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解决传统康复诊疗中信息交互不及时.康复文书不规范.排班和统计工作量大.耗时耗力问题.方法通过梳理医院现有的康复管理方式,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设计了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针灸推拿康复科使用,将本科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纳入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且支持接收全院会诊患者.结果康复病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以后,规范了康复诊疗流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康复文书的质量,建立了康复患者库,为科研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结论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可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关键字:康复诊疗;B/S架构;康复管理;中医康复服务能力Abstract:ObjectiveTosolvetheproblemsofuntimelyinformationexchange,unregulatedrehabilitationdocuments,largeschedulingandstatisticalworkload,time-consumingandlabor-intensiveintraditionalrehabilitationtreatment.MethodThehospitalrehabilitationpatient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wasdesignedbycombingtheexistingrehabilitationmanagementmethodsofthehospitalandadoptingthebrowser/server(B/S)architecture.Itwasusedintheacupunctureandmassagerehabilitationdepartmenttoincludeinpatientsandoutpatientsinthesystemforscientificmanagement,andtosupportthereceptionofpatientsinthehospital.ResultTheapplicationoftherehabilitationpatient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standardizedtherehabilitationdiagnosisandtreatmentprocess,effectivelyimprovedtheworkefficiencyandthequalityoftherehabilitationdocument.Arehabilitationpatientlibrarywasestablished,providingvaluabledataforscientificresearch.ConclusionRehabilitationpatient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improvethecapacityofChinesemedicinerehabilitationservicesandhospitalmanagementlevel.Keyword:rehabilitationtreatment;B/Sarchitecture;rehabilitationmanagement;chinesemedicinerehabilitationservicecapacity;
0前言当前,康复医学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康复管理工作机制尚不完善[1].传统的手工安排.纸质的治疗记录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求[2],康复治疗的就诊流程.管理模式以及服务规范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3].与大部分医院一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也面临着康复治疗过程不完整.缺指导.缺数据,康复方案.治疗技术和病历不规范[4]的问题.随着医院业务的迅速发展,康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患者的评估和治疗需要更详细.更精确的管理方式,对评估师.治疗师的工作量需要更科学的统计方法.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虽然可以实现对康复患者的医嘱和费用信息进行管理,但是对后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都不能有效地形成电子文档,并记录和保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同时,管理人员查询.统计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科室信息化程度亟待加强.为响应国家政策,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促进康复学科信息化管理,亟需建立一套集流程优化和质量控制于一体的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推动医院信息化和规范化,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1系统设计1.1建设目标按照国家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建设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达到对整个康复流程有效管理.过程优化.质量可控的目标.1.2设计原则以合理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为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兼顾当前,立足长远,系统设计遵循标准化.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原则.1.3总体架构系统是建立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上的应用子系统,与医院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分别做了接口,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通过Webservices接口从HIS获取患者基本信息.住院或门诊基本信息.诊断.处方.治疗医嘱.同时,从LIS获取患者的检验结果;从PACS获取检查结果.通过EMR提供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访问患者本次住院的电子病历.2系统主要功能及流程应用现代化的技术,能更好地促进康复一体化,即康复团队的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一个治疗小组,共同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治疗[5].康复治疗需根据治疗师.患者.治疗项目.关联设备等因素,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和治疗任务[6].因此,设计了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为目标[7]的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2.1系统功能系统分为康复诊疗中心.