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视角的汉语委婉语研究【字数:12107】
目 录
引言 1
1 汉语委婉语的产生原因 2
1.1禁忌语的催化 2
1.2交际需要 2
1.3心理原因 3
1.4文化因素 4
2 汉语委婉语的语用分类 6
2.1语义扬升 6
2.2语义减弱 6
2.3语义相反 7
2.4语义模糊 7
3 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特点 9
3.1民族性与地域性 9
3.2时代性与发展性 10
3.3间接性与相关性 10
4 汉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2
4.1避讳功能 12
4.2礼貌功能 13
4.3掩饰功能 13
4.4幽默功能 14
结 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引言
委婉语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事物或某状态,而用比较温和,婉转的方式,换另一种说法。委婉语是一种与社会有关的语言现象,在中国汉语中非常独特。委婉语也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艺术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微妙美。合理巧妙地使用委婉语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使用委婉语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委婉语的恰当运用不仅是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而且是文化修养的表现,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和谐和顺畅。同时,委婉语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指的是人在说话时,常常含蓄隐晦地回避或掩饰一些忌讳的词或让人不愉快的词,来避免产生尴尬、难堪的场面,从而达到良好的言语交际效果。但是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交际时,他们除了会使用直接语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使用委婉语,如果人们想在沟通上取得成功,达到最终的交际目的,他们必须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委婉语。
我国学者对委婉语虽然有一定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委婉语缺乏统一的定义,很多定义都没有区分修辞和语言现象。其次,定义的延伸范围太窄,大多数定义都不完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研究方法老旧需要更新。基于委婉语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对委婉语进行多视角,全面,系统的探索。
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委婉语相关文献的了解,对委婉语的大量例证并综合归纳国内外关于委婉语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我国委婉语发展情况,从语用角度具体分析委婉语产生的原因、语用分类和特点,通过对汉语委婉语语用功能的研究,对汉语委婉语进行初步的研究。
1 汉语委婉语的产生原因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1]P189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委婉语作为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对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沟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委婉语的语用。
1.1禁忌语的催化
张拱贵先生说:“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最根本的原因”[2]P230。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是最无法克服的,当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这些带给人们巨大恐惧的事情时,人们就会创造一些委婉语来替代。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哪种场合,“死亡”一般都用委婉语来表达。这时,委婉语就成了禁忌语的变体,进而委婉语才会有它的用武之地在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委婉语也都是出于对语言的禁忌而产生的。例如古代考试,秀才没中状元,我们不会直言对方的失败,而说“落第”或“名落孙山”;现代考试没及格我们不说不及格,而说“没过”或“挂了”。另外,像疾病、灾难等事情也由于其不吉利的属性而拥有为数不少的委婉语,例如像“性病”、“狐臭”等羞于直言的疾病一般婉称为“暗疾”,一切自然灾害婉称为“旱涝”飞机坠毁或者轮船出事一般婉称为“空难、海难”。在汉语中,一些被认为不吉利的字也被避开。例如:祝寿不送钟,是因为“送钟”与“送终”同音,因此中国人从来不把“钟”作为礼物送人。
1.2交际需要
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会说话的人在与人交流时总会带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也是委婉语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我们在使用语言时会使用一定的交际原则来制约我们的言谈,只有这样才能使对话顺利进行。而委婉语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礼貌原则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一种特殊手段。
在特定的口头交际环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说话者往往会违反合作原则,尤其是在委婉语的使用上,许多死亡的委婉语都属于这一类。例如“离开了”、“走了”、“回老家”等词的原意仅指离开说话者所在的位置、场所,有时跟孩子谈论起死亡时会说他的亲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另外像“长眠、安睡、安息”等词语的使用都与死亡毫无关联,都不能表达说话人内心真正的想法,而是说话人为了尊重听话人或死者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来避免直接说出“死亡”这类字眼,来实现礼貌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这些违反合作原则的委婉语要表达的真正意义,他们就不会直接提及“死亡”。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迥异,再加上风俗习惯等的差异,在与人们日常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措词不当或言语不正确,双方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因此,注意措辞的含蓄性和委婉性尤为重要,而委婉语恰恰是人们避免它的最佳方式。它不仅维持了语言禁忌的使用和功效,而且可以保持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交际正常进行。
1.3心理原因
1.3.1求雅心理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说话办事都要求个“雅”字,以此来表示礼貌,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心理都未曾改变过。而正是这种“求雅”心理让委婉语的存在显得必不可少。一直以来,性、排泄、隐私这几方面,人们常常将他们与 “粗俗”和“不洁”联系起来,认为它们是不可谈及的、难以启齿的字眼。因此这些方面的词多用委婉语,于是有了“下身、下面”、“大号、小号”“解大手、解小手”等词。一些不愿在其他领域直言的字眼也可用委婉语表示,如“身体欠安—身体有病”、“单身贵族—光棍”、“吃土—没钱”、“智商不在线—傻”等,这些委婉语试图掩盖、削弱、取代直接和粗俗的词语,让人听起来更舒服。这不仅是人类的心理作用,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55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