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活趣味
目 录
一、引言1
二、生活趣味与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活趣味2
(一)生活趣味概述2
(二)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活趣味3
汪曾祺散文中生活趣味的体现3
(一)饮食篇4
(二)草木篇5
(三)行旅篇6
(四)人事篇7
汪曾祺散文中偏重生活趣味的原因8
(一)人生经历8
(二)儒道影响9
(三)书画影响10
(四)师长影响10
五、汪曾祺生活趣味化散文的意义11
六、结语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论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活趣味
引言
罗曼罗兰,二十世纪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和作家,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也就是说,在你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你还依然喜爱它”。解读这句话我们就会发现它的两层含义:生活的真相是残酷的,生活并不总是美好的;真正具有英雄主义的人,在认清生活的残酷后依然乐观向上,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笑着活下去。
汪曾祺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波折坎坷,历经抗战时期,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建国时期,反右斗争,文革时期,改革开放等等众多政治变革,饱经离乱,尝尽冷暖,但是作品中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却少有悲剧,反而充满宁静,平和,淡泊和诗意,给人以无限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慰藉。
其散文如行云流水,淡泊的散文叙事风格颇具有中国古典书法美和绘画美。其笔下散文,或言人间草木之趣,或言人生饮食之乐,或言为人处世之理,或言山水风景之妙,皆具温柔淡然之风,又备人间烟火之气,文章风格淡泊含蓄,文字语言轻松幽默,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碎的生活为题材,使日常生活具有审美性,让真与美、让日常小事、让恬淡与质朴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集体化叙事的宏大和深远,走出空洞和浮夸,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学力量。
汪曾祺的散文并不注重观念的灌输,反而有意避开空洞的说教,却在字里行间将其对于日常生活之心得体会一笔带过,发人深思,从而使读者在茶余饭后阅读其散文作品并感受生活趣味的同时,收获有益的生活之道,在潜移默化间形成旷达乐观、淡泊随和的处世之道。
汪曾祺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 受到中国儒道传统的影响, 结合了儒家的仁者爱人以及道家的洒脱超越, 具有深厚的中国式人道主义情怀。在汪曾祺那里,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人性的优雅丰富与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得到充分体现, 众生以超越的生存态度诗意栖居。受父辈影响,汪曾祺又深谙书法和绘画,书画文章相互影响之间,形成了汪曾祺特有的性灵文章。
生活趣味与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活趣味
(一)生活趣味概述
人类是如何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其他动物是活着,而人类在生活。人类不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温饱需求,还时时刻刻在进行思考。会好奇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会思考活着的时候做什么最有意义,会厌恶单一重复、无聊无趣的日常,而致力于寻求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生活。而人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趣味,也具有高下雅俗之分。有人终日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奔波,有人爱在闲暇时读上一本书,或看一场电影,有人爱看北国广阔浩荡的奇景,也有人喜欢江南小巧别致的院落,如此这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要不危害他人,不危害自己,雅俗就可共赏,存在即为合理。
历史上文人墨客的生活趣味总显得分外雅致,常常与风花雪月、花前月下、灼灼桃花、皎皎银河等美好景色联系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弹琴谱曲,或挥毫泼墨,或摩画花鸟......这些生活趣味与文人墨客的生活经历、性格特质息息相关,也影响着他们的作品风格。现实生活给予文人灵感,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
趣味是什么?我们无法给出科学的、具体的建议,但它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一方做引导,而不能被消极的、低级的行动所左右。正如罗曼罗兰那句话所言,生活的真相是残酷的,生活并不总是美好的,阳光下也会有阴影,而真正具有英雄主义的人,在认清生活的残酷面目之后依然能够乐观向上,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然后笑着活下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一种旷达乐观的境界。从不了解生活的残酷性,盲目相信世界的善到认识到生活的多面性再到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并且保持自身的善意,这是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
梁启超曾经指出两种极端无趣的生活。第一种是石缝的生活,即夹缝中生存,因为背负着太多沉重的压力,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叫人如同披枷带锁,束手束脚,为了活着而活着,无法去感知生活的美好。第二种是沙漠的生活,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已经接近麻木腐朽,没有生气,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力,因为活着而活着,没有自主动力。
当今生活中,人们要么迫于生存压力,沦为工作和金钱的奴隶,在石缝中生存,要么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热血,浑浑终日,年复一年,在沙漠中生活。很少有人能够慢下来,带着一颗真心,细细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别提享受生活趣味了。让每个人开始追求生活趣味,能够摆脱生活条件的束缚有些不切实际,但是若能抽身片刻,暂时在文学作品中寻觅生活趣味,偷得半晌闲暇,也算是人生中很有收益的一场自我调节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7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