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拉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字数:8988】

2024-02-25 12: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随着人类对土地利用开发强度的逐渐增大以及不符合合理利用行为的日益增多,,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环境污染,土地闲置的生态问题突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在土地利用的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是在土地合理利用前提下,通过坚持和完善严格的制度发挥土地利用的潜力,利用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 ,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本文以1999-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依据,通过对拉萨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得出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达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保障。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关键字拉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模糊综合分析 Evaluation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in LhasaStudent majoring in Human Geography& Urban Planning Song JIAbstract: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is the fundamental polic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Land is the guarantee of human survival, and we should make rational use of it.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and development by human beings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unreasonable use behaviors,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oil erosion, desertification, pollution and idlenes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Rational land u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in the large system of land use. Under the premise of rational land use, By adhering to and improving the strict system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tential of land use, make use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to save precious land resourc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from 1999 to 2017,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in Lhasa, conclud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in Lhasa, analyzes the problems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achiev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s a safeguard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人类就开始了对土地的使用。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明史是最终的土地使用,这表明土地的使用密切相关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人类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重要资源。[1]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地利益的摩擦不断。同时在当前乃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建设用地的需求曲线都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土地资源的供需问题也日渐尖锐。“集约”和“粗放”是两个相对概念,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基本生产要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以低投入,低消耗和高输出密集型操作。[2]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关注,使用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3]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通知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督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各级要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深入落实党中央的十七大精神,为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保证。在2014年9月12日,在由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系统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是的一个主要目标,全面促进建设用地节约。强化评估。4月1日,2016年,“浙江省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法”实施,这是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在中国相关的第一个政府监管。浙江省的这个规章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全国上下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这些相关政策都表明党和政府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强国梦提供保障。[4]我国面临着土地利用粗放、浪费和低效闲置等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5]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有些中小城镇的人均建设用地远远高出国家标准,这些地方为了加快发展,盲目审批建设项目,从而导致相关指标超标。[6]区普遍土地利用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因拉萨市现正处于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建设,所以本文以拉萨市为研究对象,参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概述以及近几年拉萨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现状对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使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依据。[7]一、研究区概况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和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在东经91061,北纬29031,的地理位置,见图1。如今的拉萨市辖区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区和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林周县共5个县,3个市辖区,269个村委会,64个乡组成。[8]1960年,拉萨市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地级市和西藏自治区的首府。1982年,国务院指定它作为全国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城市,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更是佛教圣地,有始建于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宫,如今的布达拉宫更是闻名于世。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和八廓街等成为全球旅客来西藏旅游时的必去之地。[9]在气候上拉萨是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带。冬季寒冷、干燥、多大风,夏季日照充足、空气稀薄,拉萨年日照时数平均可以达到3007.7小时。由于向下的气流的影响,全年降雨少多晴朗天气,光照足,昼夜温差大。[10]拉萨市市域土地总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438.03万亩,建设用地22.19万亩,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40680公顷,比上一年增加5.06%。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的重视,大量投入资金进行西部大开发以来拉萨市的经济和人口都有很大的变化.目前拉萨市的生产总值为479.2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2.8%。人口68.83万人,占西藏总人口数的22.9%。拉萨市是目前西藏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本文以拉萨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1]/图 1拉萨市地理位置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9-2017年拉萨市辖区8个县委研究对象,评价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和《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还有部分数据来源于《地理国情检测平台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2)研究方法1.