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湿地+生态沟渠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及养殖效果的研究(附件)【字数:6868】

2024-02-24 15: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的】为了能够给更好的健康养殖提供更加科学的运用依据,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水产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本实验通过对水质各指标的去除率的检测,以及对比生态区和常规区的鱼类生长,来掌握水体变化的规律。【方法】通过对生态沟渠、湿地等相关水体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检测,检测的指标有总磷(TP)、高锰酸盐(CODMn)、氨氮(NH3-N)、总氮(TN)亚硝酸氮(NO2--N)、正磷酸盐(PO43-),分析这些指标的每月去除率以此来评价养殖系统的净化和养殖效果。以及将生态养殖模式与园区附近的常规池塘养殖模式进行了对比,开展了主养草鱼的养殖模式的研究。【结果】总磷(TP)平均去除率为56.08%,总体趋势平稳;高锰酸盐(CODMn)平均去除率为8.04%,总体趋势变化较大;氨氮(NH3-N)平均去除率为43.82%,总体趋势较为平稳;总氮(TN)平均去除率为32.22%,总体趋势变化较大;亚硝酸氮(NO2--N)平均去除率为45.08%,总体趋势较为稳定,后期波动较大;正磷酸盐(PO43-)平均去除率为51.64%,总体趋势波动较大。【结论】通过检测指标的去除率来看,大体净化效果不错,但不够稳定,不同月份间波动较大,还需对循环系统进行改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样品采集2
1.1.1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所含指标采集2
1.1.2 生态养殖的草鱼与常规池塘养殖的草鱼采集3
1.2样品检测方法3
1.3数据处理3
2结果与分析3
2.1水质指标的统计与分析3
2.1.1 T温度3
2.1.2 PH值3
2.1.3 SD透明度3
2.2池塘循环系统污染物去除率分析4
2.2.1该池塘循环系统对总磷(TP)的去除4
2.2.2该池塘循环系统对高锰酸钾(CODMn)的去除4
2.2.3该池塘循环系统对氨氮(NH3N)的去除4
2.2.4该池塘循环系统对总氮(TN)的去除4
2.2.5该池塘循环系统对亚硝酸氮(NO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N)的去除4
2.2.6该池塘循环系统对正磷酸盐(PO43)的去除4
2.3草鱼在生态模式和常规模式下的比较分析5
2.3.1根据收获参数的比较5
2.3.2根据生产收入分析及经济效益数据5
3讨论6
3.1净化单元的效果评价6
3.2池塘循环水体指标以及净化效能分析6
3.3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效果分析6
3.4水产养殖废水对环境水域的影响6
3.5目前流行的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7
4结论与展望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湿地+生态沟渠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及养殖效果的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几年来,水产养殖以及水产品在社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重,水产养殖带的经济效应也是越来越多。但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水质污染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例如,2007年5月,太湖蓝藻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污染导致藻类大面积爆发,损失惨重。因此在养殖用水上,水体的净化与回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同时沟渠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愈加地被广泛的意识到。它的合理使用,不但能够为人们带来了水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1]。而且人工湿地可以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利用基质一微生物一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等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2]。所以,研究并构建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对于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以及沟渠湿地的排水灌溉功能被广泛认识,但是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多方面的,其深入研究对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沟渠至关重要。
彭刚[3]等在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试验基地于2009年3月开始到11月结束,利用多种修复技术对该水体各项指标进行了监测,发现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可以达到养殖用水的要求。于涛等人[4]曾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养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420 mm/d 的水力负荷下,湿地可有效地去除循环水中的总悬浮物(去除率 85 %)、CODCr(去除率50 %)、BOD5(去除率44 %)、总氨氮(去除率53 %)、亚硝酸盐(去除率 83 %)和硝酸盐(去除率54 %),可以满足养殖用水的要求,整个试验期间系统实现了零污水排放。王妹等人[5]通过测量组合湿地里的各项元素指标,,发现组合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总氮、总磷、氨氮 和化学耗氧量等指标的作用,说明,该组合湿地系统能有效净化养殖尾水,实现水体循环再利用。排放 81.9 %,有明显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外,Scott[6]提出了水产养殖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Wang Jawkai[7]研究建立了基于微藻的南美白对虾生态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了养殖污染。David[8]将湿地作为生物滤器,用于高密度养虾系统对鱼池中总悬浮颗粒、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 %、72 %和 86 %。Lin[9]等人的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可应用于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所含的营养盐,总氮(TN)的去除率达95 %一98 %,TP的去除率达32 %一71 %,使养殖用水可循环再利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循环水系统非常关键的一个切入点便是如何引进水处理工艺,使得水循环系统优化。
由于对于湿地生态沟渠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及养殖效果这一块的研究较少,所以本项目针对这一块进行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去除率的高低来评估净化效果,以及生态养殖模式与园区附近的常规池塘养殖模式进行了对比来评估养殖效果。好为以后的湿地生态沟渠循环水养殖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1.1 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所含指标采集
在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住基村第一垂钓中心科研试验基地,在池塘、人工湿地、生态沟渠设置采样点(图1),每一类样品要采集三个采样点,以此减小误差,水样取好后用冰袋保存,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采样时间为2016年8月—2015年11月每个月的下旬采样,一般为早上9:00—11:00。

图1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Fig.1 Pon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