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
音乐教学;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究对加强.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大家孔子整理的教育奠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中的乐就是指的音乐,这也说明了音乐教学的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很多音乐教学理论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也有很多的帮助.为了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完善.素质艺术修养更加成功,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探究课题.一.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音乐在现代的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它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元素.自幼儿园起就有音乐课程,中小学教育中音乐也是丰富学生精神和学习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之一[1].音乐课程可以使学生的情绪更欢快,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消极等妨碍学生身心发展的情绪,因此音乐本身就有一定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音乐教师在音乐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讲解和教授使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放松,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是除了语言之外表达人们心理状态和情感活动一种媒介,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与心灵的对话,陶冶情操.哲学家斯宾格说过音乐是唯一不需要光的艺术,它本身就是光,这是一束直接照亮人的心扉,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心灵[2].这也说明了音乐教学对人的思想和三观的塑造有重要作用的,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灵是十分有益的,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审美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美的发现及理解.在音乐中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二.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究课堂乐萌生于近代的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提出了设立小学在教学课程中也设立了歌乐也就是音乐课程,同时现代中小学音乐的发展受欧洲音乐课堂教育很深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学以歌唱课为主,基本是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只是教学生学会歌唱,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乐理和乐曲的内涵意义以及乐曲创作时代的教学很少,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近几年中小学音乐教学也有了新的模式,在教学中以组织教学.检查讲授等内容加深了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使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游戏音乐教学方式使音乐教学充满趣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乐理知识和音乐作品的时代和含义.在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有: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散发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柯达伊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思想和对民族音乐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增加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同奥尔夫教学法一样,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但不同的是在课程设置中有了视唱练耳和即兴表演的内容;综合音乐感教学是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最初是音乐专业训练的内容之一,后来才应用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4].三.音乐教学模式探究的思路(一)明确探究目标首先在教学模式探究中要明确探究是为了什么,因为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在教学模式的探究中要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要了解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从而确定探究的目标.(二)探究总结国内的音乐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课程是从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对国内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总结和探究可以帮助当下音乐教学模式探究内容和目标及方向建立一个灯塔,对探究者的思路都是有指导作用的[5].(三)借鉴国外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国外音乐教学相对而言更早更重视一些,国外也有很多国家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究在国际上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如上文中提到的几种教学方法有来自美国的,有来自德国的,有来自于匈牙利,有来自瑞士的,因此探究和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模式是可以帮助音乐模式探究的.四.结语音乐教学其实是一种美的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重视音乐教学及音乐教学探究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参考文献[1]刘斐.地方高校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校校合作的有效模式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2]杨海.中小学音乐教学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报,2012,05:73-75+80.[3]王娜.论融合外国经典体系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构建[J].大众文艺,2012,17:269-270.[4]田蕾.论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D].曲阜师范大学,2012.[5]周顺平,甘桂华.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高师音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04:108-1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