模糊综合评价法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前提,是进行土地资源系统分析和评价的基础。[12]节约集约利用主要说的各项土地在开发建设时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每项建设用地以低投入高效益为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12]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是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研究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适用于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性分析。以能够找到的数字对受到多因素限制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土地集约利用首先建立个土地类型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计算个指标的权重,对单行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综合来反映土地的集约化程度。若能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的正反比关系,正相关评价值等于评价因素值除以最优评价因素值。负相关评价值等于最优评价因素值除以评价因素值。若不能确定关系设最有评价值为1进行计算。模糊综合评价主要特征就是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以定性分析为前提条件,通过数据表现出来的现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因此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很多学科的评价中得以广泛应用。[13]2.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U,U={u1,u2, un},n表示有n个评价指标,表明每个指标的每个因素。(2)确定评价等级 V,V={v1,v2,,vn},其中,v1,v2,,vn为各个指标的评价等级。(3)确定各个因素的评价数据。(4)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14]三、拉萨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土地概念很多学者对此都有研究,周诚教授说土地利用是在各个不同项目、不同社会需要方式上的分配和使用。刘书凯教授认为,这是一个使用,保护和转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土地资源和经济目的的土地功能的一种方式。许穆先生认为,土地用途是商业活动的人进行一定的目的。王万茂教授认为,土地利用土地质量和人类的干预决定土地的功能。尽管来自各行各业的学者对土地使用的定义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人类需要土地,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为了人类的繁衍,土地利用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节约集约的利用方式。[15]通过对拉萨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更加了解拉萨市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节约集约分析做铺垫,见图2。/图 2拉萨市土地利用情况从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拉萨市大致的土地利用情况,农用地面积3438.03万亩,占拉萨市总土地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尼木县、堆龙县、墨竹贡嘎县、曲水县;建设用地面积22.19万亩,占拉萨市土地面积的1.2%;未利用地面积为967.45万亩,占拉萨市土地总面积的22%。在农用地利用情况方面耕地面积37500千公顷,占拉萨市土地总面积的1.88%。水浇地是50833.8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1.71%。基本农田是4,8884.4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5.20%。公园占地165.8公顷平方米,占土地总面积的0.006%。他们都是果园,主要分布在拉萨市的外部。森林面积为10,341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草原面积211,526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66%。它主要分布在当雄县,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尼木县。四个县的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78.3%。[16]农村土地用地利用情况农作物种植面积40680公顷。工矿用地是954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2%。交通用地面积258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9%。其中:公路用地1267.0公顷。农村道路1313.4公顷,拉萨市是西藏公路网络的中心,大部分等级公路都分布在以市区为中心的东西两侧地区。农村居民点3767.4公顷,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城市用地3240.8公顷,建制镇428.2公顷,独立工矿1082.2公顷,特殊用地1029.7公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个大小企业,固定资产4538515万元、流动资产2783937万元。规模以下企业435个,总资产29965万元。城市土地和工矿用地分布在河谷平原和适中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的低山区。未利用地的相关情况荒草地119.2公顷,裸岩、石砾地488522.4公顷,田坎9426.8公顷,沼泽地77.8公顷,沙地4076.8公顷。未利用地裸岩石和砾石在地面占97.3%,并且主要集中在当胸,林周,墨竹工卡,独龙族德清和尼木分布。草原主要分布在城关区,沼泽主要分布在曲水县和城关区。[17]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的发展,但人地关系也是日趋紧张,如何集约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还是较高,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改善还是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如果继续走资源低效利用和经济粗放增长的老模式的话将难以持续发展,生态和经济也将再一次面临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土地面积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要想解决人地关系,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节约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也应运而生。[18]根据拉萨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土地投入程度、土地经济、土地利用程度为准则,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根本指导方针,以土地投入程度、土地经济产出、土地利用程度为质保体系的准则层,相关内容为指标因素,建立适用于拉萨市发展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表1],解决拉萨地区土地利用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土地资源保障。表 1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项目层准则层指标因素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投入程度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投入扩建项目的投资一二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土地经济产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林牧业总产值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农作物播种面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农业水利情况五、数据处理本文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以西藏统计年鉴、统报数据为依据,从中找土地利用评价指标所需的因素。土地节约集约包含很多方面,但因数据资源找寻困难,很多因素数据都没有明确的数值,暂未列入。首先利用最大最小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将评价指标中1999到2017年指标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设为0和1,再计算其他数据的标准化计算,见表2。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标准化值=所求年份的值−????????????????????????−????????????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标准化值=????????????−所求年份的值????????????−????????????然后对评价指标的数据值进行标准化后,通过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值,见表3。综合值=(每个指标的权重*标准化值),在进行相加。[19]最后利用所得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值画出趋势折线图,对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表 2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化值评价指标19992005201220152017当年减少耕地面积(公顷)原始值20886150330160标准化010.850.6420.838造林面积(公顷)原始值26251994129041335845041标准化0.01500.3390.2641农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原始值3783038720384703875040680标准化00.3120.2250.323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公顷)原始值3140028260327203194028820标准化0.704010.8250.