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寿险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阳光人寿保险公司为例【字数:7038】

2023-03-07 11: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寿险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阳光人寿保险公司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就承诺对金融服务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面放开政策,并且面对中国强大的保险市场,世界的保险巨头陆续进入中国,还没有站稳脚步的中资保险公司刚刚起步就必须参与到这场属于金融业的战争中。与此同时,中国的保险产业不管从资金模块、管理能力还是业务品种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与国外发达国家保险产业险产业相比,我国保险业以追求业务量等一系列类似短期利益为目标,为公司积攒了大量的财务风险。
寿险公司是一种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它从事的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的融资活动,如果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日积月累下,就会影响公司经济稳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以至于公司难以发展。
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采用数据模型计算对阳光人寿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阳光人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对策
??????? 绪论
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对风险相关理论和金融风险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中国寿险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市场体制。在此体系下,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间资本控股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等所有制的、寿险公司得到了不错的发展空间。寿险行业呈现出来“高增长”、“低水平”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寿险资产只是占据了4%的相对较低的金融资产比重,与发达国家20%的金融资产相比还有很大一部分差距。现阶段的利益集中点还是业务规模,此差距和短时间发展意识不强、保费过高、偿付能力不足等缺点密切相关。同时随着我国于2011年加入WTO,保险业成为金融行业最先开放的行业,中国的保险市场涌入了大量的国外保险公司,他们充裕的资金及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方法,丰厚的管理经验,必然对我国的保险市场造成了一个重大的冲击。在公司内部的经营条件多变的情况下和外部不定因素的影响下,公司可能面临更大更多的风险,尤其是作为企业经营命脉的财务风险的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财务风险以及有效控制的对策是财务运营管理的具体体现,它明确的表现了企业对自身发展的预测以及其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财务风险分析及其有效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关于财务风险分析的研究多数多重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定义还有风险的成因上面,很少进行具体的企业研究。本文以阳光人寿保险公司为例,深入了解寿险公司财务风险并提出有效对策。
1.2研究意义
寿险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及接受,无论是企业及个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大到一个国家及社会的经济发展,人寿保险始终在其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寿险公司其性质来看:经营风险,一个提供经济保障的企业。“经营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寿险公司作为了一个中间商进而来规范和规避相应的风险。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影响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会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安定团结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经常做财务分析,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强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的机制,加强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制定出合理的财务防范对策。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小节针对国内外财务风险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描述。
(1)国外研究现状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1981年,Chen用财务比率法分析了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Chen发现财务比率分析方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组成部分,但财务比率分析比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更准确。准确的财务数据可以反映公司的业绩,可以为公司提供坚实的基础。Hato 和Caroline等人在2017年研究了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模型以及其和财务风险控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求寿险公司对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定时做强制性临时报告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减少监管机构所面临的模型不确定性,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2018年Barry前所未有的将杜邦方程应用于分析寿险公司的业绩。他将杜邦系统进行修改,并用修改后的杜邦系统分析财产寿险公司的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财务风险。
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内对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研究有所增加。2010年,李玉佳说,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持续。金融危机已经使许多幸存下来的公司审视自己的问题,逐步建立了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并严格评估和完善了金融风险管理体系。2017年,董玉佳分析了业务流程,融资,投资,承销和理赔,并分析了各种业务环节下人寿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和原因,指出了保险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商业模式。对策可以为一些群体生活的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2018年,侯旭华和刘洋琪提出互联网发展模式为人寿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新的业务方法可以减少融资渠道有限,利润压力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了潜在的金融风险,降低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难度。
1.4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小节从我国国情出发,阐述本文研究意义,所用方法,提出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对策等方面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从我国国情出发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从寿险公司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目标阐述寿险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阳光人寿财务风险问题。
第二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对比国内外寿险公司的发展,国家对保险业的重视,以及保险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主要从提高阳光人寿经济效益及财务风险水平等角度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阳光人寿的组织架构,经营状况,进行介绍,并总结财务风险,之后从筹资,投资方面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及数据分析,并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提出解决方案和合理化对策,构建筹资,投资,理赔等环节风险管理方案,并提出对策。
第五部分阐述本文研究结论,总结不足。
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直接了解阳光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分析财务风险和对策。文献研究方法:主要指文献的收集,识别,整理,并通过文献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综合评价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资料。定量分析法:本文针对我国寿险公司特定财务指标和阳光人寿的经营数据,进行相应计算分析,从而对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数据支持。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对词语的描述。本文回顾了人寿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描述,并从中汲取教训,为风险保险公司的风险特征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5财务风险相关理论综述
本小节通过对风险含义的把握,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大学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出财务风险的含义。
1.5.1风险的含义
不同的学者对风险的研究,理解以及诠释不尽相同,对风险所描述的定义也各有千秋。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将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做出更加明确的区分,研究所述:“风险是客观的,这是一个无人能避免的可衡量的客观事件。然而,不确定性是主观的,但客观事件的主观判断难以衡量.20世纪中后期,中国学者开始对风险进行初步研究。2001年,叶永刚在,《金融工程概论》中说到:“不确定性是风险,未来的不确定性是风险形成的根源”:1998年,李忠斌在《风险管理解读》中说到:“风险是指客观事件和预期结果的结果变化程度。”2003年,陆有杰在《项目风险管理》中说到:“风险就是客观事件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有很多风险理论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风险是给人们带来损失的一种可能性;风险也是对未来事件发生的一种不确定性。风险预期结果和最终实际结果的差异。是对未来结果的期望,并且根据自身期望的结果作为一个标准,通过这个标准衡量所得到的结果是否有利。
1.5.2财务风险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公司日常财务运作流程的影响,由于公司实际收入与预期收入之间存在矛盾,公司可能会亏损。有根据业务流程,公司的财务风险可分为债务风险,信用风险,担保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根据财务管理职能,公司的财务风险可分为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在时间方面,财务风险可分为短期和长期财务风险。虽然公司快速响应和解决的能力通常是短期的财务风险,但在处理长期财务风险时,公司需要获得稳定的利润来应对和解决它们。财务风险具有风险的一般特性,同时它还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客观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 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管人们是否察觉到,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只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害大小的程度,却不可能将财务风险完全处理彻底。(2)不确定性。未来事件将会如何发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提前确定的,无论人们的认知程度有多高,对于这种结果人们总是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段,风险形成的原因各有成因,所以风险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也无法事先做出十分准确的判断。不确定性也通常表现为主观认识上的一种不确定性,一种怀疑的态度。不同的人们对于同一事件在不确定性的认知上或有不同,这是由于人们的知识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对于财务风险问题上的认识若不能深刻且准确,将对企业的财务稳定带来影响。所以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认知能力。(3)损失性。损失是在人们没有预料、没有准备的前提下某些因素对企业造成影响,导致经济价值的减少。财务风险的另一特性是就是损失。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方面,直接损失是风险事故造成的直接破坏,是一种初次效应,间接损失是风险事故的后续效应,是直接损失造成的破坏。(
4)可控性。财务风险虽然普遍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时无处不在,而且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但是风险并不可拍,仍然是可控的。通过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对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等方面的信息加以收集,及时采取有效的财务手段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程度。
第二章阳光人寿财务风险状况分析
本章通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通过对集团财务情况研究,集团的整体财务数据反映出的信息可以增强对阳光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情况的了解,之后对阳光人寿财务风险进行分析。
2.1阳光人寿保险公司基本情况
本小节通过对公司组织架构及集团财务情况进行分析。
2.1.1公司的组织架构
阳光人寿保险公司于2007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6.6亿元。阳光人寿保险是在整个阳光保险集团化背景下成立的第一家控股子公司。阳光人寿的成立,标志着阳光保险集团拥有阳光产险、阳光人寿两家全国性保险公司,阳光财产险和阳光人寿保险。财险和人寿保险综合运营平台已经完成。阳光保险集团在商业领域形成了双翼模式。自阳光人寿保险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公司价值不断提升。自2007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建立了同期新单期的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记录。截至2016年12月底,阳光人寿年保费收入突破150亿元,达到453亿元,在76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5位。

