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母亲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
目 录
1 引言1
2 单亲母亲社会适应的现状2
2.1 个人层面2
2.2 社交层面4
2.3 社会层面4
3 单亲母亲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5
3.1 传统道德观念5
3.2 亲子沟通6
3.3 社会支持网络6
3.4 就业环境7
3.5 经济状况7
4 社会工作介入单亲母亲社会适应的策略7
4.1 进行个案心理辅导7
4.2 成立自助互助小组8
4.3 挖掘与运用社会支持资源9
4.4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11
4.5 倡导积极的社会政策11
结论 12
致谢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15
附录:单亲母亲社会适应的现状访谈提纲17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原有的家庭、婚姻观念受到了冲击。改革开放之前,女性受传统婚姻、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常常忽略自我感受来维持家庭的稳定,为了让子女成长在正常家庭,很多女性即使对婚姻生活不满意,也很少会选择离婚。但是现代社会,“家庭本位”的观念越来越淡薄,提倡个人价值,注重个人幸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离婚率显著上升。随着离婚率的升高,单亲家庭的数量增多,这也是单亲家庭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单亲母亲家庭是单亲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亲母亲是指因为丧偶、未婚生子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离异等,独自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女性。单亲母亲们既承担着经济重责,又要为子女营造尽可能正常的成长环境。家人的不理解或者过度关心、人际圈被动或者主动的缩小、社会支持网络变弱、就业的艰难、舆论的压力、社会的歧视都会对她们的社会适应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社会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1]。个体的社会适应越顺利,越有可能幸福地生活。
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单亲母亲的权益,而在我国,她们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虽然生存困境已经引起了社会整体的注目,但是社会对单亲母亲群体依然抱有偏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她们的社会福利政策,所以她们的真正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由于失败、不幸的婚姻、情感经历,社会的不接纳,单亲母亲的自我认同度较低,而且初期较难适应单亲生活,同时还要独立承担家庭重责,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经济等方面常常感觉孤立无助。
笔者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中,很多学者都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来研究单亲母亲群体,从专业社会工作角度介入的很少。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于帮助单亲母亲走出困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课题提供部分单亲母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她们的社会适应现状和影响因素来制定具体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帮助她们更好地完成社会适应,这不仅丰富了对单亲母亲的研究,也有助于社会工作在单亲家庭、亲子关系调适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2 单亲母亲社会适应的现状
2.1 个人层面
2.1.1 心理状态
离婚、丧偶或者未婚先孕的单亲母亲既要扮演好父亲和母亲两种角色,还要承担家庭的经济重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失败的感情、婚姻经历不仅给她们留下了心理创伤,还要面对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艰难的生活现状很容易造成自我否定,变得内向自卑,没有积极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不愿意建立新的社交圈,甚至放弃原有的社交圈,造成恶性循环。而且周围人的不理解或者过度关心,也会增加她们的心理负担。但是也有一部分单亲母亲心态平和、较为乐观,能积极面对生活,只是会受到外界压力。心理适应是社会适应最重要的一部分,她们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社会适应。
访谈的18位单亲母亲主要是离异和丧偶。有2位单亲母亲是因为性别不合、没有感情而和平离婚,虽然她们较能适应现在的生活,但是双方老人都希望她们可以为了孩子复婚,不断施压,让她们很苦恼。别的离婚原因都是男方没有尽到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她们感觉不到婚姻的意义,无奈之下选择离婚。在离婚后,通常对前夫心存愤怒,对子女心怀愧疚,艰难的生活又加深了她们的失落感,她们把婚姻的失败归结为个人的失败,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变得孤独、自卑、无助[2]。大多单亲母亲在丈夫去世后备受打击,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单亲母亲姚某,五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每天躲在房间里不出来,最后是嫂子来骂醒了她,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必须坚强起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单亲母亲都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能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2.1.2 亲子关系
综合18位单亲母亲的访谈情况,单亲母亲家庭的亲子关系有好有差。大多单亲母亲是从事保洁工作,由父母照顾子女,和子女相处的时间较少。已经上大学的子女较能理解母亲的辛苦,努力学习,空闲会做兼职。孝顺、懂事的孩子是她们的骄傲,也是她们的希望,在谈到孩子时满脸幸福,觉得自己虽然很辛苦却也值得。而处于青春期的子女成为单亲子女后,变得内向不爱说话,呆在家里不喜欢外出,成绩也随之下降,亲子关系一般。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叛逆、渴望关怀,单亲母亲工作时间长,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不能像正常家庭那样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让孩子有一种没有得到重视的感觉;有时间相处时,由于代沟和缺乏沟通,她们也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引导孩子,非常苦恼,常常认为是自己的错,不能给子女一个完整的家庭,陷在错误的认知里,内疚痛苦。
2.1.3 婚姻态度
上一段失败的感情或者婚姻经历往往会让单亲母亲对婚姻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心理创伤极大,对婚姻产生不信任感。单亲母亲惠某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不学无术、没有责任心,掉河里淹死了,留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几年后人介绍,惠某和第二任丈夫结婚,本来是想有个依靠,结果丈夫一家并没有把她当成家人看待,即使已经生下儿子,她只能带着女儿再次离婚,现在连儿子的面都很难见到。她表示在离婚后才明白这世上只能靠自己,不会再考虑再婚。
单亲母亲与子女相依为命,子女对她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她们会把子女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为了不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以及避免在新家庭中受委屈,很多单亲母亲直言不会考虑再婚,最重要的是把孩子抚养成人。单亲母亲朱某离异后住在父母家,平时上班时母亲帮她照顾儿子,她坦言觉得自己能带大儿子,再婚不容易,自己暂时不会考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6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