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与张爱玲比较研究从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来看(附件)
引言 1
1 从题材内容来看 2
1.1 川端康成的题材内容 2
1.2 张爱玲的题材内容 3
2 从艺术特征来看 4
2.1 川端康成的艺术特征 4
2.1.1 川端康成的精神分析 4
2.1.2 川端康成将景色人格化 4
2.2 张爱玲的艺术特征 6
2.2.1 张爱玲的潜意识描写 6
2.2.2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色彩 6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川端康成,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医生世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姐姐、外婆就离开了他,他的外公在他14岁时也与世长辞,这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尤其喜欢画画和文学。1920年考入了东京帝国大学,开始是在英语系,后来转入文学系。处女作《招魂节一景》在《新思潮》上发表后受到人们的赏识,毕业后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并发起了“新感觉派”运动。
张爱玲,家世较为显赫,祖父张佩纶为清朝末期名臣,李鸿章的长女是其祖母。张爱玲在她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著作,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人们对她的研究还包括她的书信。
由于受到中日不同文化传统和文学的影响,两位作家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上具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深入研究这些,不只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川端康成和张爱玲的创作特色。
1 从题材内容来看
20世纪日本的一流作家川端康成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保持距离,都倾向于描写爱情、婚姻等题材,但又有所不同。
1.1 川端康成的题材内容
川端康成在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也有区别,深入研究这些,不只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川端康成和张爱玲的创作特色。
1 从题材内容来看
20世纪日本的一流作家川端康成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保持距离,都倾向于描写爱情、婚姻等题材,但又有所不同。
1.1 川端康成的题材内容
川端康成在新感觉派的核心刊物《文艺时代》中说过,以前的作家把政治、经济作为主要的题材来写,这样的写作状况是不会持久的,他认为写作永远不变的主题是爱情。因为环境、自己成长中恋爱的经历和他后来世界观的改变,所以这个思想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不可改变。
早期的《篝火》、《千代》、《非常》、《伊豆的舞女》等一系列小说,都是把爱情当做最主要的题材,而且把这一题材进行反复书写,把自己的亲身体会也写进去。
川端康成认为爱情是作品和人生中的重要部分,爱情是唯一的。但是这种美好的想法不是永恒的,爱情里也不会尽是美好。作为一个人,只要你生活在现实社会,不管你如何与世无争,追求完美,都不可能事事顺心,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的,不可能经常心如所愿。比如他笔下的“伊豆舞女和高中同学之间的友情”,一开始纯真无邪、天真美好,“我”与少女之间的爱并不涉及现实,只在精神层面。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考虑事情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得现实。比如《雪国》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对彼此有着单纯的好感,只想简单地喜欢着、爱着,那是因为主人公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美好,所以他向往、追求。
他除了描写爱情以外,还有另外的侧重点,那就是描写下层人物形象,描写下层妇女坎坷的命运,悲惨的遭遇,虽然现实对她们很不公平,但是她们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艺术的追求,相关的代表作有《招魂节一景》、《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这类作品真实地展现出这些人群的悲惨命运,较为充分地表达了她们的痛苦,也体现出笔者对她们的同情和怜悯。一般来说,这种小说的思想价值往往会高于第一类作品。而他在战后的创作则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依旧跟随《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路途行进,继续以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情感为主题进行写作,或反映社会中的普遍问题,或表达对痛苦国民的怜悯,如《舞姬》、《名人》和《古都》等。另一方面,他又以视觉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题材进行创作。从《千只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小说故事情节愈发离奇,越来越颓废。
1.2 张爱玲的题材内容
女作家通常以感情、婚姻等为创作题材,张爱玲也不例外,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描写了振宝与他的妻子和情妇之间纠结的故事,一个圣洁,一个热烈。《怨女》中银娣对爱情执著追求,但最终却嫁给了一个病痨子。这又是一个婚姻的悲剧。《传奇》中大部分描写的是中上层阶级人物和抗战时期的生活情形,写他们之间的混乱的婚姻关系、两性关系。
但是她更注重描述金钱对女性生活、地位的重要影响,比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曹七巧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害人者,就是因为受到金钱的影响。通过这种变化,张爱玲揭露出金钱对人性的巨大蛊惑,也写出人性在金钱的腐蚀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可以为了钱财不顾一切。
再比如《十八春》里的母亲顾太太和姐姐顾曼璐,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祝鸿才勾结起来玷污自己的妹妹,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用完了离婚带回家的钱后,自己的亲哥哥也要想方设法把她赶出去。这就是现实,没有钱亲人也不会理你。
川端康成与张爱玲都以爱情、婚姻为描写的主要题材,但是川端康成除了描写爱情之外,还注重描写下层妇女的形象;张爱玲则是通过描写金钱对女性婚姻、爱情的影响来揭示变质爱情以及金钱对人性的腐蚀。
2 从艺术特征来看
2.1 川端康成的艺术特征
川端康成惯于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来描写爱情,对超伦理的爱情做淋漓尽致的描写,塑造一个悖于社会道德的性欲世界。此外又经常描写自然风光,把唯美的景色人格化或者物化,用自然景色来表达人物的感情。
2.1.1 川端康成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人格、恋母(父)情结等理论的论述,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作家重视人物心理的性本能描写,对主人公的梦魇、幻觉等的描写。在《湖》、《千只鹤》、《山音》、《睡美人》、《一只胳膊》等作品中,作者就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对伦理之爱做了细致的描写。
在他的中篇小说《湖》中,他运用了精神分析原理表现出情感错位下的悲哀。主人公桃并银平长了一双极其丑陋的脚,他天真地以为可以用这双丑陋的脚去追求美丽的女生,来让自己变得自信,不再自卑,从而达到丑与美的结合。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那些美丽的女生高高在上,又怎么会看得上他,这只能是他一个美丽的幻想,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因为现实是很残酷的,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有孤单和悲伤。《千只鹤》中,他通过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塑造了一个反社会的爱欲世界,不仅讽刺了这个世界,而且深深抨击了这个变态的性欲世界,使伦理界限模糊不清。《山音》写的是一个老人“精神上的放荡”,虽然他年事已高,但是他又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3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