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爱情悲剧(附件)

2021-01-08 09:5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荣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的《穆斯林的葬礼》为回族女作家霍达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两个时代下家庭与国家的变迁与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浮沉被霍达用细腻的感情和平时质朴的语言表现的荡气回肠。小说以主人公韩子奇和梁氏姐妹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深层次的民族信仰,宗教文化和时代社会的碰撞为辅线,两线共同构成了穆斯林式的悲剧框架。本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小说中韩子奇爱情悲剧的表现,进一步去探讨造成这种爱情悲剧的原因,探究这场爱情悲剧下的爱情思考。
目 录
引言 1
1 爱情悲剧的表现 2
1.1 得而不爱——韩子奇与梁君璧 2
1.2 爱而不得——韩子奇与梁冰玉 3
2 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5
2.1 时代背景 5
2.2 宗教文化 6
2.3 个人性格 7
3 爱情悲剧的思考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 言
《穆斯林的葬礼》的创作完成于1987年秋,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
十六、十七期,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并获得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充分肯定和盖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国内的学者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很多,有从悲剧性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悲剧性研究;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的符号象征;从时代矛盾的角度分析时代背景的催化。文本尝试运用文本系统的方法,在熟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忠实于文本。首先分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爱情悲剧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论述产生爱情悲剧的原因,而后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宗教文化两方面,得出自己对于爱情悲剧的思考。 1 爱情悲剧的表现
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文中韩子奇爱情悲剧的表现作出细致的分析,表现了韩子奇与梁氏姐妹凄美的爱情
1.1 得而不爱——韩子奇与梁君璧
当少年的易卜拉欣随吐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罗耶定巴巴第一次进入到奇珍斋时,便被梁亦清雕琢的玉器工艺品深深的吸引,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导致后来选择了不在跟他的“巴巴”跋山涉水,从而留在了北京,留在了奇珍斋。
梁亦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回回”,自然得遵循着穆斯林的风俗,将他高超的琢玉手艺传给他的后代,碍于他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当韩子奇拜他为师后,他便将一身技艺传给了他的徒弟,可以在以下这句话中得以体现:
梁亦清带着他来到西便门外拜谒祖坟,这里埋葬着梁家世世代代的先人,高超的琢玉手艺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以后就只有传给易卜拉欣了。梁亦清希望得到先人的谅解。他想:易卜拉欣虽不是梁家的骨肉,也是穆斯林啊,身上流着同样的血![1]P43
而韩子奇跟着师傅学习琢玉手艺,在师傅接下《郑和航海图》即将完成之际,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一家子陷入混乱之际,韩子奇冒着被误解的风险,投入到蒲绶昌的汇远斋下,三年后他成功回来重开奇珍斋,挽救他的师妹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壁儿激动地抚摸着他的手,受着比父亲更有力量的大手时,她情不自禁的心动了,简单的一句话却把她的爱表露的无疑:
“奇哥哥,我帮着你干!你,你娶了我吧”[1]P123
我们不得不搞清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份爱。首先当韩子奇跟着师傅学艺的几年间,他们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从来未擦出过爱的火花。其次,壁儿的表白其实是在那一刻间的情不自禁,当生活的重担有人帮忙分担时,她一时激动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最后,韩子奇和壁儿的婚事是在劫后重逢,悲喜交集的时刻决定的。
婚后的两个人也过得相当平淡,韩子奇依旧痴迷于他的玉,并将“奇珍斋”经营的越来越好,儿壁儿也为他生得一子,这样美好的日子,却因为一场战争的爆发而打乱节奏。韩子奇为护玉而离开北京,去到英国,留下壁儿母子。当战争过后当苦等的丈夫回到北京时,她等来了丈夫的背叛与妹妹的伤害。她用她的强势逼走了妹妹,却还得抚养他们的孩子。
他们虽然住在一个屋子里,却不睡在一张床上,她留住了丈夫的人,让韩子奇始终以愧疚面对她,却使得夫妻之间名存实亡,这样的日子的确足够煎熬。
韩子奇跟梁君璧之间的爱更多的是亲情,而不是爱情。在一开始,他们错把这种爱当做了爱情,而后稀里糊涂的过了大半辈子,当第三者梁冰玉闯入时,他们的名存实亡的爱情也就被撕裂了。她对婚姻的忠诚,打上了伊斯兰教义与传统理学二者融合的烙印,是中国传统妇女思想的一个缩影,也是名族聚居地区穆斯林妇女思想的完美展示。[7]P17
1.2 爱而不得——韩子奇与梁冰玉
韩子奇在自己的师傅,师娘相继离世后,他与自己的妻子壁儿,自己的小姨子玉儿生活在了一起,本以为他们会这样相安无事的过一辈子,但命运往往很爱捉弄人。
在玉儿跟着韩子奇去往英国逃难的那段日子里,他们整日相伴相知,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这样的环境对他们今后的暗生情愫埋下了伏笔。
战争后韩子奇与玉儿回到了北京家中,他们并没有一起回家,而是韩子奇带着愧疚,不安回到了家,面对妻子的质问,他承认了自己的出轨,但任妻子无论怎么猜也想不到竟是自己的妹妹。
当梁冰玉鼓起勇气带着孩子回到家时,面对的是姐姐语言的攻击和人格的侮辱,韩子奇虽对玉儿万般怜爱,在妻子的强势前,在对自己妻子的愧疚中却是显得那般苍白无力。在梁君璧将自己的至爱即将逼走之际,他也没有一个男人该有的血性,一句话就将他的软弱显露出来:
“玉儿!你不能走。”[1]P522
让我们来更深层次的解剖这句话的深层含义:韩子奇的心里是不希望玉儿离开的,所以短短一句话,将他的无奈、哀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对爱人玉儿的卑微的挽留,也是对妻子壁儿的无声的哀求,虽然听着让人心疼,却更为让人窝火。
玉儿受不了姐姐的恶言相对,也许对韩子奇的软弱无能感到无助,她留下了自己的女儿独自远离他乡,并且从此杳无音讯。她爱着韩子奇,却在这个家里无立足之地,带着满腔不甘,悔恨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
韩子奇的骨子里是爱着玉儿的,却因为他的懦弱伤害着三人,苦了自己,也苦了爱着他的两个女人。他由一个“能言善辩,顶天立地,有胆有识的男子汉,变成了“吞吞吐吐,优柔寡断,畏畏缩缩的侏儒”。[9]P46
在韩子奇临死之际,他鼓起勇气给玉儿写信,知道死亡的那一刻他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割舍不下玉儿的,他想见玉儿最后一次,都不会再有机会了。甚至连那封带着思念的信也寄不出去,他心里一定追悔莫及。文中这样写道: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4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