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曹植辞赋研究(附件)

2021-01-11 17: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古代辞赋史上,曹植的辞赋创作既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又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于曹植辞赋的研究从创作情况,分类,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来解读,可知曹植辞赋的创作不仅受到了前人的影响,还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曹植辞赋无论从品质上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是建安赋坛的翘楚,最重要的是曹植辞赋的创作对后世辞赋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见曹植辞赋是精华之作,更是值得被接受和解读的。
目 录
1 绪论 1
2 曹植辞赋的创作情况 2
2.1 前期 2
2.3 后期 2
3 曹植辞赋的分类 4
3.1 歌功赋 4
3.2 游宴赋 4
3.3 咏物赋 5
3.4 怀思赋 6
3.5 爱情赋 7
4 曹植辞赋的艺术特色 9
4.1 言辞华美,音律和谐 9
4.2 个性鲜明,感情充沛 10
4.3 题材广泛,纤小阴柔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绪论
建安文学一直是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对曹植诗歌的研究更是比比皆是,但曹植的文学创作种类繁多:诗歌、辞赋、颂、表都有,但学术界对于其辞赋的研究是少之又少,曹植的辞赋虽然在数量仅次于诗歌,但是辞赋的质量可以与之相较,正如马积高、陈琳这些近现代研究辞赋的学者对曹植辞赋的研究和评价很高,也有很多研究者对于曹植的辞赋有所研究,但多从抒情述志和心灵历程来写,或者在研究曹植时简单的研究一下他的辞赋,研究最多的就是不断纠缠与《洛神赋》的主题,很少进行系统全面的对于曹植的辞赋做一个研究。本文将在前人学者的基础上,对曹植的辞赋做一个整体梳理。
第一部分是对于辞赋的创作情况做一个简单了解,分为前后两期对曹植辞赋的创作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思想影响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将曹植的辞赋做具体分类研究,主要分为歌功赋,游宴赋,咏物赋,怀思赋,爱情赋;第三部分写曹植辞赋的艺术特色,将从从个性鲜明,感情充沛;言辞华美,音律和谐;题材广泛,纤小阴柔;这三个分析曹植辞赋的艺术特色。
2 曹植辞赋的创作情况
曹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字子建,建安之杰之首。作为三国时期最具代表的文学家,后人要想准确的评价曹植的文学业绩,就不能小视他的辞赋。陈琳评价子建的辞赋是这样说的:“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焕炳”,可见他辞赋的独特之处。
曹植辞赋现存以赋为名的有四十四篇,本篇论文以建安二十五年作为其创作前后期的分界线,从数量来说,前期创作是后期的两倍有余,但质量则恰恰相反,前期作品的质量显然不及后期。
2.1 前期
曹植生长于三国时期,从小才气外露,喜爱作赋,而且生活条件优越,深得父亲曹操的喜爱,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前期的辞赋创作数量多,成文快,这与他自身的聪颖息息相关。曹植前期的创作过程中,辞赋的内容大多只是记录了自己的心情变化和生活情况,这也是前期作品不及后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曹植前期的创作过程中受到了道家以真为美的审美思想的影响,在魏晋时期,学者大多受到了道家庄子思想的影响,曹植也不例外,辞赋中以真为美,重视自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在辞赋中。在《登台赋》中曹植以现实为基点,写自己站在高大雄伟的铜雀台上,看见彰河的水在流动,远处果园中的果树繁茂。连风刮过脸上的感觉,空气中弥漫的气息都写在了自己的赋中,让我们不禁感受到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可见,曹植早期的辞赋创作与其无忧无虑的生活息息相关。
2.3 后期
