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

服务项目分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管控研究(附件)【字数:990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质量好、绿色环保等优势,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转型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一体化设计和深化设计不到位、生产技术和技术工人不成熟、运输计划安排不合理和安装阶段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项目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影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故本文在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成本管控特点的基础上,从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环节总结其成本增加的原因,并通过虎丘C地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成本管控实例的经验总结,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提出了对于各环节的成本管控对策,希望能够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所帮助和启示,从而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更好地在我国推广应用,早日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绿色化转型。
目录
一、引言 1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概念 1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特点 1
1.变动性 1
2.可预测性 1
3.复杂性 2
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各阶段成本增加原因分析 2
(一)设计阶段成本增量原因 2
1.装配式图纸深化工作带来的成本增加 2
2.不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增加了工程造价 2
(二)生产阶段成本增量原因 2
(三)运输阶段成本增量原因 3
(四)安装阶段成本增量原因 3
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成本管控实例 4
(一)设计成本控制措施 4
1.优化设计图纸 4
2.BIM技术进行模拟施工 4
3.提高设计的标准化水平 4
(二)采购和生产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4
1.购买阶段 5
2.生产环节 5
(三)运输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5
(四)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5
1.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损失和成本 5
2.采取高效的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吊装和安装技术 6
四、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管控对策建议 6
(一)设计阶段成本管控对策 6
(二)生产阶段成本管控对策 7
(三)运输阶段成本管控对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策 7
(四)施工阶段成本管控对策 8
五、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概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在预制工厂内流水化批量生产建筑构件,然后将生产好的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再由专业吊装设备吊装到指定位置后由工人拼接安装形成的建筑。工厂化流水批量生产,整个过程专业化程度高,集约化生产,使得构件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还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施工现场机械化程度高,大幅减少了原现浇建筑混凝土浇筑、砌墙、抹灰等湿作业,使得建造效率提高的同时,减少了建筑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粉尘的产生,最低限度地减少对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
然而,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大多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中除原本的土建内容外,还涉及到管线开洞、预埋等细节,涉及到的专业门类多,需要协调统一的细节多。如果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深度不够,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做的不到位,施工单位预制结构施工与管理经验不足,往往会造成信息差或者沟通成本的增加,轻则影响施工效率,严重的可能导致结构安全隐患和返工,导致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增加。且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构件生产、设计、运输、施工等环节或多或少地存在技术不成熟、专业人员紧缺等现实困境,这也造成了装配式建筑单方造价的提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建设成本高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从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转型的角度,发展装配式建筑又势在必行。故本文在对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控制特点以及在设计、生产、运输和安装全过程中造成成本增加原因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借助BIM等先进信息化技术,逐一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所帮助和启示,从而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更好地在我国推广应用,早日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绿色化转型。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特点
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混凝土预制部品构件规格型号多样,现场组装精度要求高,给装配式混凝土项目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得项目成本管理呈现出可变性、可预测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1.变动性
变动性主要体现在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的生产与运输环节。预制部品构件的生产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如是个性化定制的部品构件,需要单独设计、开模,且难以实现批量的大规模生产,导致成本与同类产品差异大。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的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基本呈现正相关性,故施工现场与预制混凝土构件厂的远近将直接影响运输成本,而建设项目的选址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直接造成装配式混凝土建设项目造价成本的差异。
2.可预测性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受资源消耗、运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在工厂进行生产,不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故设计环节、生产环节和施工环节的资源消耗估算精度较高,能够为后期预制构件造价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3.复杂性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包括项目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即设计、生产和施工。由于装配式施工的特殊性以及涉及到众多的业务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的顺利实施。
通过总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控制的特点,为后续装配式混凝土项目在各阶段成本增加原因的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各阶段成本增加原因分析
(一)设计阶段成本增量原因
1.装配式图纸深化工作带来的成本增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对比传统现浇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前者由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拼接而成。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进行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拆分工作,出具预制构件加工深化图纸。深化工作要包括水电管线、门窗、构件模板、保温结构、构筑物、预埋管线等内容,通过预埋详图、连接节点图、构件剖面图进行设计交底。图纸设计复杂,工作量巨大。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的图纸设计仍然沿用传统的图纸设计方法,而现实需求是即使是同种规格的预制混凝土部品构件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其预埋件、洞口留着的位置也有可能不同,个性化的图纸设计不仅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对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成本远远高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
2.不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建筑、结构、装修、机电的一体化设计,涉及到结构形式、建筑材料、预制部品构件拆分、留洞预埋、装配率、预制率等多项工作和指标的确定。每一项设计内容和指标的论证到最终的确定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反复协调沟通,从而形成经济合理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方案。但往往现实情况是,部门和专业协同不到位,没有充分考虑各专业设计需求,导致设计的一体化不够,设计深度不够,不合理的预制构件拆分方案和总体设计方案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延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增加项目施工成本。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608659.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