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的悲剧性研究(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2 虎妞悲剧形象描写 2
2.1 爱情悲剧 2
2.2 事业悲剧 3
2.3 生命悲剧 4
3 虎妞悲剧形象原因分析 5
3.1 社会原因 5
3.2 家庭原因 6
3.3 个人原因 6
4 虎妞悲剧形象塑造的意义 8
4.1 美学意义 8
4.2 现实意义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1 引言
《骆驼祥子》作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于1936年始发于当时有名的杂志《宇宙风》之上。老舍先生出身于普通百姓家庭,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下层社会的人和事。《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年代里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在写作的过程中,老舍先生大量应用了北京口语、方言,以及当时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反映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下层平民百姓的剥削与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形象的展示了军阀混战下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于苦难深渊中的图景。
“虎妞”这一人物形象是老舍先生笔下《骆驼祥子》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对虎妞这一形象的刻画,体现人身上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从侧面反映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悲情时代,以及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在物质极度不发达的时代里的悲剧故事。目前,对于《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一形象的研究多从人物形象、人物背景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研究入手,着重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人物背景的刻画进行研究,本文从人物形象的悲剧意义入手,以一个全新的认知方式来重新解读“虎妞”这一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虎妞性格、婚姻、死亡所遭遇不幸的研究分析,进而分析虎妞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从而升华虎妞悲剧形象的塑造意义。
2 虎妞悲剧形象描写
2.1 爱情悲剧
虎妞是老舍笔下《骆驼祥子》中车场场主刘四爷的女儿以及祥子的妻子。班昭在书中曾提出: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女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男女观念,而虎妞在长相上就长得虎头虎脑。文中是这样描述刘四爷的:“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1]P4对于虎妞的外貌描述虽然只有一句虎头虎脑,但是从刘四爷身上也约莫可以看出虎妞的长相。
文中这样描述到:“他一进去就仿佛要出不来气。前些日子,他没法不早回来,为是省得虎妞吵嚷着跟他闹。近来,有小福子作伴儿,她不甚管束他了,他
就晚回来一些。”[2]P89祥子在精神上对虎妞选择了出轨,而且此时虎妞有了身孕,怀孕不宜多运动是传统的错谬信仰,虎妞既相信这个,而且要借此表示出一些身份:“大家都得早早地起来操作,唯有她可以安闲自在的爱躺到什么时候就躺到什么时候。到了晚上,她拿着个小板凳到街门外有风的地方去坐着,直到院中的人差不多都睡了才进来,她不屑于和大家闲谈。”[3]P102虎妞一厢情愿的规划着自己和祥子的未来。殊不知墙太高,跳不出来。
“虎妞的身子已不大方便,连上街买趟东西都怕有些闪失,而祥子一走就是一天,小福子又不肯过来,她寂寞得象个被拴在屋里的狗。越寂寞越恨,她以为小福子的减价出售是故意的气她。她才不能吃这个瘪子,坐在外间屋,敞开门,她等着。有人往小福子屋走,她便扯着嗓子说闲话,教他们难堪,也教小福子吃不住。小福子的客人少了,她高了兴。小福子晓得这么下去,全院的人慢慢就会都响应虎妞,而把自己撵出去。她只是害怕,不敢生气,落到她这步田地的人晓得把事实放在气和泪的前边。她带着小弟弟过来,给虎妞下了一跪。”[4]P129虎妞的社会身份注定了她是看不起诸如小福子这样的人,在动乱的岁月里,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可以像她一样坐拥“百万身价”,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可以像她一样不工作就能养活自己,在那样的岁月里单单是活下来就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力气。
虎妞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没有遵循封建礼教要求的“门当户对”,而且也不符合现阶段人们对婚姻当中灵魂上的“门当户对”的要求,从这桩婚事结缘之日起,似乎已经写好了结束的剧本,祥子下层百姓的性格与生活方式终究是不能融入到虎妞这样“上层人”的社会当中,灵魂和肉体的双层不匹,注定了虎妞婚姻的不幸。
2.2 事业悲剧
虎妞从小就帮刘四爷打理车厂,把生意管理得井井有条,因为整天面对的是些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她性格上的大胆、泼辣着实为其企业经营加分不少,完全不遵女诫,因此喝住了不少男人,使得没有人敢娶她,因而虎妞这个形象是反传统的,而导致其形象性格如此的原因,与其所处的社会有很大关系。
刘四爷是旧社会的袍哥人物,开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不愿在外场丢了面子。虎妞的母亲早早过世,虎妞很小的时候就担起了家庭母亲角色的重任,刘四爷没有儿子,偌大的家业他不愿意将其白白拱手送与祥子。
虎妞在整个家庭当中,充当的就是免费的劳动力,虎妞的身上带有严重的统治阶级与剥削阶级色彩,如: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市侩气浓。因为出生在相对富裕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所以拥有很高的优越感,与祥子结婚后住在大杂院里也不忘处处显摆,看不起当时与祥子同处一个社会阶层的穷苦百姓,这是虎妞这个形象和祥子本质的区别,虎妞的身上沾染了许多旧社会不好的习俗,但同时虎妞又是旧社会大环境下的牺牲品。
虎妞的性格决定了虎妞在和平岁月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是一把能手,或是生不逢时,或是人生末路,她的性格也最终将她自己推向了深渊,推向了下层百姓的对立面。统治阶级与剥削色彩为其性格注入的调色剂让虎妞的形象不那么完美,多了一份瑕疵,也接了几分地气。也正因如此,其是中国女性角色的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
虎妞的悲剧形象介于小人物式悲剧与家庭式悲剧之间、传统社会下的旧矛盾与新的社会背景下的新矛盾,虎妞除了具备传统悲剧人物苦难的命运与悲惨的遭遇,同时她又被老舍先生赋予了中国女性主题意识觉醒的神圣使命,是女性作为独立个体单独存在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曙光。甚至说其形象远比祥子重要,因为她所带来的是颠覆性的认知,除了推翻传统的封建礼教的同时也破碎了大汉民族沙文主义的梦,因而虎妞的悲剧形象是丰满的,她是无产阶级对抗剥削阶级的缩影。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4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