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原创·绘本·探索——谈我的绘本创作

2019-12-17 12: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原创·绘本·探索——谈我的绘本创作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20191217124046]
摘要
本文从故事取材、造型、角色设定、全书结构安排等各个方面介绍了我的绘本创作的创作过程。个人认为,一个好的绘本创作,要有新的立意和创新,从造型出发安排绘本的色彩和人物设定等方面。同时还认为,从各国的绘本文化中吸收新要素,可以推陈出新,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益和成果。
本文最后从两个方向对绘本创作进行探索。首先,文章立足于绘本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创作过程中的社会背景、创作者的动机、思想情感的表现以及最终的视觉呈现。其次,从绘本创作的内与外的表现对优秀绘本创作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创作谈谈创作体会。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绘本创作绘本构图绘本色彩造型
目录
1.引言 1
2.绘本的概念 2
2.1绘本的界定 2
2.1.1绘本的由来与什么是绘本 2
2.1.2绘本与其他图画书的区分 2
2.2从儿童与成人角度分析绘本 4
2.2.1从儿童角度进行分析 4
2.2.2从成人角度进行分析 5
3.绘本的独立性 8
3.1绘本与普通书籍的关系 8
3.2绘本与书籍单幅插图的关系 8
4.谈我的《梦·女孩》的原创与探索 9
4.1构思 9
4.2造型 10
4.3结构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毕业创作 16
1.引言
经济快速的发展与生活环境的变迁,使得人们生活在视图时代的氛围里。人们的阅读习惯与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获取信息的过程变得依赖图像。绘本在市场上的出现深得儿童与成人的追捧,其原因归于绘本阅读集艺术性、审美性、教育性、娱乐性等特点于一身。并且,它是“轻松”式阅读书籍的代表。当下人们排斥枯燥、繁琐的单一文字书籍,这为绘本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由于,当前绘本的阅读人群以儿童与成人为主。所以,儿童绘本与成人绘本是绘本的两大分类,当下对儿童绘本的研究较多。但是,随着近年来成人绘本欢迎度一直在上涨,对它的研究也呈现上升状态,而且研究的类型各种各样。综合这两类绘本的研究方向发现,主要偏于儿童绘本教育与审美层面。成人绘本偏于市场,儿童绘本也偏于盈利、功能以及中国流行绘本的艺术价值,两者都忽略了优秀绘本创作精神与视觉要素里存在的表现主义语言特点。然而,这是促使绘本创作更为深入的内在价值基础。
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绘本创作体现的绘本构图、绘本设计和绘本色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索。从而,对原创绘本在创作主题、形式、思想上探寻新的呈现方式提供新源泉。
本文的研究方法注意分为两大类:资料分析法,画面对比法。
最后,原创绘本不仅可以带给读者视觉盛宴上的享受,而且是读者思想过程的洗礼,可以了解作画者的内心感情和思想表达。
2.绘本的概念
2.1 绘本的界定
2.1.1、绘本的由来与什么是绘本
绘本是一种运用一组连贯的图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主题的书。“绘本”一词源自日本,是日文对英文“picture books”的翻译,即“图画书”。
建国初期,我国在出版界就有对“picture book”的记录。那时,我国处于出版发展中,将这类形式的书籍翻译为“图画书”。当下绘本包括了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以“有图画的书”延伸与发展的“绘本”,它以自己特有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出现,这与早期的“picture book”有本质区别。
绘本可分为两类: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者之间没有明确限定,主要取决于文字的内容,其中儿童绘本出现得较早,而成人绘本出现比较慢,研究的东西也比较复杂。
2.1.2、绘本与其它图画书的区分
文字和画面可以独立存在,而两者共生的因素让绘本区别于我们熟知的连环画、插画书、漫画等,它们都是具有画面与文字二者形式相组合的书籍。
(一)从连环画的角度分析绘本画面独立空间
连环画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上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期间,经历了繁荣、衰败、再到九十年代的复燃,逐步使连环画走向收藏的潮流里。连环画受到大众如此青睐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它的内容是根据文学题材改编或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来绘制的。并且,它是具有逻辑、生动性的多页画面书籍,以黑白线条为主要页面构图形式,文字对单独画面的故事内容进行解释。由于其书籍较小的开本,被大众亲切的称为“小人书”。