转诊协助中心.智能设备中心.统计报表和系统管理等模块.康复诊疗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实现患者的接收.康复评定.治疗排班等功能.转诊协助中心主要用于医联体单位资源共享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患者的双向转诊以及远程医疗功能.智能设备中心能远程控制接入系统的各种康复治疗设备.统计报表提供数据统计查询功能,为科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系统管理提供对用户.权限.系统参数.业务数据配置.数据字典配置等管理功能.图1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架构2.2具体业务流程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康复患者从登记到完成康复的全流程管理,将患者康复过程产生的各种业务数据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流转,方便医生.评估师.治疗师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治疗进度,合理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见图2.2.2.1患者登记系统从HIS同步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后自动进行登记.会诊病人根据会诊申请,先在会诊列表中手工登记会诊患者,登记后系统自动同步会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康复治疗项目医嘱.2.2.2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正确康复治疗的前提和基础[8],评估师将患者收入自己名下,查阅患者的诊断.电子病历.医嘱.检验检查信息,通过系统提供标准化的康复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下达评估结论,并给出治疗建议.2.2.3派发医嘱主治医生给患者下达康复治疗医嘱后,系统接收康复治疗医嘱,并实现对医嘱的自动派发,将不同的治疗项目派发给不同的治疗组.2.2.4接收患者治疗师接收系统自动分配患者,接收的患者进入治疗师本人的患者库列表.2.2.5治疗排班治疗师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排班,设置治疗时间.地点,部分项目还需要安排治疗设备,对同一治疗项目需要进行多次治疗的患者,可选定时间范围后采用系统提供的智能排班功能进行自动排班.2.2.6治疗根据患者的排班,在对应的治疗场地,如:物理治疗(PT)室,展开康复治疗.2.2.7治疗确认每天24点前,治疗师在系统中对当天的治疗情况进行确认.2.2.8会议在患者康复治疗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的会议,并以短信方式通知参会人员会议内容.地点.时间等.2.2.9治疗结束执行完所有的医嘱或者患者出院,结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图2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3应用部署3.1系统部署系统采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HIS.LIS.PACS等系统对接,并通过电子病历提供的URL地址访问病人的病历.在虚拟服务器上部署MySQL数据库和WebService;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在医生办公室.治疗室工作站和平板电脑(PAD)上安装医院康复病人信息管理系统,PAD通过无线路由接入医院内网局域网,通过网闸实现内外网逻辑隔离.3.2应用效果系统从2017年12月开始试运行,于2018年7月通过由医院组织的多部门联合验收,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截止到2018年底,系统在针灸推拿康复科平稳运行,约有6000名患者通过系统完成了康复治疗全流程管理,操作可溯源.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仍在治疗中.系统建立起6000余人的康复患者库,为后续的科研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信息通过系统进行流转,淘汰了以手工传递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有效提升了医.治.护的工作效率,治疗人数.治疗次数.治疗师绩效.医生绩效.诊疗项目.治疗时间.康复设备使用等多项统计指标可直接在系统当中查询.4结语,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遗失和篡改,规范了康复治疗流程,提高了评估师和治疗师的工作效率.病人流转率和患者的康复体验,节约了数据统计的时间,降低了纸质病历文书保管难度,为科室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众所周知,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一步,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助力中医康复服务能力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一方面,通过与结构化电子病历采用WebServices接口,系统智能推荐其他科室的患者,实现针灸推拿康复科的相关负责人跟病人的主治医生联系,给更多潜在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由此,将康复理念和技术覆盖到全院;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转诊协助中心模块,实现联网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开展远程教学和视频会议,传播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从而实现双向转诊功能.优先建立一个省级示范点,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下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参考文献[1]姚志贤,纳新.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探究[J].我国康复,2013,28(4):308-310.[2]王远美.康复机构管理与发展[J].我国医院,2015,19(6):10.[3]苏彬,陈海军,厉景宇,等.康复治疗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思考[J].我国康复,2018,33(4):351-352.[4]黄蓓丽.康复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5]周谋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骨科康复的发展[J].我国康复,2016,31(2):83-84.[6]厉景宇,陈海军,王洲,等.治疗任务的康复治疗管理系统建设[J].我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5):613-615.[7]王桂荣,徐远红,邹旭丹.医患网络交流对SCI患者的影响[J].我国康复,2012,27(4):279.[8]李达,段振飞,贾子善,等.康复专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我国数字医学,2017,12(9):65-6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