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日”部字探索(附件)
目 录
1 绪论 1
2 “日”字的基本研究 2
3 《说文解字》“日”部字分类研究 4
3.1 表“天气、气候”类的字 4
3.2 表“时间”类的字 5
3.3 表“光”类的字 8
3.4 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类的字 10
3.4.1 名词 10
3.4.2 动词 11
3.4.3 形容词 12
3.4.4 副词 12
4 “日”部字引申关系探究 13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绪论
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首部系统性对汉字的形、音、义及这项内容之间关联进行研究的字典,也成为了文字学的里程碑作品。它以540个偏旁当做部首,以部首制度对所有汉字进行编排,成为新的字典规范。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这部字典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历代研究的学者层出不穷,各种研究作品汗牛充栋。
在研究“日”部字相关资料时,我发现目前学术界在“日”本字及“日”部字发展与意义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多专注于单字或单类的分析研究。部分以造字为切入点对“日”字在象形字领域开展分析。比如,孟凡辉著有《“日”部字文化研究》,他对《说文解字》在为“六书”中的象形字进行阐述造字原则时,是以“日”字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部分以“日”部字有何意义作为角度进行研究,这也是基于其在字意上有着较为科学的类型区分方法。例如,罗慧的《<说文解字>日部字研究》中以“日”部字的“时间”意义为研究点。本文将依据前人的研究基础,将《说文解字》中的86个“日”部字“日、旻、時、早、昒、昧、暏、晢、昭、晤、旳、晄、曠、旭、晉、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暘、晵、晹、昫、晛、晏、㬫、景、晧、暤、、暉、旰、暆、晷、昃、晚、昏、曫、晻、暗、晦、、曀、旱、㫐、昴、曏、曩、昨、暇、暂、昪、昌、暀、昄、昱、㫱、暍、暑、㬮、㬎、㬥、曬、暵、晞、昔、暱、、㫘、昆、晐、普、曉、昕、曈、曨、昈、昉、晙、晟、昶、昳、曇、曆、昇、昂”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分为四类,然后再进一步对“日”部字的引申关系进行考查。2 “日”字的基本研究
“日”字最早代表着阳光,本义为太阳。《说文解字》记载道:“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 [1]P137可理解为“日”的特征是光明盛实,纯由阳气组成,故称太阳。字形采用“囗”和“一”构成。字形就如同太阳的样子。所有与“日”相关的字都采用“日”字旁。
《汉语大字典》对于“日”的义项做出了详细的陈列:
①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2]P1589
②昼,白天。《诗•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2]P1589
③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2]P1589
④每天;一天天地。《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2]P1589
⑤他日,改天。《列子•汤问》:“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 [2]P1589
⑥往日;从前。《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2]P1589
⑦历法单位,尤代表一个月内的时间。《书•舜典》:“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 [2]P1589
⑧光阴;时间。《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2]P1589
⑨节度。《广雅•释言》:“日,节也”。 [2]P1589
⑩旧时指日辰的吉凶禁忌。《论卫•议日》:“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 [2]P1589
⑪二。《广雅•释诂四》:“日,二也”。 [2]P1589
⑫国名。1.日本国的简称。《清史稿•邦交志六》:“议定将来中、日两国永不派兵驻朝。”2.西班牙国家的简称。《清史稿•邦交志七》记载道:“张阴桓由美赴日都马得利呈派国书”。 [2]P1589
“日”属于极为典型的象形字,《说文解字》为“六书”中的象形字阐述造字原则时,是以“日”字作为典型研究对象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日”字所表达的形状与太阳极为相近。[4]P21当中的小点代表了太阳如同发光体,有人将其看作是太阳黑子,由此,“日”的本义理解为太阳,比如“日光、落日”等,又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等,这些“日”都是太阳的代指。[5]P16
太阳升起,就说明天光大亮,白天来了,由此“日”不仅代表了太阳,也可以将其作为白天的象征,与夜晚对应起来。比如“白天黑夜”就是时间的继承。太阳落下,就说明白天的终结。[5]P16而且,“日”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里的“三日”就是时间的代表。
古往今来,太阳都代表了光明、温暖和祥和,又体现了永恒之意,所以在夏商之时人们有着祭拜太阳升起和落下的风俗。在甲骨文的卜辞中经常可以看到“寅日”“宾日”,就是对太阳进行引导或欢迎的仪式,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射日》的传说,《尚书∙汤誓》中有这样的“时日曷丧,与及汝皆亡”的记载,[6]P61说明了在夏朝人们就认为太阳于天空东升西落,却始终受到天的掌控,进而认为自己始终不能脱离夏桀的残暴统治,是同样的命运叹息。
汉字的构成中,只要与“日”有关的字,基本都与太阳关系颇深。这和太阳在运转规律、带来的气候和时间变化、光照范围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3 《说文解字》“日”部字分类研究
通过对“日”字的研究发现,与“日”字有关的字大都与“太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按照太阳的运转规律、带来的气候和时间变化、光照范围等因素,可将“日”部字分为表天气与气候、表时间、表光以及表词性的四类“日”部字。
3.1 表“天气、气候”类的字
从古至今,太阳都是光明与温暖的象征,不妨分析以下各“日”部字,我们均能看到,它们表达的都是与阴晴、明晦、冷热、风云等有关联的天气状况,无一例外。
旻。《说文解字》:“秋天也。从日,文声。《虞书》曰:‘仁闵覆下,则称旻天’。” [1]P137可理解为“旻”是指秋天,也可以称为秋天的天空,是一个形声字,“日”为形符,表示时节,亦表示日之所在的天空,而“文”就为声符。在《尚书•虞书•尧典》注引《毛诗传》中写到:“秋气萧杀,上天仁慈怜悯,覆盖大地万物,故称之为旻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4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