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内污染物与净化措施研究
摘 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内污染与净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国外轿车车内污染净化相比,我国车内污染净化起步较晚,且对车内污染检测主要是参照室内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车内污染检测标准。
针对车内污染种类繁多、难以治理的现状,本文详细阐释了车内污染物的种类、净化方法,介绍了车内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的危害,分析了车内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污染物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桑拿”、化学消毒、臭氧及光触媒消毒法,对于汽车内饰及车内空气污染的净化能起到显著效果。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车内污染净化危害
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选题的背景 1
1.1.2 选题的意义 1
1.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2
1.2.1 国内 2
1.2.2 国外 2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3
2. 车内污染物的种类与危害 4
2.1 物理污染 4
2.1.1电磁辐射 4
2.1.2噪声 4
2.2 化学污染 5
2.2.1 甲醛 5
2.2.2 苯 6
2.2.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7
2.3 生物污染 8
2.3.1细菌 8
2.3.2 病毒 9
2.4 本章小结 9
3. 车内污染物的来源、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 11
3.1 车内污染物的来源 11
3.1.1 内饰材料 11
3.1.2 车外污染 11
3.1.3 发动机排气渗透 12
3.1.4 空调系统 12
3.1.5人体自身污染及不良习惯 12
3.2车内污染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14
3.2.1 车内温度 14
3.2.2 车型和车龄 14
3.2.3 环境本底浓度 15
3.3 车内污染物的测量方法 16
3.3.1测量仪器 16
3.3.2测量方法 16
3.3.3测量精度的保证 17
3.4 本章小结 17
4. 车内污染物的净化措施 18
4.1 车内空气的净化 18
4.1.1车内通风 18
4.1.2汽车桑拿 18
4.1.3化学消毒 19
4.1.4臭氧与光触媒消毒法 20
4.2 内饰污染物的净化 24
4.2.1化纤制品 24
4.2.2皮革制品 24
4.2.3玻璃制品 25
4.2.4橡塑制品 26
4.3 本章小结 26
5.总结与展望 28
5.1 全文总结 28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1.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累计生产约15亿辆汽车,据专家指出,截止2009年3月,我国汽车保有量有5000万辆,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量。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汽车污染包括汽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车内污染。据专家统计,到21世纪初,汽车排放的尾气占了大气污染的30%~60%。有关尾气污染的论述比比皆是,然而,汽车车内污染往往被人们忽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还未制定出任何的明确标准,处于无法可依的空白状态[1]。
检查结果显示,我国长安悦翔这种车型内饰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超过10mg/kg,长期接触对成人和儿童都有较大致癌风险。长安铃木SX4、昌河铃木北斗星等八款车型的多环芳烃含量在5-10mg/kg之间,超过儿童接触限值的25倍以上,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对于成人有一定致癌风险。这些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然而由此类事件造成的纠纷、官司都因为没有车内空气标准而难以解决。目前,国内不少业界人士呼吁出台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
1.1.2 选题的意义
本文主要讲述了车内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净化措施,希望能引起人们对于车内污染物的重视。日常生活中车内污染经常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但大部分是可以通过一些净化措施来降低或避免的。作者希望本文能引起相关法律人士的关注,将车内污染物控制指标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让人们在开车的同时也能健康用车。
1.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
国内没有适用的车内空气污染物限量标准,有关部门在处理由车内空气污染所引发的纠纷时,均感到十分棘手。我国车内污染治理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车内环境检测标准,这既不利于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社会各界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标准,用以规范国内汽车市场[3]。
2003年3月,北京消费者购买一辆进口车,同年8月,头顶竟发现有小片脱发,经过检测是由于车内污染物甲醛含量超出正常的26倍多。同年12月,北京又发现由于车内苯超标而导致人患急性重症再生障碍贫血而死亡的案例。2008年深圳市用17辆各种车型和车龄的小汽车做了相关实验,发现车内空气。污染物严重超标。研究表明,中国八成汽车车内有污染 ,对人体损害远超PM2.5,超标尤其严重的是甲苯和二甲苯。
1.2.2 国外
车内空气污染不仅是国内业界面临的难题,在轿车已经普及化的发达国家也是个难题,但欧美发达国家却十分关注车内污染物这个问题,[4]美国甚至把室内和车内污染物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在欧美,一些国家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还在防治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国外文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注意车内污染问题,比如澳大利亚将车内环境列为室内环境之一,在制定健康标准时将车内环境和办公室环境并列。
国外解决车内污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车内污染的健康标准,生产厂家一旦违反标准,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俄罗斯在1999年制定并实施了P51206-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以防止车内污染对人的伤害。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清除车内异味,主要是通过一些空气净化装置消除车内细菌和浮游生物,并消除异味。
日本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也一直非常重视车内污染问题。[5]日本丰田汽车还推出了一款“除菌离子发生器”,用来消除车内的细菌和浮游物,这在日本很受欢迎。此外,日本还用“光触媒”技术清洁车内空气,主要是对有害气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以后5年内不必做任何消毒工作,这项技术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也在日本广为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当代汽车工业发展迅猛,为了使人们更加健康用车,本文以汽车车内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1)第一章简述汽车车内污染在国内外的状况,如车内污染物限量标准。
(2)第二章介绍了车内污染物种类及其危害,包括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及其危害。
(3)第三章详细阐述车内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测量车内污染的方法和影响车内污染物的因素,如:车龄、车型、行驶状态等。
(4)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车内污染物的净化措施,有空气污染的净化以及不同材质的内饰上污染物的净化,有皮革、化纤、玻璃、橡塑制品。
(5)最后一章为总结和展望,旨在希望广大车主对车内污染物有足够的关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qcgc/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