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婆婆纳对小麦田相关除草剂敏感性的研究【字数:6851】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供试材料 2
1.1.1供试杂草 2
1.1.2供试药剂 3
1.1.3供试土壤与肥料 3
1.2试验方法 3
1.2.1波斯婆婆纳种子解除休眠研究 3
1.2.1.1高温处理 3
1.2.1.2土壤层积处理 3
1.2.2波斯婆婆纳对小麦田常用除草剂敏感性的初步筛选 3
1.2.3波斯婆婆纳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研究 3
1.2.4数据处理方法 4
2结果与分析 4
2.1波斯婆婆纳种子萌发率试验 4
2.2波斯婆婆纳对小麦田常用除草剂敏感性的初步筛选 5
2.3波斯婆婆纳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研究 6
3讨论 6
3.1波斯婆婆纳对苯磺隆的抗性问题 7
3.2波斯婆婆纳对苯磺隆表现出抗性的原因 7
3.3选用合适的化学除草剂来防治波斯婆婆纳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波斯婆婆纳对小麦田相关除草剂敏感性的研究
引言
引言
波斯婆婆纳又名阿拉伯婆婆纳,学名Veronica persica Poir;英文名Iran speedwell;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婆婆纳属(Veronica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植物。
波斯婆婆纳是成株铺散多分枝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有柔毛[1]。一般秋季末到冬季开始发芽长出幼苗,第二年三月开花,四月底开始结果,种子随着果实成熟开始散落出来。
波斯婆婆纳作为一种典型的夏熟作物田阔叶杂草,其最开始是在欧亚大陆被发现,目前在全球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已经很常见[2],该杂草在我国基本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旱地地区,在部分田块中已经成为优势种群,可以寄生蚜虫、线虫和病毒[34],可以全年播种,种子在广泛的条件下成熟,并且迅速自适应地成长到开花阶段[5],危害较大,防除也较为困难。
此次试验选用的6种小麦田常用阔叶杂草茎叶除草剂分别为苯磺隆、绿麦隆、二甲四氯钠、唑草酮、氟氯吡啶酯和氯氟吡氧乙酸。
苯磺隆(Tribenuron methy1)是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黄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芽后选择性麦田高效除草剂[68]。该除草剂是支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9],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芽鞘和根的生长不能合成异亮氨酸、缬氨酸,阻碍杂草的蛋白合成,从而导致杂草生长停滞,最终死亡[10]。
绿麦隆(chlortoluron)是一种兼具内吸和触杀效果的选择性取代脲类除草剂,该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施药期长,药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一种麦田重要的除草剂。
二甲四氯钠(MCPANa)为激素类型选择性除草剂,白色粉末,低毒,干燥时易吸湿结块,常制成20%溶液施用,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在禾本科植物体内易被代谢而失去毒性,双子叶植物不易代谢,施用后会导致其茎、叶扭曲,根变形,丧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而逐渐死亡,一般用于水稻小麦田防治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唑草酮又名快灭灵、唑草酯等,是由FMC公司开发的一种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原药是一种粘性黄色液体。该除草剂属于唑类,是一种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一般在麦田、玉米田施用,因为半衰期仅为几小时,所以对后茬作物很安全,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作用迅速,深受农民的欢迎。
氟氯吡啶酯(halauxifenmethyl)是激素类除草剂中的最新产品,是陶氏益农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芳基吡啶甲酸酯类除草剂。该产品不仅保留了激素类除草剂的基本特征,而且对吡啶羧酸类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衍生,与其他激素类除草剂相比,氟氯吡啶酯用药量更低,杀草谱更广,作用机制更新颖,对环境更友好,是防治抗性杂草的新工具[11]。
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属于吡啶类除草剂。该除草剂为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常用于小麦玉米田防除各种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是一种低毒除草剂。
近年来波斯婆婆纳对小麦田的危害日益加重,并有上升为小麦田主要杂草的趋势。当前小麦田主要是使用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治,但是关于波斯婆婆纳对小麦田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系统地对安徽、江苏和四川等地的波斯婆婆纳进行上述6种小麦田常用茎叶除草剂的敏感性筛选,并为后续研究相关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作基础,同时通过此次试验的结果分析,也为后续田间防治波斯婆婆纳提供可行性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波斯婆婆纳种子于20162017年采自位于不同地区(表1)。供试的化学除草剂为小麦田常用的6种阔叶杂草茎叶除草剂(表2)。
1.1.1供试杂草:
表1供试的9个波斯婆婆纳种群
Table 1 The nine populations tested of veronica persica
种群
采集地点
采集生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160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