模具的数字设计和制造,这已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应用也非常广泛,如3D建模,虚拟装配,钣金设计,逆向,渲染,仿真加工,机械运动分析,工业制造,CNC模拟处理和其他功能部件。
(二)CAD模块
CAD的草图绘制的功能应用主要有外部的轮廓形状、虚拟零件装配、模拟车床加工、模具模型设计、建模等功能。
CAD模块的简介:
1. 建立模型模块:首先是草图的绘制,然后是建模、拉伸、布尔求差,各种曲面的绘制和模块功能。
2.模拟装配模块:点击参考集,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装配方法,通过对实际机械装配的模拟,通过一定的约束,将各部件装配成模拟的机械构件。
以上在建模描述的组装模块是我主要使用模块。另外,我还介绍了注塑模具与金属板设计,这个也是我们经常在机械中使用的模块之一。
(三)UG NX10.0软件的应用和特点
UGNX软件的应用非常广泛。使用软件环境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为某些产品获取各种参数。 其中,CAD 和系统提供了在设计过程中的模型的设计环境,模型设计和制造的不断优化使我们不断提高质量。而我们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只是很简单的学习了一下UG软件建模,表面构造,虚拟装配等功能。通过继续学习该软件,我发现还具有以下特点:
(1)它就像是一个计算机的数据库,非常强大,就像刚刚开发的空白储存器一样,在上面的模块中可以进行无需数据交换,并行处理。
(2)UG软件还包括许多模块,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如草图设计,曲面建模,CNC编程,装配,动态分析,曲线构造和其他零件建模功能。
(3)可以为诸如旋转部件,阶梯部件等的建模实体生成各种截面图。因此,绘图更实用。
(4)可以率先使用特征建模进行草图的绘制和编辑,然后可以选择孔,凸台,倒角等直接使用以实现高效率。
二.利用UGNX10.0软件对减速器各部件的三维建模
(一)三维建模的原则
1.一般情况下,必须以标准的1:1比例绘制,不可以放大或者缩小。
2.绘制零件装配体的模型时,通常会缩放2D图像。
3.在电脑的桌面上创建新的文件夹用来存储零件的3D模型的数据。
4.一般要先设定标准,再然后不能随意去更改,要么就是图纸上有明确的要求。
(二)创意减速器的效果图
图21 创意减速器的效果图
(三)建模思路与建模过程
1.建模思路:
将减速器各个零件进行分个处理,用UG软件对零件逐一建模分析,保存于一个文件夹。完成好零件的全部建模后,新建一个装备模板,对减速器进行完整的装备。以显现出创意减速器的完整效果图。
2.建模过程:
(1)使用桌面上的UG快捷键,然后打开界面,创建新的文件,进行确定还有保存操作。建模的单位一般都是采用毫米为单位制,点击确定后进入了绘图环境,如图22所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mjsk/56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