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原始值87524027082925812994标准化00.1260.5120.6921城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平方米)原始值20.4327.3836.5427.9728.63标准化00.43110.4680.509农林牧生产总产值指数原始值102.7104.5103.9106.3105.5标准化00.5000.33310.778单位农用地第一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原始值7.73.53.44.16.3标准化10.02300.1630.674基本建设投资(亿)原始值4.93615.89223.82437.84746.568标准化00.2630.4540.7911扩建项目投资(亿)原始值1.4915.31812.49216.36525.673标准化00.1580.4550.6151表 3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值评价指标权重19992005201220152017当年减少耕地面积0.1010.0000.1010.0860.0650.085造林面积0.0960.0010.0000.0330.0250.096农作物播种面积0.110.0000.0340.0250.0360.11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0970.0680.0000.0970.0800.0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940.0000.0120.0480.0650.094城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0.1120.0000.0480.1120.0520.057农林牧生产总产值指数0.0950.0000.0480.0320.0950.074单位农用地第一产业产值增长速度0.0960.0960.0020.0000.0160.065基本建设投资0.1020.0000.0270.0460.0810.102扩建项目投资0.0970.0000.0150.0440.0600.097综合值10.1650.2870.5230.5750.792六、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利用处理后的数据对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情况进行过评价,为了更直观的了解近几年来拉萨市土地节余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势,计算各项指标得出的综合值相加值,反应近年来土地节约集约程度,见图3。本文所建的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准则是土地投入程度、土地经济产出、土地利用程度,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数据分析评价1999-2017年的土地节约集约程度。根据主要参考《宁国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里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的分级方法,还有查阅相关资料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后得出拉萨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的分级指标,见表4。[20]/图3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情况表4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标准集约利用类型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过度利用集约度<0.650.65-0.80.8-1>1表5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土地投入程度综合值土地经济产出综合值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值整体综合值所属类型19990.0000.0960.0690.165低度利用20050.0430.0620.1350.24低度利用20120.0900.080.2410.411低度利用20150.1410.1160.2060.463低度集约利用20170.1990.2330.3030.735适度集约利用七、结论由表4和表5可知,本文研究的拉萨市1999-2017年里五年的土地集约情况,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后评定的标准,拉萨市1999年前后阶段土地利用处于土地粗放利用的状态,1999年、2005年、2012和2015年拉萨市土地处于低度利用。2017年达到了中度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视,拉萨作为西藏首府,时刻执行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响应国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十三五”计划实施以来拉萨市自然资源局对全市市直国有企业破产、闲置、搬迁、低效利用土地进行了调查,加强用地总体规划,加大对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的利用力度,极大挖掘了用地潜力。在土地节约集约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土地利用率,解决土地利用存在的相关问题,使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了快速的发展西藏认识到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对土地利用方面重视了起来,土地集约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土地集约水平也处于上升的趋势,见图3。还是处于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的阶段,土地的利用率、集约度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图3可知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处于相对快速提高的趋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很多活动需要进行土地利用、开发,在有限的土地下进行建设必要时减少土地耕地面积是避免不了的。八、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存在的问题1.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拉萨市农用地3438.03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7.7%;建设用地22.19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5%;未利用地967.4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1.8%。在西藏土地大,但很多未利用的土地都是属于禁止或限制利用的土地范畴,较易于耕地的面积在拉萨市的耕地面积是6805700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42%,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用于人类活动的资源严重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2.农用地的质量偏低 因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影响拉萨市土地与我国其他地方土地相比土地的有机含量是偏低的。随着西藏城镇化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一些乡镇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缺乏生产防污和除污的措施,生产产生的污水基本上都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造成了严重的流域水质恶化,间接造成农田污染。还有化肥和大量使用农药也造成了拉萨市土地质量的退化。[21]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农药,使用有机肥料的越来越少,导致土壤养分失调,耕地质量不断下降。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低且土地粗放形势严峻由于拉萨的发展历史,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已处于基本放任建设的状态,选址非常随意,缺乏规划。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过大超过宅基地用地标准,农村地区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总之农村的居民环境质量差,居民生活水平低。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流行在城市居住及工作。在此情况下出现耕地荒废、住宅空置等问题,在缺乏合理规划下,土地利用粗放、土地配置效率低下的形势严峻。4.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混乱,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体系。近几年才加快发展的西藏,对土地利用方面的体制和开发利用土地的法律也尚不健全。许多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在没有办理合法申报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进行开发,还有在大量城镇建设的同时农村居民地点却没有减少的趋势,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2)建议1.结合城市发展定位进行科学进行土地开发为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产业聚集、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做好土地利用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整合分布散乱的工业用地,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率土地的利用力度,结合城市产业的发展定位,开展土地节约和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2.引进外来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提高城市集约用地水平 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需要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技术的发展能促进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集约度。就此拉萨市将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国际研发机构、金融机构、行业领导企业的区域总部。3.整合土地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用地针对土地粗放、土地闲置、土地开发过度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最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空间规模及效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土地。