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0082】

2024-11-03 19: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上来。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建筑工程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共同产物。但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存在施工质量的隐患。一些工程施工时间长,工程管理中难免存在各类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则难免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风险,这为建筑工程施工埋下隐患,在威胁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还会导致工程进程受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建筑安全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行业安全监管有待改善、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工程项目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正确安全意识和安全监督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分析得到的原因,分别从提高各层级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督队伍建设和全员参加安全管理三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认为要加强决策层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能力,增加基层员工安全意识。只有将日常工作落实到位,实现多层级全覆盖的安全管理,才能充分体现管理效能,为建筑安全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扎实基础。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理论 1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念 1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1
1.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1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2
(三)安全科学基本原理 2
1.人本原理 2
2.预防原理 3
3.强制原则 3
三、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4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4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4
2.我国重大建设项目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4
(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的困难 5
1.安全意识淡薄 5
2.行业安全监管有待完善 5
3.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 5
4.工程项目安全投入不足 5
(三)建筑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6
1.缺乏正确安全意识 6
2.安全监督行业管理水平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待提高 6
四、建设工程中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等研究 6
(一)提高各层级安全意识 6
1.加强决策层安全管理意识 6
2.提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能力 6
3.增加基层员工安全意识 7
(二)加强安全监督队伍建设 7
(三)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7
(四)健全建筑安全工作业绩评估指标 8
(五) 强化工程项目安全投入 8
五、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用地紧张,出现了较为尖锐的用地矛盾。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建设土地面积不断缩减,导致人与用地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显著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高层住宅和超高层住宅的用户人数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质量和建筑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建筑的总产值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在建筑工程获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其施工安全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工程安全问题事关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安全监督工作刻不容缓,管理方式和方法仍然需要与时俱进。当前由于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建筑事故发生率也在不断提升,对建筑行业而言,极有可能引发负面效果。建筑行业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所以对建筑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显著减少各项事故发生的可能,让建筑行业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势头。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理论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实务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过程后,巧妙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对建筑物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以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为了促使建筑物生产目标的顺利达成,就必须对整个生产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严密规划,通过人、财物、机器等不同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有机集成,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将既定目标进行划分,才能够充分完成安全管理工作。一般而言,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项目建设进程中采取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并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施工生产能够安全进行。第二阶段是在项目验收和交付使用以后,针对建筑物本身的质量状况和使用特征,确保其在设计以及使用的周期内都始终可以保持正常的状态。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1.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建筑施工本身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流动性的工程。如果某项建筑工程的目标已经顺利完结,原有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就会迁移到下一个项目地点,并组织全新的项目团队来进行新的任务。与此同时,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除了管理层相对稳定之外,施工人员本身就是作为劳动力的方式来参与到工作中,所以较难管理,人员的流动性难以保证。而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包含的专业不一,每个专业员工在完成各自岗位规划的工作以外,就会退出生产线,由新的岗位的员工来继续接手这一项目。由于人员流动不断,导致项目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当项目结束后,工程项目部也就会宣告解散。此时,如果施工出现问题没有当下解决,就可能找不到事故发生的责任人。
其次,建筑行业的施工周期较长,建筑项目由于其本身种类的不同,其施工周期也有所不一,从几个月到几年的施工周期都存在。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各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需要跟随当前的季节变化情况以及施工建筑本身的使用特点来加以调整。实际上,在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对于项目公司进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如果气候发生变化或当地交通环境发生变化,都会造成施工周期的延缓。正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本身周期较长的建筑项目变得更加难于管理,而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也随之而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jzx/60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