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苹果对盐胁迫反应及耐盐种质资源筛选阈值的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2
1.1.1材料来源2
1.1.2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3
1.2方法 3
1.2.1不同NaCl浓度盐处理方法3
1.2.2测的形态指标3
1.2.2.1盐害指数测定3
1.2.2.2植株死亡率的测定3
1.2.2.3生长指标的测定3
1.2.3测的生理生化指标:4
1.2.3.1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4
1.2.3.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4
2结果与分析5
2.1盐害指数测定 5
2.2植株死亡率的测定 5
2.3生长指标的测定5
2.4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6
2.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7
3讨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9新疆野苹果对盐胁迫反应及耐盐种质资源筛选阈值的研究
引言
新疆野苹果(或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可能是现代栽培苹果(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种[1],仅分布于天山山脉,包括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塔尔迪库尔干州及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州[2]。它属第三纪孑遗物种,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许多变异,例如果实形态、着色、风味,植株高矮、树形等性状变异较多,且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大量的实生后代中含有一些抗旱、抗寒、抗病虫、耐瘠薄等的特异单株[7]。
以新疆野苹果为主要建群种的伊犁野果林是第三纪古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是在荒漠地带山地中出现的罕见的“海洋性”阔叶林类型[7],其中新疆野苹果总面积 8786 hm2,是天山野果林的主体[2]。它属第三纪孑遗物种,因而变异丰富,且环境适应能力强。其果实形态、着色、风味,植株高矮、树形等变异很多,而且由于自然选择形成了许多抗旱、抗寒、抗病虫、耐瘠薄的特异单株。丰富的变异使新疆野苹果赢得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尽管国内一些学者从新疆野苹果的分布、变异类型、孢粉学及细胞学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诸多研究[14],但有关新疆野苹果的耐盐砧木的研究成果还是不多,本次实验用新疆野苹果为材料,通过不同NaCl溶液处理,调查处理植株盐害指数、植株死亡率及生理变化,从而筛选出新疆野苹果合理的耐盐阈值。
随着果树栽培环境次生盐渍化的不断加重,抗性品种/种类的选育愈来愈受到重视。选择耐盐苹果品种/种类对盐碱地的苹果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拥有大量可应用于生产的苹果抗性资源,其中具有单一优良抗性的种质资源很多,不同品种或类型在某一抗性上差异性很强,但多种抗性表现均较理想的资源材料却很少[3][4][5]。
苹果耐盐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砧木耐盐性鉴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6]。但与其他果树树种相比研究尚不深入,在耐盐机理、耐盐育种等方面研究还较少。通过本实验,确定新疆野苹果耐盐性筛选的适当阈值,然后从大量的新疆野苹果实生后代中筛选出耐盐碱的单株,有望筛选出即适合新疆本土气候条件,并耐盐碱土壤环境的苹果砧木类型,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苹果的耐盐性在落叶果树中属于中等,它的耐盐能力主要取决于砧木,因此,从新疆野苹果中选择适应新疆气候条件,高耐盐能力砧木对新疆苹果发展意义重大。新疆野苹果是珍贵的苹果种质资源,具有抗寒、耐盐、耐虫、耐病和耐早等优良性状。在新疆苹果栽培历史上,新疆野苹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南、北接各地的许多苹果古老品种,均由本种选育而成。根据多年的苹果苗木繁殖经验,新疆野苹果适宜作栽培苹果的砧木,亲合力强,种源.丰富,已成为西北地区及其他省区的苹果主要砧木之一。本项目研究的关键是通过实验,确定新疆野苹果耐盐种质资源筛选时合适的盐浓度,为今后耐盐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筛选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新疆野苹果种子取自新疆伊利谷地野苹果林的实生种子。
1.1.1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
DDS307 型直读电导仪UV2550 紫外分光光度计
LGR16W 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水浴器(Memmert)
电子天平(Sartorius) 超低温冰箱(Thermo)
离心机(Eppendorf)全自动蒸气灭菌锅(Tomy SS3251)
制冰机(Sanyo SIMF124)
本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 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0.05 mol/L PBS(PH7.8) 14.5 mM加硫氨酸溶液 30 μM EDTANa2溶液 60 μM核黄素溶液 2.25 mM氮蓝四唑(NBT)溶液 愈创木酚 30%的H2O2Hoagland大量元素20x,微量元素200x,铁盐200x
1.2方法
1.2.1 不同NaCl浓度盐处理方法
幼苗培养大学园艺学院温室进行,2月初将层积好的种子播入营养钵中,蛭石中培养,每钵 2~3 株,每处理28株。待幼苗长至 2片真叶时,开始浇 1/2 Hoagland 营养液,每 6 d 浇一次,期间用清水补充,以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幼苗培养1个月,开始进行盐处理,,选取均匀一致的幼苗,每类试材 1 盆,供5盆,每盆植入20株,预培养 11 d 后,盐胁迫处理(ST):将分析纯 NaCl 加入营养液中,使营养液中 NaCl 的浓度为 100 mmol L1 , 200 mmolL1, 300 mmolL1,500 mmolL1;对照 (CK):原营养液,不加 NaCl。
1.2.2测的形态指标:
1.2.2.1盐害指数测定
盐胁迫期间,定期 (3 d、6 d 和 10 d ) 观察和记录植株形态及颜色变化,根据危害程度分5个级别评价[8],并进行数量统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yy/4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