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从说文解字食部字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字数:11070】

2024-01-16 14: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腹中先有物,而后方能心中有情,手中有思。民以食为天,从这里我们可以知晓饮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储存着重要的文化信息。“食”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之相关的文化在汉字中有着丰富的储备和体现。因此,本文从《说文解字》这部贮存着丰富古代文化信息的字书中,以“食”部字为线索,从字形字义出发,研究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Key words: 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Food and drink;Culture 目 录
引 言 1
1 食部字与古代烹食文化 2
1.1 制作方式 2
1.2 饭食种类 3
1.2.1 粥类 3
1.2.2 羹食 3
1.2.3 干食 4
1.2.4 饼类 4
1.2.5 糖类 5
1.3 健康饮食 5
2 食部字与古代饮食礼俗 7
2.1 饮食餐制 7
2.2 餐饮礼俗 8
2.2.1 乡饮礼俗 8
2.2.2 宴饮礼俗 8
3 食部字与古代祭祀文化 11
3.1 祭祀名称 11
3.2 祭祀活动 11
4 食部字与古代哲学观念 12
4.1 生熟适度 12
4.2 五味调和 13
4.3 饮食有节 13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引 言
张光直院士认为:“要去到一个文化的核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抓住它的肠胃”。饮食文化是人们对饮食物欲的单纯追求和精神享受。中国的饮食以精湛的工艺、严谨的流程、完整的工序、独特多变的烹调方法在世界烹饪史上独树一帜,形成博大精深,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一种艺术。当今世界,有“吃在中国”一说,各地风格迥异的特色菜品,以及传承已久的饮食礼节,交织成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传统文化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体现,如“阴阳五行”、“中和为美”等,都表现在进食礼俗、烹饪原则中。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久以前就被学者们所关注,他们对饮食文化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王辉先生的《中国古代饮食》、王学泰先生的《中国饮食文化史》、赵建民先生、金洪霞女士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等从饮食文化的渊源、中国饮食的的历史及发展现状、饮食礼俗、饮食器具、饮食思想等各个角度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作了论述,呈现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全貌。
任百尊先生和王明德、王子辉先生关于饮食文化的著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对饮食文化史的研究,侧重于宏观上把握饮食文化的特点。此外,对食物的种类、原料、烹饪、礼俗、等方面关于饮食文化全面概述的成果还有很多,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主要有:徐海荣编的《中国饮食史》和赵荣光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等。
本文从《说文解字》“食”部字中所体现的饭食制作方式、饭食种类、以及健康饮食三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烹食文化的渊源;通过古代名人的专著记载从饮食餐制、餐饮礼俗来分别阐述中国古代的仪礼食俗;同时本文还结合名人名言、事例深入分析古代的祭祀文化和“食”部字中所体现的烹制恰当、五味适中、食有节制等方面的哲学观念,以求对古代的饮食哲学观做出进一步研究。 食部字与古代烹食文化
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从宏观上说,烹饪是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将生食加工成熟食。从微观上说,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配,将食物加热调味,使食物色、香、味、形俱佳。中国的烹饪技艺源远流长,且具有南北各异、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医食结合、韵味奇特的特点,中国的烹饪展现着东方独特的烹饪文化。
制作方式
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的选择调配、加热调味,使之成为人们需求的饭食菜品。《周易鼎》有言:“以木巽火,烹饪也”[1]P181。即“烹饪”就是将木头顺风点燃,以求煮熟食物。从这里可以洞晓“烹饪”的古意,事实上包含了燃料、食品、炊具及调味料和烹食的技艺等诸多方面。“烹”是煮的意思,“饪”是指食物成熟。
火是人类熟食起源的直接因素,先民在原始社会,长期过着“茹毛饮血”[2]P57、“生吞活嚼”的原始生活,后由于天然火灾,人类可以毫不费力的获得已经烧熟的肉。后来又发明了“钻燧取火”[3]P439的方法,这时人们开始吃熟食,这就是原始的烹饪。我们的先民在用火熟食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火烹熟食、石烹熟食和陶烹熟食。春秋战国后期,随着煮食器皿的进步,食品的种类也不断被开发出来,由此推动了烹饪技术大发展大繁荣,创造出的烹饪方式,大致有二十余种,如:煮、烧、氽、炒、烤、炸、煎、烙、烹、煸、炖、蒸等。这些字都与火有关,再次证明了熟食的产生便是人类饮食文明的开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的烹饪技艺也在不断向前发展。郭宝均也指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4]。由此可知,早在商周时,烹饪中就有了关于蒸煮技艺的介绍,并且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说文解字》中有关食物烹制的字,与食部字相关的有:“饪、馏、饙、飵、饡、馓、饔等。”
《说文食部》:“饪,大熟也。从食壬声。肛,古文饪。惩,亦古文饪”[5]P714。《周易》:“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1]P180。“饪”就是用火把食物煮熟。
《说文食部》:“馏,饭气蒸也。从食,留声”[5]P714。“馏”就是用蒸汽,使食物受热均匀,把食物蒸熟。
《说文食部》:“飵,楚人相谒食麦曰飵。从食,乍声”[5]P720。“飵”就是将麦粥煮熟。
《说文食部》:“饡,以羹浇饭也。从食,贊声”[5]P720。“饡”即为用菜汁或肉汁浇饭。
《说文食部》饊:“熬稻粻䅣也”[5]P715。由此可见,“饊”指的是先煮熟糯米,再经油炸后制成的食品。
《说文食部》饔:“熟食也”[5]P714。“饔”就是熟食。
饭食种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55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