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论毕淑敏拯救乳房的文学治疗功能

2021-03-22 17:2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文是以毕淑敏的一部心理治疗小说《拯救乳房》为依托,从这部作品中来探讨文学的治疗作用。第一部分主要向读者说明文学治疗功能的发展现状,使读者明白何为文学治疗,以及文学治疗功能的体现。第二部分从毕淑敏的小说《拯救乳房》中深入探索文学治疗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小说中的主人公——乳腺癌患者,通过小组治疗受到生命意义的启示,从而重新审视生存的价值,生命的意义。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倾诉,那些患有乳腺癌而自我放弃,自甘堕落的女性,自我意识得到了成长,找回本真。第三部分主要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论述文学治疗功能的意义,文学不仅可以育人,还可以治病救人。
目 录
引 言 1
1 文学治疗功能的发展概况 2
1.1 文学治疗功能的起源与发展 2
1.2 文学治疗功能的意义与现状 3
2 毕淑敏《拯救乳房》中的文学治疗功能的表现 4
2.1 《拯救乳房》中的生命意义启示 4
2.1.1 死亡观念:向死而生 4
2.1.2 生命意识:价值实现 5
2.2 《拯救乳房》中的女性意识成长 6
2.2.1 女性尊严:回归本真 7
2.2.2 走向幸福:正视幸福 8
3 毕淑敏《拯救乳房》的文学治疗功能的意义 11
3.1 《拯救乳房》文学治疗功能的文学意义 11
3.2 《拯救乳房》文学治疗功能的社会意义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拯救乳房》是国内第一部出自心理学家之手的心理治疗小说,但是国外关于文学治疗的研究出现很早。早期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的理论是心理净化起到了心理治疗的作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德国医生佩塞施基安倡导“积极心理治疗”理念。加拿大的理论家弗莱的《文学与治疗》就正式将文学与治疗结合在一起,说明了文学治疗的作用。还有很多外国学者都认识到文学治疗的作用,以及在作品中体现了文学治疗的功能,如:黑塞的《荒原狼》、阿恩海姆的《作为治疗手段的艺术》等无不体现文学治疗的强大功能。
国内关于文学治疗题材的研究起步晚,且关于心理学作品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研究也是很少,从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范围扩展不是很大,研究深度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经搜集资料发现,关于毕淑敏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有:女性意识觉醒角度、生命关怀和死亡主题、语言学的角度这几个方面,还有就是从医学叙事方式和毕淑敏作品中的医学和心理学内容方面进行的研究。本论题主要是对毕淑敏《拯救乳房》中的文学治疗功能的研究,且在该作品中的文学治疗功能在女性角度、生命关怀和死亡主题方面都有体现,因此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是对该论题的研究提供思路。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观察,文学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医学功能,它具有心灵治疗作用,就如同毕淑敏的小说《拯救乳房》中所写,乳腺癌治疗小组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让那些内心孤独的癌症患者敞开心扉,敢于面对现实生活,毕淑敏将医学知识用在她的作品中,通过文字、语言达到疗救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一是说明文学治疗功能的发展现状,让读者了解文学治疗,探索文学治疗的发展历程。二是从毕淑敏的小说《拯救乳房》中深入探索文学治疗的功能,发现文学治疗的作用。最后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论述文学治疗功能的意义,及文学治疗对现实生活的作用及影响。毕淑敏以一个医生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将医学知识以及她个人的所见所闻和生活领悟都融入到她的作品中,她的创作自然体现了医生治病救人的思想,这也是她的作品发挥文学治疗作用的原因。
1 文学治疗功能的发展概况
文学是基于人类治疗而产生的,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治疗功能。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文学的社会功能被扩大,人们的视觉和感觉受到影响,忽视了文学的基础功能,只关注到文学的社会功能,即使这样,文学的治疗功能也无处不在。
1.1 文学治疗功能的起源与发展
“文学除了审美、认知、教育三种功能外,还有第四功能即文学治疗功能,它是文学最初级的功能:人们通过法术性的语言实践获得精神的自我救援与自我确认。”[2]P3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思路来源于社会生活,创作题材也来自生活,文学治疗功能与人类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文学的治疗功能最早发源于国外,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其理论是心理净化起到了心理治疗作用。“古印度治病咒诗《吠陀》、藏族的艺人治疗术《格萨尔》、台湾布农族巫师的文学治病、殷商甲骨卜辞的医疗观念、佛教六字真言的唱诵实践这些都是文学治疗功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P101849年,丹麦心理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疾病》是他在患有抑郁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而成的作品,其中内容主要是讲用基督教的思想去拯救那些失去信仰而情绪低落的人。他自己还发现,最好的自我治疗方式就是写作,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忘记生活中的痛苦,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感到幸福。
文学治疗功能流传已久,早已深入社会,只是人们不曾关注。文学治疗与医学治疗相互作用,西方心理学佩塞施基安倡导“积极心理治疗”理念,积极心理治疗体现在幸福感、自我决定、乐观情绪、快乐感等这几点,治疗师可以让患者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弗洛伊德的“语言治疗”就是用语言文字达到治疗效果,通过相互交流、倾诉,从而敞开心扉,重新认识自己。还有很多作家学者都认识到文学治疗的作用,以及在作品中体现了文学治疗的功能,如:黑塞的《荒原狼》、司各特的小说、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阿恩海姆的《作为治疗手段的艺术》。对于文学治疗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进入中国,文学治疗研究的先驱叶舒宪先生的两篇文章《文学治疗的原理与实践》与《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的发表,标志着文学治疗真正进入中国,自此文学治疗成了广大学者研究的一大项目。
1.2 文学治疗功能的意义与现状
自从叶舒宪先生关于文学治疗研究的两篇文章发表之后,有关文学治疗的文章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文学的治疗功能。叶舒宪先生是国内文学治疗研究领域的先驱,他所写的关于文学治疗的文章,让国内学者对文学治疗有了明确认知,同时也开启了他们对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文学治疗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中有着重要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文学治疗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类的五种精神需要,即“①语言游戏的需要;②幻想补偿的需要;③排解放压的需要;④自我认可的需要;⑤自我陶醉的需要。”[3]P15文学治疗作用的表现是多种多样,比如作家在创作作品时可以克服自己的苦闷情绪,通过创作来达到心理健康。文学与治疗的相结合,主要的侧重点是在治疗上,从而人们的关注点就会从文学艺术转向医学治疗,因此文学就有了医学治疗的特点。人们经常通过唱歌、画画、跳舞等方式来放松精神,这些都是艺术治疗的一种方式,治疗不仅限于医学药物,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原因,都经历过别人无法体验的苦闷期,正是这些原因使他们的作品有了对抗病痛的作用,通过写作的方式宣泄内心的苦闷,避免了作家精神崩溃,就这样文学治疗功能也自然而然的在作品中体现了出来。毕淑敏昆仑山从军经历,还有她的医生身份,让她对生离死别有了别样的感触,更加重视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她的作品虽然都是一些疾病描写,但是从字里行间中无不体现生命的可贵。文学治疗功能是一种积极的“双向治疗”。从医学角度讲,文学治疗功能主要体现在心理治疗和精神治疗方面,当然文学治疗不是万能的,只能说文学治疗功能在现代人生存的困境中,可以安抚守护人类心灵。 2 毕淑敏《拯救乳房》中的文学治疗功能的表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5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