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研究
目 录
一、引言1
二、“名著”教学的依据2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合理建议2
(二)课本教材:框定范围、指导方法3
(三)学生学情:提供反馈、因材施教4
三、“名著”教学的现状5
(一)“名著”教学的“越庖代俎”5
(二)“名著”教学的功利性8
(三)“名著”教学的随意性9
四、“名著”教学的策略11
(一)基于激发兴趣的教学策略12
1.提问设疑法12
2.激情朗诵法13
3.背景介绍法13
(二)基于建构体系的教学策略13
1.思维导图法14
2.读书笔记法14
3.专题探究法14
(三)基于多元评价的教学策略14
1.合作探究法15
2.同类拓展法15
五、结语15
参考文献17
附录 18
致谢 20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研究
一、引言
“名著”教学,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上,历来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很早就对“名著”教学进行过许多理性的思考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1932年,叶圣陶拟定《初中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文课程纲要》,倡导阅读整本的史家经典;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先生就强调了国文教学中“名著”教学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不仅还针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列了值得一读的书目,并且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他在1920年《新青年》杂志中刊登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提到“现在中学毕业生能通古文的,都是自己看小说看杂志看书得来的,决不是靠课堂上几部古文选本得来的。我因此主张用"看书"来代替"讲读"。” 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颁布,具体规定了名著阅读的书目、数量甚至对教师的名著指导也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进入现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被纳入教材编排体系,后来,各地中考相继加入相关题目进行考查;题目不断推陈出新,命题逐渐正规化、成熟化。
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名著”教学的危机——在教育的第一线,“名著”教学被边缘化,被有意无意地放逐到了语文教学的门外,功利的社会导向、学生阅读的低意愿和教师教学的低成效都使得“名著”教学很难落到实处。
本次研究就选取了一所全日制的普通初中——常熟市实验中学。该校于1998年江苏省常熟中学初高中分设,其初中部与原常熟市第五中学高中部和原常熟市报慈学校初中部合并,组建常熟市实验中学,属全日制完全中学。2005年因常熟市教育布局调整所需,实验中学初高中分设,初中部与原常熟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合并,即为现常熟市实验中学,属初级中学。办学历史不长,但是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广泛,办学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江苏省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实验学校等集体荣誉300多个,在当地有着较好的口碑,在江苏范围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校现阶段使用的教材没有完全使用统一版本,统编教材刚刚投入使用,还有没完全更新。截至2019年上半年,七八年级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由温儒敏教授主编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简称统“统编教材”,而九年级使用的是2018年洪宗礼主编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简称“实验版教材”。但是,鉴于实验版教材的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已经接近尾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本次研究以部编教材为主要研究材料。希望能够通过资料检索、问卷调查、随堂听课和教师访谈的形式开展研究,旨在根据通过对“名著”教学的依据的阐述,对“名著”教学的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反思,强调了“名著”教学需要改变的迫切和极大压力,并对其教学策略开展了研究,为“名著”教学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性帮助。
二、名著教学的依据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名著”阅读从一开始的推荐书目被纳入教材编排体系进行考查,再到后来,各地中考相继加入相关题目;从名著内容识记的考查,再到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变化过程。
常熟市实验中学始终紧跟变化,从一开始设立读书角、鼓励学生阅读再到后来各班教师尽量减轻学生课业压力,每周留出一堂课的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同时专门组织开展名著阅读的专题活动。使“名著”教学走入真正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获得高质量的阅读体验、独特审美感受和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
那么,学校为什么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名著”教学并很快适应教学的新要求呢?正是因为名著教学有着比较稳定的依据。根据在常熟市实验中学的实际观察,依据主要有以下有三点: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合理建议
常熟市实验中学的语文课程安排和活动组织,毫无疑问地参照了新课标,符合它的相关要求。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针对中学“名著”教学提出了专门性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多读书”。依据此项要求开展教学,就必须保证“名著”教学有足够多的课时量以及大量的课外阅读时间,这也就为“名著”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课时保障和要求。常熟市实验中学就为了保证足够的课时,安排阅读课或是额外的阅读时间,或者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建立阅读兴趣小组,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名著”阅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7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