建安二十五年之后,曹植卷入到了与曹丕夺太子的风波中,自己屡次遭到曹丕的迫害,生活陷入到了囚徒般的泥潭,人生态度自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他的创作内容中可知,虽然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依然做到了克己复礼。曹植作为“辞赋君子”,他利用辞赋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的特征,将自己满腹的怨愤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部分作品最能打动人,也是曹植辞赋作品的独特之处,可以说是曹植的血泪使他见识到了生活的真正面目,心中也就充满了抑郁和愤恨。这个时候的辞赋已不再是他的爱好,而是自己排解抑郁愤恨的方式,通过辞赋对曹丕进行无形的反抗。与前期相比,内容丰富深沉了许多,如:《洛神赋》《迁都 赋》等,把自己的爱情,生活的不如意都写在了赋中。可见曹植晚期的辞赋已退去了年少时的青涩,越显成熟。
3 曹植辞赋的分类
根据曹植辞赋创作的题材不同,分为歌功赋、游宴赋、咏物赋、怀思赋、爱情赋。
3.1 歌功赋
在曹植的所有辞赋中,歌功赋有《登台赋》《东征赋》《洛阳赋》等,“功”这个字源于曹植的《登台赋》“无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5]P87一句,“功”的意思,据赵幼文《后汉书ž张奋传》章注:“功谓王业”。曹植此句所要表明的是:帝王不朽的功业,曹家得偿所愿,早已经有了丰功伟绩,何其称心。曹植写《登台赋》时只有19岁,写出这样的作品,使曹操对于这个儿子也是赞叹不已,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有了想立曹植为太子的想法,也正是如此把曹植卷入了后期的纷争之中。在这篇赋中曹植表明了对父亲曹操的称赞,并且向曹操展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不难看出曹植对于父亲的功业是万分敬佩。在《登台赋》中所写:“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5]P87他希望自己也建立像父亲那样的功业,可以与日月同辉,与天地等量。当然,曹植对于功业的歌颂与追求,在《东征赋》中也有所体现,此赋的序为“建安十九年,王师东征吴寇,余曲禁兵,行官省。然神武一举,东夷必克,想见振旅之盛,故作赋一篇” [5]P121他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可以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建立不朽的功名,更是为了功业不惜将自己喜爱的辞赋说成事“辞赋小道”。
3.2 游宴赋
早期的曹植在邺城过着宴饮游乐,与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的生活,期间所写的赋大都不是单篇之作,而是在游宴活动中同题共作。此时写的辞赋大都没有那么沉闷,比如《节游赋》、《娱宾赋》、《闲居赋》、《游观赋》等。
游宴赋作为曹植早期的作品,这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娱宾赋》中写道“曲观之清凉。帷哗以四张。中厨之丰膳” [5]P145可以看出当时生活的惬意,无忧无虑。《闲居赋》中也写道“翡翠翔于南枝,玄鹤鸣于北野。青鱼跃于东沼,白鸟戏于西渚。” [5]P156通过写这些鹤,鱼,鸟的自由,体现出曹植当时的心境,宴饮游乐,自由自在。《节游赋》中“仲春之月,百卉丛生,萎萎蔼蔼,翠珍果含荣。”《临观 赋》中:“登高墉兮望四泽,临长流兮送远客。春风畅兮气通灵,草含于兮木交茎。” [5]P201曹植的游宴赋大都是如此,笔调轻快愉悦,把自己在游宴过程中的所见,所听,所闻都显现在赋中。
3.3 咏物赋
曹植辞赋最重要的是他托物寄情的咏物赋,咏物赋大多咏小物,曹植近七十篇的辞赋中,咏物赋就高达三十篇左右,绝大部分都是借物寄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赋者,铺彩离文,体物写志也。”而曹植的咏物赋更是如此,数量上来说有十七篇都是咏物赋,从内容上来说多表现了对生命的忧患,借物寓情,抨击现实,宣泄自己的愁思,其中咏物赋分为咏植物和咏动物。
曹植的植物赋有《槐赋》、《迷迭香赋》、《芙蓉赋》、《橘赋》等,《槐赋》是曹丕发起的唱和之作,王粲、曹丕、曹植皆有作,这篇辞赋中曹植并没有对植物本身的外形进行过多的描写,而是以槐树自喻,把自己比作华丽的良木,希望能够“获贵与至尊”,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运用槐树反映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而曹丕,王粲只是对槐树进行一个全面的描述,只突出了写物,未能写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4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