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城公园社会绩效之公众教育绩效评估及优化途径研究【字数:15637】

2024-11-03 12:5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城市公园与社会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绿地在发挥着绿地本身自然作用的同时,利用休闲娱乐实践不断充实国民素质,在闲暇时间,人们以城市公园绿地为活动场所,不断进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这其中,逐步融入了社会教育和文化,同时不断突出地方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为城市公园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现如今,狭义的教育已无法为国民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学习模式。本文以LPS景观绩效理念为基础,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公园景观绩效视角切入,聚焦公园社会绩效中的公众教育绩效,在理清景观绩效基本概念、绩效主要内涵及主要评估理论方法基础上,通过资料整合和现场调研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系统构建全面可行的城市公园公众教育绩效评估框架,并尝试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策略或途径,改善教育途径,更好的发挥城市公园对城市发展的综合作用。
目录
引言 1
一、景观绩效相关概念 2
1.1 概念与内涵 2
1.2 主要评估理论 2
1.3 评价要素 2
1.4 评估基本方法 3
1.5 国内研究现状 4
二、景观社会绩效之公众教育价值 4
2.1 社会绩效概念与服务功能 4
2.1.1 创建高质量城市景观 5
2.1.2 理想的娱乐和休闲场所 5
2.1.3 促进社会交流和融合,维护社会秩序 5
2.1.4 科普教育园地 6
2.2 主要评估指标因子 6
2.3 评估体系框架 6
2.4 教育价值的内涵与由来 6
2.5 教育功能 7
2.5.1 生态环境教育 7
2.5.2 历史人文教育 8
2.5.3 科学与艺术教育 8
2.5.4 社会公德教育 8
三、城市公园公众教育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8
3.2 城市公园教育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 8
3.3 城市公园教育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9
3.4 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的选取 10
3.4.1 雨花台公园的教育特征及现状研究 10
3.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2 数据的获取及检验 11
3.5 城市公园教育绩效评估体系框架构建 13
四、基于公众教育绩效评估的城市公园优化途径 14
4.1 完善设施、增强解说展示系统,优化公园展示诠释功能 14
4.2系统构建沉浸教育,完美展示城市公园主旨要义 14
4.3 加强城市公园与政府机构、学校的合作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城市公园社会绩效之公众教育绩效评估及优
化途径研究
引言
引言
目前,国内针对公园,特别是城市公园,生态及经济价值的研究案例逐渐增多,但是对社会价值,尤其是公众教育价值的研究仍然是重要缺口。在景观绩效评估效益工具包“绿色基础设施的价值:认识其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指南(The Value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A Guide to Recognizing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中提到了公园的公共教育价值,并以节约水资源为例,认为教育和告知公众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项有价值的服务,可以为未来更好的管理水资源提供有效支持。公共教育价值是公园,特别是城市公园重要价值之一。纵观国内已建成的公园,类型多样、价值多元,从规模体量、内涵功能、形态格局等方面而言,城市公园结合自身规划设计初衷,所承担的生态服务、公众教育、游憩供给、历史纪念、怀古凭吊、愉悦身心与健身康体等价值多样复杂。公园设计手段、要素组合关系与公园价值的对应关系,或景观方案对设计初衷的满足效益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单就以教育为目的的主题纪念公园而言,其公众教育价值显然并非仅仅体现在建立的纪念馆或展览馆单体,公园整体环境与景观效益,公园在服务社区或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影响力如何?教育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如果没有一个一目了然的教育价值的评估体系,恐怕无法对一个公园的教育价值做出清晰的评价,更无法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因此构建一个公众教育绩效评价体系来描述其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可以构建景观绩效的知识体系,并使风景园林师能为项目甲方、相关设计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倡议人士提供更多优化方案。可以为提高公园的社会价值,为源源不断的游客提供受教育机会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一、景观绩效相关概念
1.1 概念与内涵
“绩效”一词来自于管理学,是对目标实现程度及达成效率的衡量与反馈;“绩效评价”则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1]。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就被运用于诸多领域。景观绩效这一观念并不新颖,20 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的兴起,其主要原因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确认景观资源的价值(特别是风景美学价值)能够有利于其保护。在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学科中,“景观绩效”一词被定义为“景观解决方案在实现其预设目标的同时满足可持续性方面的效率的度量”。定义中,可持续性是设计和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2]。景观绩效的研究始于2010年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LAF) 的景观绩效系列研究计划 (Landscape Performance Series, LPS)。该计划通过收集典型的可持续景观项目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效益,专门构建了一个研究景观绩效的网上搜索平台。该平台旨在为设计师、设计公司和客户及其他支持者服务,提供工具和信息,讨论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的价值、量化方法和成功案例[3]。景观绩效评估通过可量化的工具和方法阐明项目价值及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增强了景观建筑行业的吸引力,也提高了生态规划领域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uanlin/60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