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数字时代油画的角色终结了吗?

2019-12-17 12: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数字时代油画的角色终结了吗?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20191216213234]
摘 要
数字时代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其中也包括曾经作为艺术主流的油画。卡通画、数字绘画的泛滥,使它们成为新一代被追捧的绘画形式。本文通过对数字时代下的科技革命对传统油画所形成的强大冲击及深刻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数字时代带给油画的机遇与危机两方面分析油画产业是否会就此消亡的问题。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数字时代油画角色终结
目 录
1.引言 1
2.数字时代的到来 2
2.1油画表现形式的根本性改变 2
2.2数字时代绘画的特征 4
3.油画的机遇与危机 4
3.2数字时代油画的机遇 5
3.3数字时代油画的危机 7
4.油画的角色终结了吗? 9
4.1数字技术能否代替油画艺术 9
4.2对数字时代油画发展的思考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引 言
而数字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快速化、便捷化,一个字符、一张图片只需几秒便可以在网络上迅速传开,这为艺术知识的普及也提供了很大的贡献。画家们可以利用各种精密仪器,如照相机、投影仪、打印机等大大的节省了绘画时间。而数字时代给绘画的改变不仅只是绘画效率的改变,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Painter,Photoshop等很多绘画软件出现,借助一些配套的设备在计算机便可以进行绘画,不论是色彩还是图像的创意都具有新时代的特色,这使绘画形式变得更加多样。
油画与科技的碰撞,即产生了新的艺术火花又使油画这一项传统架上绘画受到冲击。本文重点分析油画在数字时代角色的改变是否造成了它面临终结这一难题。
2.数字时代的到来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从原始人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变革必然导致其他方面的相应变化,从原始时期的结绳记事、封建时期的纸质印刷到现在的人工智能,人类传输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然而事物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使许多传统手工遭到巨创,科学技术与传统手工的碰撞要么是一方败下阵来(而那一方大多是传统手工),要么是两者擦出灵感的火花使传统手工结合新技术而产生新的生命力。对于油画艺术来说,同样也面临着各种数码科技的挑战。
2.1油画表现形式的根本性改变
15世纪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最早发明了油画,他们在丹培拉绘画的基础上成功地找到了绘画用油,使得油画的表性更强。这种方法通过当时正如火如荼的文艺复兴传到西欧各国,油画才得以发展开来。在当时,油画即作为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同时也担任着宗教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进步,快速的令人咋舌,古人肯定想不到今天会有电视机、照相机、录像机和电脑等数码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对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画家们通过栩栩如生的描绘将他们眼睛所见的事物逼真的展现在他们的画笔下,那时候的画家多多少少起到了历史再现的作用,他们用严谨的态度、精密的手法记录着一幅幅历史画卷。安格尔、大卫、苏里科夫等就是这样的大师,在这种宗旨的带领下造就了古典主义的一大批追随者,至今人们对于那种用画笔重现事物的技法都有着由衷的钦佩之情,而写实的能力似乎也成了画家们基础能力的检测标准。然而到了19世纪末,照相技术的发明,使得整个艺术界发生了巨大的震动。古典绘画不再是唯一能够呈现客体的手法,人们轻按相机便可以精确无误的将对方影像呈现在相片上。因此,画家们开始不满足于原始的复制转而对本体世界进行探索,由表现客体转而变为表现自我。
塞尚被称为是“现代绘画之父”,他的贡献在于追求一种绘画真实,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他对毕加索、蒙德里安等注重形体与结构的艺术家影响甚大。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他不再将人们的视觉活动看作对现实的忠实复制,而是看成一种心灵的对象化表现。塞尚的这一努力实现了艺术家由外部世界向感官及内心世界的转移,从而改变了一代人的视觉方式。马蒂斯也曾说过:“画家不用在从事琐细的单体的描写,摄影是为这个而存在的”、“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这句话充分表达了马蒂斯先生对数码产品入侵艺术界的乐观看法——艺术家该表现内心,而他的一生也在不停地寻找表现的可能性。
这种表现发展到后来就演变为无母题式的创作。康定斯基与马列维奇是抽象派的代表。他们试图以自己的主观感受重塑视觉艺术的新模式,以至于客观物象在画面上逐渐消失。此时的画家们认为只有那种能够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作品才是最美妙的,这些作品突破了前人的规范,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油画的概念到了这里再一次得到补充。
而到了马塞尔•杜桑的出现,才颠覆了人们对“艺术”一词的传统看法。他直接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来作为艺术品,如他的现成品艺术《泉》(如图1)一反人们对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泉》的唯美印象,就像在蒙娜丽莎脸上画上两撇胡子,杜桑在小便器上书写几个字母便使它变成了艺术品。这一做法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泉》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创造物与现成品、 高雅与低俗等多种具有对立性质文化的界限,消解了传统的古典主义审美习惯。艺术到了这里已经与传统架上绘画有了很大的不同,甚至发展到后来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绘画由架上转移到架下,油画家的思想也在这一变动中发生改变。
2.2数字时代绘画的特征
在没有电脑、没有相机的年代,画家只能靠大量的写生获得创作素材,再运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表现力来进行创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很多画家采用相机拍摄来收集他们的绘画素材。而利用诸多如photoshop之类的图像编辑软件,无论是古典写实效果还是印象写意效果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由于数字艺术是基于“0和“1”的一种世界语言,数字化把不同的媒体语言翻译成这种统一的语言。这也使得绘画趋向大众化,绘画不再是某一个群体所独有,甚至某些并不具有美术基础的人也可以创作出不错的数码绘画。
数字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画家们的创作思想也变得更加灵活。数字时代似乎和“虚拟现实”关系密切,数字绘画更擅长于描绘科幻的、怪诞的世界(如图2),它大大的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并营造出“不可能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比如我们所看的《阿凡达》、《侏罗纪公园》、《霍比特人》等电影里的画面,这一特点使数字艺术在虚拟世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数字绘画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它对媒体的依赖性,在互联网特别是宽带因特网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使得远程传输成为可能。艺术家借助多媒体创作同样也依靠多媒体进行作品传播。在所谓的“读图时代”、这个快速而漫不经心的时代、这个讲究效率与节奏的时代,画画要快,作品要多,出名要早,画家们可以直接将作品贴到网上,由“网络大军”帮他们宣传。随意的复制、粘贴也造成了另外一个弊端,那就是知识产权的安全性,我想这一点可以通过对立法的加强来改善。
3.油画的机遇与危机
3.1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
科技的不断创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随着物质层面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当计算机科技与电子媒体技术开始普及时,媒体大大的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世界不再像以前一样陌生,地球也变成了“地球村”。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人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数字艺术以计算机为媒介,不同于以往的架上绘画,它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在数字时代,人们追求着快节奏,而数字媒体艺术的高效率与精准性也是传统的艺术所不能企及的。传统的二维绘画通过数字媒体可以转换为三维立体效果,正被大量的运用在人类的生活娱乐中。
20世纪是一个思想活跃、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的发现,大大的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艺术上,后现代主义的杜桑、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劳申伯格以及装置艺术先锋白南准等人的艺术观念也逐渐影响到数字艺术。网络的互动性改变了“艺术品完成”这一说法,如安迪.沃霍尔的《带胡子的蒙娜丽莎》类似,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各种传统绘画加以改头换面。而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胆创新的时代,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视野和更新的思维,人们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欣赏,大量的信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计算机和数字媒体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如人们利用photoshop可以对各类素材加以剪切、挪用、并置、重组形成海报、利用flash可以将图片进行动态处理形成动画等。随着数字媒体艺术优点的展现,它将逐渐成为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之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msx/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