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考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 2
2.1 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阶段 2
2.2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 2
2.3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完善阶段 3
3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 3
3.1 确立了科学的养老保险制度 3
3.2 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 4
3.3 构建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4
4 我国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5
4.1 制度设计仍然存在着不统一 5
4.2 基金来源渠道的单一 6
4.3 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 7
5 未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 8
5.1 注重制度设计的统一 8
5.2 努力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9
5.3 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注 释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养老保障制度,是指国家、政府通过立法与行政,推行相应的社会制度和政策来保障老年人生活,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1]。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福利以及老年社会救助,养老保障制度的多层次体系框架初步得到了形成。
截至 2015 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 [2],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很高,而且养老保障事业承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受的压力还在不断地增长中。适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能够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社会平稳运行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建立。然而,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依然存在很多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地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加的公平合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国老龄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改革养老保障制度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内外对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是从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两方面进行的。但是,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已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趋势等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课题准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本文将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入手,重点研究各个阶段所颁布的重要文件,分析这些文件做出的法律规定的优点及不足。在对历年颁布的有关养老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总结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接下来是分析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障制度依然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针对这些问题思考解决的措施,也就是未来养老保障改革的趋势。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了解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过程,对未来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研究。
本文的撰写主要运用了文献法以及访谈法。根据调查目的,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有关内容。通过查阅和研究有关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期刊、论文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文献,来发现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取得的成就,以及现阶段仍欠缺的地方,思考未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同时,将针对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开展情况向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在了解开展情况的同时,听
取他们对有关改革的看法及意见。
2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
2.1 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阶段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并在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早在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清楚的规定了我国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劳动保险制度。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会保险法规,一个崭新的阶段就此开始。1955年颁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主要针对的是政府工作人员的退休情况。1958年,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工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制度统一起来,保证了大部分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统一性。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也遭受过很大的挫折。在十年文革的动乱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也遭到了很大的阻力,陷入了停滞乃至后退阶段。各种有关劳动保险的规章制度都被批判,《劳动保险条例》也被诬蔑为修正主义毒瘤,劳动保险基金也于1969年停止筹集。这一时期的养老保障已经不再是社会保险,而是后退为以企业为主的企业保险,养老保险基金大幅缩水,大大的减弱了养老保险防范风险的能力,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因此大为弱化,这一时期对日后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和阻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6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