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中的王龙形象分析
目 录
绪 论 1
1 王龙人物刻画的正面描写 2
1.1语言描写 2
1.2动作描写 3
1.3外貌描写 3
1.4心理描写 4
2 王龙人物刻画的侧面描写 6
2.1细节描写刻画王龙的生动 6
2.2环境描写烘托王龙的真实 6
2.3故事情节体现王龙的个性 7
3 王龙的人物形象特征:优缺点并存 9
3.1正直善良、勤恳朴实的农民形象 9
3.2世俗奸诈、沉湎美色的纨绔形象 10
4 王龙人物形象的意义 12
4.1整个小说灵魂的完美演绎 12
4.2中国农民形象的生动再现 12
4.3普通中国人形象的客观展示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绪 论
赛珍珠,这位美国作家与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当她还在襁褓中就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41年的时间,她一直将中国视为她的“第二故乡”。回到自己的祖国以后,她深切的感受到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偏见,觉得自己有必要向西方人展现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赛珍珠相对客观的描写了中国人形象,打破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1938年,赛珍珠的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是:“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也有作家这样评论赛珍珠及其作品:“她对中国农村熟悉的程度,甚至远比同时代的生活在大城市而脱离工农大众的中国小资产阶级作家深得多,广得多。”在这部展现中国农村生活的小说中,赛珍珠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王龙是小说最重要的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物之一,也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与土地的一系列互动生动的刻画了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坚强,但是也有着其自身的劣根性的复杂形象。在赛珍珠眼中,王龙不仅仅是小说的主人翁,更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今天我们关注赛珍珠,更重要的是关注其中西双重文化的独特身份见证了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从中进行自我反思,以达到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做到更好的塑造自我形象。 1 王龙人物刻画的正面描写
1.1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来说都是一种重要手段。大地中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固执己见,食古不化但又细心体贴的多方面王龙形象。
王龙墨守成规,固执己见,因为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看到叔叔家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还在大街上乱跑,他非常的恼火。因为他内心认为这与传统文化对于女子的要求是严重不符的,因此他说:
谁还会娶我堂妹这样的女孩呢?哪个人都可以看她。她都到了出嫁的年龄了,还乱跑。今天我在街上看见她和一个游手好闲、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 那人还把手放在她的手臂上,她还高声大笑呢!
简短的两三句话把王龙骨子里的封建传统思想表现的淋漓精致。在王龙的眼中,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丢人的这种,认为女人应该规规矩矩的在家里打扫屋子,收拾家务、洗衣做饭。这简单的几句话就显而易见的突出了他的这一形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展现的淋漓精致。通过简单的语言描写,王龙保守的形象跃然纸上。
王龙食古不化,落后迂腐,因为他内心深处的男权意识是根深蒂固。文中在阿兰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第一句话不是关心自己的妻子,而是问
是儿子吗?就告诉我是不是儿子?
他着急的询问,反复确定是不是儿子。妻子用微弱的声音回答:
是儿子!
这个时候,王龙迫不及待的现看了看儿子,再看了妻子。作者从中不难读出王龙激动、兴奋、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两句话反映他内心对儿子的渴望,更是凸显出男孩是地位的象征,孩子的性别比妻子的生命安全更加重要的迂腐观念,这足以见得他封建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他又是多么的腐朽顽固。
王龙沉默寡言,细心体贴。王龙大多数时候比较沉默,但是在面对阿兰的时候他也有细心的一面。他将阿兰从地主家接出来的时候,生硬的对阿兰下命令:
这是箱子,这是篮子。
但是当她看到妻子被压得直不起腰来的时候他立马又说:
我来拿箱子,你拿篮子。
主动将担子拉过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中国的传统男性大多数不会直接表达的内心,王龙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在面对阿兰时他简短的命令式的话语恰好反映了他内心细心体贴的一面。
1.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在《大地》中,作者在刻画王龙形象的时候往往是言行相伴,动作恰到好处的补充了他的语言,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实自然,豪爽大气。小说中,阿兰过门的第二天早晨给老爷子端了一杯白开水,并主动给丈夫端了杯茶叶。王龙接过茶杯高兴的回答:
我喜欢茶叶,我喜欢茶叶。
并高声的呷起茶来。王龙的满意和高兴的情绪通过他高声呷茶的动作之中得到了渲染和加强,体现了他的真实不做作与大气豪爽。
王龙一生依附于土地,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小说的结尾处,王龙尾随着两个儿子来到土地,听到他们在讨论麦地的事情,王龙想阻止他们卖地,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王龙的动作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6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