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的佛儒道三教关系(附件)【字数:10032】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西游记》中的佛、儒、道三教关系谱系 2
1.1《西游记》中的佛教、道教和儒教 2
1.2《西游记》中的乱点神佛关系谱 3
第二章 《西游记》中佛儒道三家具体故事及其观点 4
2.1《西游记》中得佛教故事极其观点 4
2.2《西游记》中得道教故事极其观点 5
2.3《西游记》中的儒教故事及其观点 5
第三章 《西游记》中得佛教与道教、儒教的比较 7
3.1佛教与道教、儒教的差异 7
3.2佛道儒三家在政治方面的斗争 7
3.3佛道儒三家的斗法与道义之争 8
第四章 “三教合一”思想分析 10
4.1吴承恩的生平思想 10
4.2《西游记》中“三教合一”主流思想的体现 10
结 束 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引 言
《西游记》这一章回体小说讲述了唐代太宗贞观年间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和白龙马师徒五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到真经的故事。《西游记》是一部以神魔为主的神话小说,小说中虽然佛教思想居多,道教为次,但作者一直本着"三教合一”的思想。小说中以儒家思想作为评判事物和人的标准,将道教作为历练的过程,最后还是追求佛教思想,可见佛为极致。《西游记》这本小说至今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不仅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许多文人对于《西游记》也有很多的研究。早在明代末期便有陈远之的《刊西游记序》对《西游记》进行了点评;到了清朝则有《西游记证道书》、《新说西游记》等;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到了现代,则有鲁迅,胡适等名人对于《西游记》做了更为详细的研究,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敝言道:"至于说到这书的宗旨,则有人说是劝学;有人说是谈禅;有人说是讲道,评论很纷繁,但据我看来,实不出于作者之想法,只因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所以释迦,观音,老君,真性,元神之类,无所不有。使不论什么教徒,都可以随意附会罢了。”目前,虽然有大量对于《西游记》的研究,但研究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而特别针对《西游记》中的佛教,道教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如李洪武的《西游记与禅宗》,陈晓辉的《西游记的佛教故事》,方立天的《西游记与佛教文化》。本文就在前人对于《西游记》中的佛道教思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更深一步的进行对《西游记》的佛教与道教的研究。
第一章 《西游记》中的佛、儒、道三教关系谱系
1.1《西游记》中的佛教、道教和儒教
在此,且不纠结于《西游记》中得乱点神佛关系谱,先来看看《西游记》中得佛界关系。如来佛代表了释迦牟尼尊者,阿弥陀佛,又有三千诸佛,阿傩尊者,迦叶尊者,无边菩萨,五百罗汉,四大金刚,三千揭谛,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优婆夷,大小尊者圣僧,比丘尼,十八伽蓝,金顶大仙,净坛使者(猪八戒正果),金身罗汉(沙僧正果),八部天龙马(白龙马正果)。三千诸佛又有燃灯古佛,弥勒佛,光焰五光佛,接引佛祖,旃檀功德佛(唐僧正果),斗战胜佛(孙悟空正果)药师琉璃光王佛,过去未来现在佛,清静喜佛,昆卢尸佛。无边菩萨又包括佛母孔雀,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灵吉菩萨,毗蓝婆菩萨,清静大海众菩萨,莲池海会佛菩萨,西天极乐诸菩萨,无边无量法菩和大明王菩萨。五百罗汉中华又包括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里包括泼法金刚,大力金刚,胜至今刚,永住金刚。比丘尼中有比丘尼尊者。观音菩萨在如来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观音手下也有许多得力门将,都是佛教的尊崇者,如圣婴大王红孩儿哪吒,观音菩萨的坐骑赛太岁等。
道教中的人物关系不是那么复杂,道教最受推崇的是"三清”,文本在四十四回中"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中,描写孙行者与悟能,悟净半夜三更在三清观中吃贡品,八戒嘲笑悟空不知三清为何人,此时才点明三清是是何人。八戒指着三清殿三个圣像说道:"中间的是原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其中灵宝道君只在此一提。元始天尊虽然从未提及,却多次出场。住在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的太上老君是三清中出场率最高的人物。关于道教的起源与形成,大家众说不一,这可能就像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所说的"道经”本身"杂而多端”。最初人们认为道教是以黄帝为宗,老子为教。而后南朝梁有刘勰,因为刘勰是佛教徒,所以他的观点是有偏见的。实际上道教在思想上,在组织形式上都不同程度的吸收了其他家的启示与影响。初期道教借鉴儒、佛礼节、祭祀和宗教仪轨,逐步完善自身的宗教仪式和教义,构成完备的宗教体系。道教活动大约在西汉成帝时,刘骛好神仙方术,欲借天威维护其政权。齐国方士甘忠可组织人编写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到东汉桓帝时,汉室才公开对原始道教采取笼络手段。在东汉末期,早期道教有两大系统,其一是张角领导的太平道,最后因失败而被迫解体,并永远消失了。其二是张道陵在巴蜀创立的五斗米教,其孙子张鲁在汉中三十余年,以教代政,政教合一,使得五斗米教发展起来,后称正一天师教,成为了正式的道教。
1.2《西游记》中的乱点神佛关系谱
《西游记》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神佛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谱系,即佛教,道教和儒家。小说中得各个神佛关系看似有条不紊,实则还是混乱的。《西游记》表面上写了如来佛的体系,但实际上又写了阿弥佛陀的体系,并把二者混为一谈。如小说中如来佛的最重要弟子观音菩萨,她贯穿与全书,是个极其关键的人物,她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入佛门,但是,如果按照佛教的传说,她其实不属于如来佛的体系,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佛陀的门下。再如吴承恩提到持国,多闻,增长,广目四大天王时,按照"风调雨顺”之意已经脱离佛经,与如来佛脱离了关系,成为了玉帝手下的官员。《西游记》不论是从小说题材和小说故事情节上来看,都是弘扬佛教的,它的干线便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而从故事情节来看,不仅取经途中车迟国,朱紫国,比丘国中的国王都被化身成道士的妖魔鬼怪所迷惑,有些妖怪也以道士的模样出现,如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黄花观的百眼魔君,乌鸡国假国王青毛狮子精等等,这些对玄教的贬词,无不表现《西游记》这本小说与佛教密切相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16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