通过整合,可以更加明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结构布局,更加快速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4.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体制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根据拉萨市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地区的有效经验,以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节约集约利用的考核标准。结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考核办法和标准,定期对个县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土地开发规划的依据,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度,探索出一套首府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致谢参考文献[1]樊杰,许豫东,邵阳.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3(01):1-10[2]周少红.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节约集约措施[J]. 北方经贸. 2011(08):60 [3]凌敏. 株洲武广新城西片区土地一级开发方案设计与效益评价[D]. 湖南大学. 2018. [4]田思萌. 城市建设用地减量增长规划内容体系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18. [5]周亚雄.基于指标标准化法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以株洲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7(35):228-230 [6]蒋玲,蒲春玲,黄晓东,刘志有,马文娟,苏丽丽.新疆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2):123-126 [7]杨小娟,胡志华. 拉萨市着力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N]. 西藏日报(汉). 2019 [8] 陈建宇,陈治宇,麻战洪,曾毅,易红超.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以西藏山南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4):20-21+31 [9]付静吉.基于RS和GIS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06):50-53+57 [10]梁博,聂晓刚,杨东升,万丹,方江平,赵薇.西藏尼洋河流域下游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理性质差异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01):119-128. [11]赵忠贺,徐增让,成升魁,鲁春霞,刘高焕.西藏生态系统碳蓄积动态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归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05):755-766 [12]范丽娟,田广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农业科学研究,2018,39(01):6-9.[13]蒋光昱,王忠静,索滢.西北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性能的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J/OL].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019-05-15][14]蔡维睿.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员工绩效评价[J].价值工程,2019,38(12)46-48[15]谭刚.吉林省小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01):79-81[16]付钦太.推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J].中州学刊,2015(07):32-36. [17]苟小江.基于因素分析的西藏土地集约利用应对策略[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4):130-133[18]何方、魏静.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2001(3):24-26[19]瞿忠琼,章明,周蕾.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预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03):109-117[20]杨星会,罗志军.宁国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18,17(03):23-30.[21]刘力、邱道持、栗辉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9(5)887-890[22]廖玉、张安明、牛乐德。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2006,(22)5939-5942[23]易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5. [24]刘清俊. 新型城市化视角下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25]攀志全.大力推进集约使用土地建设节约型社会[N].光明日报,2005,12(14)[26]谢正峰.浅议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431-32[27] GABRIEL S A,FARIA J A,MOGLEN G E.A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Smart Growth in Land Development[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6,40( 3): 212-248[28]毛蒋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48-50[29] 乌拉尔·沙尔赛开,孙平军,宋庆伟.脆弱性视角的中国大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的规划思考[J].经济地理,2014,34(03):156-161+181[30]李江风、季翱。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途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108-110[31] ]刘清俊,常疆,邓思远,张超.基于新型城市化的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J].科技视界,2014(02):151-152+157 [32]CHEN Jiang-long ,QU Fu-TIAN CHEN Wen .The dissimilarity in space of the non-agricultural efficiency of farmland ,and it is inspiration to the policy adjustment of use of land.[J].Management World,2004,(8):37-43[33]张伟、顾朝林。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4]张丽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5,(9)[35]刘勇。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战略需才去的若干措施[J].红旗文摘,2005,18[36]Alonso A theory of the urban land Market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6 ,(6):149-157[37]郭琳. 成渝经济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38]王静.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证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3. [39] 赵执,吴克宁.资源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J].中国矿业,2013,22(03):98-100+116[40]刘卫东.关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再认识[J].中国房地产,2013(03):60-63[42]BLUME HP ETAL .Towards sustainable land use[J].Geoderma,2000,96(1-2):155-157[43] HART D.Smart Land-use Analysis: The LUCIS Model :Land-use Conflict Identification Strateg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8,75( 1) : 89-89.[44] FA . Guidelines for Land Use Planning . FAO Development Series [M].Rome:199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研究区概况2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
(1)数据来源3
(2)研究方法3
三、拉萨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4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
五、数据处理5
六、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7
七、结论8
八、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图1 拉萨市地理位置3
图2 拉萨市土地利用情况4
图3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情况6
表1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5
表2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化值表6
表3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值6
表4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标准7
表5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7
拉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松吉
引言
引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56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