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爱情诗的艺术特色(附件)
引言 1
1 古典创作手法的化用 3
1.1 比兴的妙用 3
1.2 对比手法的运用 4
2 对古诗的化用 7
3 古典意境的现代抒写 9
3.1 意境之美 9
3.2 现代抒写 9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Abstract
Xi Murong is Taiwan’s famous female poet,who is also an essayist and painter.Her poetry caused a sensation in the 80s,and today her poetry is also popular in audience.Poems about love are widely welcomed.Xi Murong’s love poems use simple expression and implicit emotion,the structure of prospect reveal classic feelings.XiMurong’s poems are under the deep influence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In most of her classic contents,we can see the unique orientation.Not only in her values,but also in artistic technique of expression,we can touch the charcters.
Keywords:Xi Muron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 5 1 9 1 6 0 7 2
hinese poetry.In most of her classic contents,we can see the unique orientation.Not only in her values,but also in artistic technique of expression,we can touch the charcters.
Keywords:Xi Murong;Love poems;prospect;classical charming
引言
席慕蓉曾经自己剖析过她写诗的经历,在《在沙上写诗》中曾说:“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抚心中的骚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1]P4诗歌正是席慕蓉人生历程的记录,其中不乏充斥着对人生和生命的描写,短小而精悍,但传唱度更高,更受人关注的则是她笔下的情诗。她笔下的情诗既有着现代意识,同时又充满着古典情怀,处处透露出古典气息而又毫不晦涩。在席慕蓉人生之初,她便接触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初中时阅读接触到的五言精华——《古诗十九首》,更对她的一生创作影响非常深。因为席慕蓉少年时代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中,所以她要远比其他同龄人要成长得更多。刚刚十二岁的她对诗歌里的离散和漂泊有着超越年龄和时代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认同感。也正是如此,少年时代的席慕蓉便爱上了《古诗十九首》和古典诗词,并且在日后的创作中会反复地回想起或用到中国的古典文学。对于这一点,她曾在日记本中写到并回忆,她少年时第一次试着写诗,是在读了‘古诗十九首’之后,那种惊动,应该是对文字的启蒙。而席慕蓉在中学时代的写作更加提升,不仅得到了她国文老师的鼓励,并且能够陆续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散文及诗歌,诗歌也逐渐成为呈现和记录自己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不管是盛开的夏荷,还是林中的月华,在席慕蓉的情诗里,大量清新恬淡并且蕴含古典韵味的意象群们便以新的气质绽放。同时其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也培养了她温婉平和、仁爱宽厚的人生态度,这对她的情诗创作和爱情设定起了深远的推动。
席慕蓉在小诗《画展》中说到:“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也不会,为谁停留。所以,我把我的爱情和优伤挂在墙上展览,并且出售。”[2]p32爱情的美丽是易于流逝的,时间更是不肯停留的,只能在诗中做暂时地停留,对此,席慕蓉内心是无奈且惋惜的。因为把握片刻的珍视和爱难免残酷,但这也正印证了佛家所说的“无常难得久”的说法。席慕蓉的诗中多数充满着古典的浪漫情怀,在《一条河流的梦》中她曾提到,岁月如一条曲折的闪光河流,而这些年记录下来的诗歌便幻化为一条江河的梦。江河易逝,岁月更替,这正是她内心的剖白,也正寄寓了她对青春的怀念,对爱情的追想,对岁月流逝的凋怅,以及对遥远故土的深深思念。思念、忧伤,时光更替,爱情的婉转在席慕蓉的笔下均化作了动人而低吟的诗歌,这份感情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历代诗人的共鸣,丝毫不亚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抒写。所以这份感情宣泄而下流成了诗歌,也势必浸润着古典的光环,这种情思与中国古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中所写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 古典创作手法的化用
在创作技巧方面,席慕蓉的爱情诗以现代诗的形式,借鉴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在古典意象之中,用自然流畅的文辞营造出优美典雅的抒情意境。这些诗歌创作技法的运用使得席慕蓉的爱情诗读起来具有和中国古典诗词相似的审美感受,钟玲曾说过她的诗是“遁入古典的婉约”。我国的古典诗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赋、比、兴”是诗歌总集《诗经》里主要使用且沿用至今的传统表现手法,在席慕蓉的情诗里,也经常使用比兴、对比、用典这几种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情。
1.1 比兴的妙用
比、兴都是中国古代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情感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就是指通过联想和想象以寄寓思想感情于具体形象之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诗经》里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用关雎鸟的一一相配和对于爱情的忠贞,来表达君子对于美好伴侣的追求和对于爱情忠贞态度的揭露,以此表达出自己对那位“窈窕淑女”的渴望爱恋。这种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席慕蓉的情诗里,也经常运用并且很得真传。如《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沦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1]P31
在这首《七里香》中,席慕蓉在诗的一开始便勾勒出了这样一幅画面:溪水急着向着海洋奔流而去,而海面的层层浪花却拼命地想要回到岸边。诗人以此比兴年少轻狂的游子义无反顾地离开亲人或者爱人去追寻天真的梦想,岁月逝去后,在蓦然回首时不由得心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概。“绿树白花”这一色彩鲜明的组合比喻青春的单纯和明媚,增强了诗歌鲜活的画面感,诗人将青春的流逝比作溪水的奔流而过,曾经的烂漫少年也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日益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3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