2.1.2 阳光保险集团财务状况分析
保险集团公司是中国五百强企业之一,大型综合性保险企业。它专注保险主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和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发展。阳光人寿保险公司属于旗下核心子公司,因此集团的整体财务数据反映出的信息可以增强对阳光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情况的了解。从财务数据入手可窥,公司在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一定阻力。本章所用数据来自公司对外发布的披露以及到公司财务中心实地调查取证。阳光保险集团在2014年至2018年间的财务数据如表2-2 所示
表2-2阳光保险集团2014-2018年总体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



年度
项目20142015201620172018营业收入171,451193,137219,778247,202267,014净利润5,0079,26111,04917,72812,057总资产681,502723,533825,100923,8431,020,692总负债583,933623,147705,905788,161855,929综合近五年财务数据,阳光保险集团公司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670.14 亿元,同比增长15.1%,总资产也达到了1.02 万亿——首次突破了万亿大关。在业务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企业虽然仍在盈利,但净利润却大幅下跌,只有120.57 亿元,同比下降32.0%,几乎跌至2014 年水平。因此可知,阳光保险集团需要重视财务现状,平衡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2.2 阳光人寿财务风险分析
本小节首先运用Z计分模型对阳光人寿财务状况深入分析,之后还介绍了公司筹资,投资,理赔环节财务风险现状。
2.2.1 运用Z计分模型对阳光人寿深入调查
首先,本文选择Z 计分模型的应用和结果分析,对阳光生活进行更深入的究.Z 计分模型是由著名金融专家奥特曼设计的破产预测模型。在数理统计中的判别分析技术方面,他统计分析了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选择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的比率,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预测或分析价值最大的比率。并设计了数学模型。研究出了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贷款风险的(也称为判断函数)用于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评级。1968年,奥特曼提出了这种预测公司破产的Z评分模型。
Z 计分模型选择了数十家企业为样本,其中包括破产和非破产两组。运用统计分析学的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在最初的22 个变量中选定其中对预测破产最有用的5 个变量,在分析这五个变量相关性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多元线性Z 计分模型,Z 计分模型的判别函数见公式2-3。
Z 计分模型选择了数十家公司作为样本,包括破产和非破产两组。使用统计分析的多变量判别分析方法,在前22个变量中,选择对预测破产最有用的五个变量。在分析这五个变量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建立多元性线性Z计分模型,Z计分模型的判别函数如公式2-3所示。

