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国古典诗词中娥眉”意象的渊源与发展流变

2020-10-06 19: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中国古典诗词中娥眉”意象的渊源与发展流变[20201006192359]
目 录
一、“娥眉”的渊源 2
(一)娥眉的本义 2
(二)“娥眉”在《诗经》中的源头 3
二、《离骚》中“娥眉”意象分析 4
(一)《离骚》中“娥眉”的承转 5
(二)《离骚》中的“娥眉”意象与其它美人意象的比较 5
1、美人意象的共同作用 5
2、“娥眉”意象与其它意象比较 6
(三)《楚辞》中其它作品中的“娥眉”意象 7
三、后世诗词中“娥眉”意象的发展流变 8
(一)唐诗中“娥眉”意象的比较延伸 8
(二)宋词中“娥眉”意象的比较延伸 9
(三)其它朝代诗词中娥眉意象的发展流变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Abstract
The "book of songs" and "chu ci", as the two sources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Li SAO is one of the longest and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active romantic spirit in the chu ci.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mother" li SAO "proposition of digging, from its vanilla, beauty two images to catch the" beauty "in this image, probe t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he" beauties "image of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 slices "image.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various kinds of literary genres, and focuses on the poetry. First,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eyebrow eyebrow"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begin to explore the source along the source. Secondly, i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ite eyebrow" in "the chu ci", especially in "li SAO", and its outstanding position in later literature. Finall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eyebrow brow" in poetry,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tang poetry. Thus, the concis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eyebrow" image is gradually formed, and it also leaves a strong impression in the long scroll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Key Word:Slices;《LISAO》;origin;development
一、“娥眉”的渊源
国内外的论文研究中,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对“娥眉”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渊源及发展流变的系统研究。这一选题的研究基础是需要大量的古籍阅读,通过研究“娥眉”在历史发展中的各文学体裁,构建“娥眉”意象的生命脉络。
(一)“娥眉”的本义
“娥眉”即为“蛾眉”,“娥”通“蛾”。在很多文学典籍中是通用的,尤其是唐以前多用“蛾眉”而非“娥眉”,而在宋以后,转为多用“娥眉”入诗词。这主要是因为“美女”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固定,因此便直接用“女”字旁代替“虫”字旁,作“娥眉”。而在早期的古代文学典籍中,尤其是《诗经》、《楚辞》这两部文学源头的书籍中都是写作“蛾眉”。因研究的诗词多是唐宋及后代的作品,并以“美人”这一意义为主,便以“娥眉”为本论文的题目。因此,本文探究中国古典诗词中“娥眉”意象的渊源与发展流变,就是探究中国古典诗词中“蛾眉”的渊源与发展流变。由此,娥眉的本义就是像蚕蛾的触角一样弯曲的眉毛,一般用来形容美女的眉毛。引申义为美女,“娥眉”多作为美女的指称出现在文学典籍中,本义极为少用。“娥眉”在《离骚》中的“美人义”已经形成并流传下来。因此,在后世的各种文学体裁中,文人经常将两者的任意一方与其它字组合,也作“美人”的意思。像“娥媌”、“仙娥”、“绿娥”“黛眉”“扫眉”等,其最基本的意义都是“美人”,只是美人不一样罢了,其中“嫦娥”简直是美女的指称了。这都是由引申义延伸发展而来的,而从本义出发,则取其“弯”这一精华。像“娥眉山、娥眉月“等,将“娥眉”二字加在具体的事物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上,来表示弯弯的山及弯弯的月亮等。
(二)“娥眉”在《诗经》中的源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风”的传统,是儒家经典之一。现在所研究的《诗经》是四家诗中的毛诗,是由郑玄作笺,而广为流传。而《离骚》中的“娥眉”两字便是取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首诗歌描写的是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场面以及从身体各个角度对庄姜的美貌进行极致的渲染,从而刻画出庄姜美丽而又高贵典雅的古典贵妇形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写美女的专用名句。“手指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既白且长,牙齿像瓜子儿一样扁而整齐;她额头丰满眉毛弯弯,浅笑盈盈,还有两个酒窝,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波”,弯的如同蚕蛾的眉毛、白皙而又嫩滑的肌肤、丰满的额头、长长的如天鹅般的脖子、整齐而又好看的牙齿以及俩个迷人的酒窝等,最美的特征基本都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出来。诗中赋比兴的描写手法运用的非常娴熟,对于出嫁的壮盛场面和庄姜的美貌描写的非常细致,其中比喻的对象新鲜、生动,流传千载,被无数人引用、改造。题目“硕人”,本义是高大白胖的人,后引申为美女。从题目开始,以及诗的绝大部分都在描述“美人”这个词眼,其中的“蛾眉”意象,也在文学的发展中逐渐成为“美人”的象征。因此,在《离骚》这篇关于自喻与他喻美人的大量运用的绝世名篇中,“娥眉”一词理所当然的被化用。
“娥眉”意象作为美人意象的其中一种表示义,仅仅在《离骚》中出现过一次,频率极低,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想要研究《离骚》中两大意象之一的美人意象中的一个小小的代表意象,重点以及突破点便都从此出发。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与中轴,起到承接《诗经》文学的流传而又拓展,引出汉赋等,尤其是唐诗宋词的引用多变等过渡作用。
(一)《离骚》中“娥眉”承转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2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