绘本书籍是以图画为主要形式进行叙事,简短的文字作为引导。当然,有的绘本也没有字,而是借助页面中的画面做叙事主体,让阅读者产生故事联想和情感共鸣的享受。连环画中的画面是文字对故事内容的再现,由于故事逻辑上的叙说,文字与图画两者缺一故事就少了连贯性与逻辑性。所以,连环画不能没有文字内容,而绘本画面独立性的原因可以无文,这是辨识两者区别的本质。
由于现代印刷业的发达和书籍材料多样性的应用,绘本书籍封面注重丰富的视觉感和触觉感。它打破平常书籍的外观设计,版面的编排采用规则与不规则的穿插形式,具有设计感的同时又不缺乏现代感。比如,《小小花国国王》的创作者柯薇•巴可维斯基,她让绘本从欣赏者被动的位置,成为寻求互动的主动者。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国王,为了幸福生活去寻找自己另一半的故事,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找到了心爱的王后。这本绘本书与一般书籍设计不同的是从封面,内页,封底多处采取镂空和裁剪的方式。第五页的国王透过镂空从第一页就能看见,并且贯穿整个故事。书籍立刻从静止变成动态的,并且可以真切交流的实物。本书的小小改变,使读者从书中更加享受阅读的乐趣与书本故事的浪漫。相比连环画的设计,版式保守,排版传统,一页一画面的样式除了文字旁白,没有其他构成形式的改建。画面的颜色多使用黑白色调和线描,缺少色彩与画面的想象力。彩色连环画也是传统写实的色彩运用,形式感单一缺少新意。
(二)从漫画书的角度分析绘本思想传达方式的不同
当下漫画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运用少幅画面的形式,主体人、物的创作被夸张,多体现比喻特指、象征明指的叙事方式。对社会时政、风气、思想进行讽刺与赞扬,用幽默、爆笑的语言和形体对哲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反思;另一种是日本流行的漫画形式,以多幅连贯的图加以对话样式的文字,从而对虚构的小说故事进行讲述,一页多幅分镜头。因此,图画篇幅偏长,许多漫画书都采用连载的方式进行出版。由于,小说故事情节具有虚拟性。所以,漫画书是连环画衍生的一种绘画形式。
虽然,漫画书与绘本的共同之处都是使用文字与图片进行表意来传达内容。但是,漫画多采用个人独白与对话的形式。图画具有对某件事的看法,体现了评论性与直白性。漫画书的内容是阅读者直接从文字上进行摄取的,从而通过图画形式的形容来接受。绘本中的文字对画面含有引导、解释的功能。虽然,画面与文字具有逻辑上的关系。但是,创作者将思想传达融入画面中,让阅读者加以自己的情感独立发挥想象,从而对绘本内容的传达有个人理解。
(三)从插画书的角度分析绘本叙事表达方式的不同
插画书中的插画是对故事与科普读物内容的客观再现或是概括,文字的叙说占据主要阅读部分,故事情节的讲述与知识的普及都依赖于文字的表达和解释。文字叙述内容为主体,插图可以是一页独幅,也可以是一页数幅或是不配备图画,根据书籍内容的需要来进行编排。由此可见,插画书有图片与无图片并不影响主体的叙事,文字与画面不是绝对的相互依附。当然,绘本中也含有艺术性高的图画作品,符合插画书的定义。但是,不是所有带有图画的书籍都是绘本。绘本中图片为叙事主体,图片与文字之间相互联系,具有逻辑关系,图与图之间具有整体的连贯性。而插画书的图片是零散的分布于整本书籍中,插图更多的是对书面表达的内容起到装饰与点缀的作用。
从上述三者之间的分析可以知道,当代绘本是通过简短文字与画面的暗喻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叙说形式达到整个故事内容的传达。页面中画面对文字叙事的补充,又可以说是文字对画面表达的理解是绘本的主要表意手法。绘本画面与文字之间存在思想与情感传递的逻辑关系,文字与画面相互辅助引导对故事的理解,这些形式的呈现让绘本成为独特的书籍艺术类型。
2.2从儿童与成人角度分析绘本
2.2.1从儿童角度进行分析
儿童绘本比成人绘本发展早,其原先是绘本以独立形式成为阅读书籍的原体。只是,绘本艺术形式随着时间流逝进而分化成不同范围,加之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审美等冲撞的组合,渐而使成人绘本的出现得以流行。儿童绘本作为家长对儿童书籍的首选,不仅是对其功能的肯定,更是认同儿童绘本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出口、情感感悟的窗口,富有无穷的阅读乐趣是儿童绘本的核心部分。所以,儿童喜欢俏皮的画面和简短文字结合的绘本是无可厚非的。
首先,儿童绘本对儿童认知教育的完善。儿童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会根据画面表达的情节浮动而身临其境,故事主人翁的悲欢离合还有惊险刺激都能触发儿童的情感。这时,绘本赋予了儿童在平时生活中无法体会的情感感受。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审美意识,随处可见的物像形态中,色彩、轮廓还有形体等都是儿童审美搜集的主要信息渠道。在阅读时画面中色彩的绚丽、主体物形象的奇特以及对场景渲染信号的获取,都能提高儿童的审美辨别。审美性的重视能让儿童分辨什么具有美,什么具有丑的特性,这是树立儿童正确判断能力的途径。想象是人从小具备的一种思想活动,绘本形式中的图与文创造的叙事空间感,能给儿童留下足够想象的空间,想象力的开拓对儿童的成长与认知具有内在重要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msx/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