公式2-2 中Z 为财务状况恶化的判别值,
X1代表:营运资本/总资产,
X2代表:企业留存收益/总资产,
X3代表: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X4代表: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
X5代表:销售额/总资产。
当Z<1.81的时候,公司会处于破产行列;当Z>2.675的时候,公司属于不会破产行列;当1.81<Z<2.675的时候,公司属于“未知区域”或者“灰色区域”之列,即这个区域的财务状况是极其不稳定的。
根据阳光人寿2014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得出阳光人寿近5年的Z值,如表2-4所示:
2-4 公司近五年Z值分析表



年度
指标20142015201620172018Z值分数1.271.541.062.411.69X1(%)11.2810.794.4422.8721.81X2(%)0.370.70-8.22-7.99-17.68X3(%)1.595.66-4.124.63-9.12X4(%)53.8565.3550.5894.1385.38X5(%)43.4645.4933.9336.9721.61Z值结果描述堪忧堪忧堪忧不稳定堪忧从表2-3 中可知近五年的Z 值,仅有2017 年处于不稳定的区域,剩余4 年的Z 值都低于1.81,均处于堪忧的状况,公司财务风险较大,需要予以重视。Z 计分法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可以避免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大致趋势判断较为准确。由此可见,公司的发展过程会遇到不稳定因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可知,企业需要重视财务现状,平衡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2.2.2筹资环节财务状况
寿险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费收入,它是典型的负债经营企业。而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所缴纳的保费,会在日后出险时作为赔偿款返还给被保险人,因此这部分资金实际是作为负债存在的。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阳光人寿的筹资风险可以使用资产负债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价。本文主要采用资产负债率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衡量,如表2-5 所示。不仅如此,分析筹集的资金来源渠道也是十分重要的,分散科学的组合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而集中的筹资方式可能带来更大的潜在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公司的负债与资产总额作比。用它可以衡量企业使用信贷资金来源进行商业活动的能力。它反映了债权人贷款的安全水平。由于寿险公司是以债务为基础业务的,即如果他们出售更多寿险,他们将再多承担一笔债务。因此,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与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水平。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寿险公司应当在偿债能力充足的情况下最大化企业发展的资产负债率。低资产负债率表明没有合理和充分的利用筹资。如表2-5所示,阳光人寿的资产负债率从2014年到2018年波动,2017年最低为85。6%,2018年达到峰值87.1%。2015年和2018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代表公司使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而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均为正数,代表公司为扩大经营,筹措了更多资金。

2-6阳光人寿筹资来源分布
如图2-6所示,阳光人寿每年筹资来源分布不尽相同,尽管每年各有所侧重,但其中以银行信贷、吸收投资、发行公司债筹集资金三种方法为主要筹资方式,这三种中,又以银行信贷为最常用手段。可见,公司筹资方式相对单一,数量较大,未能合理的组合与搭配使可能会使公司面临财务风险。
2.2.3投资环节财务状况
寿险公司需要用保费收入和其他筹资资金来进行投资获利,在投资过程中,实际盈利收入和投资效果可能偏离目标收益,这样就在投资环节会产生财务风险。结合财务分析,用投资资产的总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率、净值增长率三项指标来反映投资环节财务状况。三项指标的关系如图2-7所示。
投资收益率是指年度净收入总额与正常年度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它是反映投资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标。净投资收益指的是图中的息类收益。净投资净收益与投资资产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净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入净投资收益,买卖差价,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资产减值作为总投资收益。总投资收益和投资资产的加权平均值是总投资收益率。净值增长率,即实际投资收益率,被一些寿险公司称为综合投资收益率,即净投资收益,买卖价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资产减值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五个部分总和。用加总数和投资资产加权平均,净增长率是用加总数和投资资产加权平均得到的。
总投资收益率可以反映公司资金的使用情况,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正确的投资决策,避免仅在纸面上实现财务目标,更能切实反映实际情况,有助于综合评估资金。利用效率和指导正确的资金流动。
 
  阳光人寿保险公司80%以上的投资资产是固定收益类投资,因此对其资产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表2-7和图2-8 所示,在2014 到2017 年的四年里,阳光人寿保险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在节节攀升,尤其在2015 年的升幅很大,但是在2018年出现了大幅下跌,几乎跌回2015 年同期水平。而2014 到2018 年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保持稳步微升。而净值增长率则有较大起伏,在2014 年的5.6%下跌至2015年的4.3%,又在2016 年大幅攀升至8.8%,而这样的业绩并没有保持很久,在2018年即跌破五年来最低值,达到4.0%。
2.2.4理赔环节财务状况
理赔是在被保险人出险时,按照其投保的保额做出相应赔偿的流程。寿险公司是以经营风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9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