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楚文化下的陋俗书写以爸爸爸为例
目 录
引言 1
1 《爸爸爸》中的民俗现象体现的巫楚文化 2
1.1 崇拜自然 2
1.2 崇拜图腾 3
1.3 崇拜祖先 4
2 《爸爸爸》中陋俗的内涵 5
2.1 集体代表的巫术文化心理 5
2.2 弱势群体的民俗印记 5
3 论陋俗在《爸爸爸》中的作用 7
3.1 塑造受巫术文化影响的人物 7
3.2 将故事情节推向白热化 7
3.3 彰显本文的审美水平 8
4 《爸爸爸》中无知民俗的寻根意识 9
4.1 抨击民间根植文化 9
4.2 倡导民德 9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引言
现在有关民俗的专家学者认为民俗是指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包括农村、城市、古代民俗传统还包括新产生的民俗形象,以及口头民俗和物质遗产。民俗的传承方式有物质形态、行为形态和心理形态。因此我们得知,“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就是民俗学”,民俗学的元素已经渗透到寻根文学作家的作品中了。韩少功是当代著名的崇尚“寻根文学”的作家之一,在“寻根文学”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他在80 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和创作转向 , 是把巫楚文化作为建构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质素来张扬的。 湖南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使巫文化得以在民间保留, 并代代相传, 构成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了与秦晋、吴越、齐鲁、巴蜀、藏地、东北等区域文化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巫楚文化。《爸爸爸》以一种象征、 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味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首先是作者有意淡化故事的背景,把鸡头寨放在白云缭绕的深山里。从小说提及的汽车、报纸看,故事是发生在不久以前,而从人物原始、愚昧的生存方式看,故事又似乎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于是故事的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都有些游移不定。其次是写出人物、事物的怪异。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小说主人公、永远长不大的小老头丙崽。他含竟不明的两句话、怪异的外貌乃至喝完毒汁而未死的结局,都难以理解。韩少功在寻根过程中究竟是如何看待巫楚文化的核心部分———巫, 究竟借用了巫楚文化的哪些有效资源 , 这是值得进一步探寻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 韩少功把目光投向巫楚文化时,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最感兴趣的或者说对他吸引力最大的无疑是巫楚文化特性所赖以存在的巫性思维方式。本文将以韩少功的《爸爸爸》为例,探讨研究巫楚文化能否对文学风格产生影响。
1 《爸爸爸》中民俗现象体现的巫楚文化
韩少功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是湘西民俗文化,是其小说独特魅力和地域风格的载体。小说的背景以巫楚文化的地理环境为主,从鸡头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生活坏境等方面入手,将湘西特有的巫楚文化色彩展现的淋漓尽致。
1.1 崇拜自然
最原始的宗教形式是把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物质人性化加以崇拜,湘西民间由于原始时期人的生产力和认知能力较低,没有办法去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也没有能力去应付社会变化,因此就不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方向。正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的不了解才会畏惧自然才会崇拜自然。
在原始社会民间文化中,原始人类代代遵守的准则就是人们对自然和神的崇拜,《爸爸爸》中浮现了这样一个场景:鸡尾寨有一家人生了一个畸形儿,但是鸡尾寨的人们迷信不相信科学,他们认为一定是鸡头寨村的人干扰了他们的繁衍生息,给他们带来灾难。“能在地上爬来爬去的时候,他就被寨子里的人逗来逗去,学着怎样做人。很快学会了两句话,一是“爸爸爸”,二是“×妈妈”。后一句粗野,但出自儿童,并无实在意义,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符号,比方当作“×妈妈”也是可以的。”[1]P1当鸡头寨的人解释丙崽为什么看起来像智力低下的低能儿时,他们并不认为丙崽患了侏儒症和发育迟缓,反而认为是丙崽娘触怒了蜘蛛精,蜘蛛精降怒于丙崽所致。人们不认为鸡头寨的收成不好是因为自然原因和地理环境,而是把粮食欠收归咎于鸡精,认为鸡精吞噬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并且表现的深信不疑。鸡头寨的人们认为,如果不炸毁鸡头寨的山峰,他们迟早会因为收不到庄稼而饿死。与鸡头寨正相反,鸡尾寨的人们认为鸡尾对着土地会使土壤肥沃,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大丰收。
“在生存斗争中, 他们有近乎全知的导师, 这就是巫。”[2]P12在鸡头寨和鸡尾寨的人看来,被忽视的是气候、环境及人类因素。只有神才能决定他们的命运,保护他们的生死。神引导着人们发现前进。鸡头寨的人认为攻打鸡尾寨是神的意思。为了在双方的斗争中取胜,鸡头寨人通过杀牛来预测战斗的胜负和揣摩神的旨意,并将丙崽奉为“丙仙”,希望能取胜。从鸡头寨人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神的崇拜和崇拜。在他们看来,人的命运和发展是由大自然支配的。面对自然,人类无能为力。
1.2 崇拜图腾
原始时代,人们开始崇拜图腾。崇拜图腾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崇拜过,早期宗教意识的萌芽离不开图腾崇拜的催化作用,对宗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爸爸爸》中,鸡头寨的人崇拜凤凰。也许凤凰情结是基于楚国先民的崇拜;或者凤凰文化是植根于楚国文化洪荒的宁静之中。在《爸爸爸》中,在鸡头寨的人们的神话和歌声中可以听出来凤凰是鸡头寨人的图腾,这一点作者并没有表明。随着氏族的扩张,鸡头寨人的生活空间变得拥挤狭小。凤凰给他们的祖先照亮了一条家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明路。鸡头寨的子孙崇拜凤凰是因为当他们祖先遇到灾难时,是凤凰保佑他们没有遭受苦难。看来他们对凤凰的确有一种崇拜。他们视凤凰为宗族图腾。鸡头寨的人们认为凤凰是智慧的化身,可以为生活在混乱中的人们指出困惑。因此,对凤凰的崇拜被认为是楚地的一种不变的信仰。我们可以在流传的古歌中感受巫地人民的沧海桑田。
1.3 崇拜祖先
用勒扎伊的话说,原始宗教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崇拜祖先和崇拜图腾。图腾最开始是部落的象征,后来演变为部落祖先的名字,最后是崇拜的自然物的名字。在子孙的眼中,祖先让他们感到高高在山神圣不可侵犯。在原始人的眼中,融入到血液和身体实践中的是他们对祖先的崇拜。父权伦理,家庭规则和家庭纪律是他们认定的规则。在《爸爸爸》一书中,刑天被视作鸡头寨人的祖先。鸡头寨人和原始时期人一样,都崇拜祖先。他们都认为崇拜祖先是统一部落和宗族的核心力量。之所以他们愿意遵守条例,是因为他们对祖先的崇拜。鸡头寨的人们只有在活动和节日里唱歌,从他们的父亲到他们的祖父,然后从他们的祖父到他们的创造神。面对部落的衰落,他们束手无策。他们只能追溯到他们祖先时代的荣耀,从古老的歌曲中安慰他们失落的心情。在最后,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决定饮毒草汁自尽。在这个神圣的过程中,大家始终坐着,面向东方,齐声唱着祖先来时唱的古老歌谣:“奶奶离东方兮队伍长,公公离东方兮队伍长。走走又走走兮高山头,回头看家乡兮白云后。行行又行行兮天坳口,奶奶和公公兮真难受。抬头望西方兮万重山,越走路越远兮哪是头?”[3]P28他们相信那里不会再有寒冷饥饿。在作品中,作者用一种平静的语调描述了这些老人的死亡,因为在鸡头寨人们的眼中,他们祖先遵循的旧道路不允许任何人质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6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