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浅析钱松喦晚期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2019-12-17 12: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浅析钱松喦晚期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20191216215424]
摘要
钱松喦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山水画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他对于齐白石“似与不似”的丹青特色运用贴切而形象,展示出了钱松喦别具一格的艺术天赋。钱松喦让中国上世纪的山水画由场景布局美转向了情感抒发美,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提升了更高的绘画艺术境界。钱松喦涉及的绘画科目众多,但主要是山水、花鸟、园林和景色,这与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较深、对于传统技法的严格专注和练习有关。他的晚期山水画是最具代表性的画作,在充分汲取革命气息、时代价值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基础之上,还添加了自己在旅行途中对景色的独到见解,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在画纸上临摹表现,用自然的色彩和大面积的独色渲染,来倾诉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殷实的社会主义荣耀感。钱松喦在山水画艺术中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画作的艺术特色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是将传统与创新深度结合的产物,理解他的作品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社会意义,对于内涵的深刻挖掘就是对钱松喦创新精神的剖析与理解。这样的一位画坛宗师,留给我们的是一幅幅歌颂祖国山河壮美的画作,是一个时代的画作经典,也是后辈需要学习领会的精华所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钱松喦;山水画;革命气息;时代价值;社会主义精神;
目 录
引言5
1 钱松喦及其晚期艺术概况6
1.1 钱松喦简介6
1.2晚期艺术概况6
2 钱松喦晚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7
2.1丰富独特的题材7
2.2大胆多变的构图8
2.3匠心独运的色彩11
2.4传神经典的技法8
2.4.1传统技法的继承13
2.4.2技法的创新14
3 钱松喦后期山水画对我创作的启示 16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引言
2005年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报告厅举办了“阅尽人间春色——钱松喦画展”的学术研讨会,参与研讨的代表,都是刚刚结束“首届中国美术金彩·长安论坛”的学者们,都是来自美术与艺术的专家。虽然钱松喦已经去世近20年了,但是他的画,对于后代年轻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创新精神一直指引着人们去进步、去发现、去拓展。钱松喦的山水画极具代表性,是中国山水画的时代作品,对于钱松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的领会作者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可以感受到钱松喦心底的一片赤诚。
钱松喦经历了20世纪的几个重要变革,可以说他自己就是20世纪的历史见证者,这个历史不是简单的美术发展历史,还有政治、历史、文化的发展历史。钱松喦用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创造了新时代的艺术,他对20世纪的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下,钱松喦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艺术天地,这样的成功也为中国山水画带来的新的生机,指引了新的方向。这样的的成功,不仅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的新的血液,对于当今社会也造成了空前的影响,这是他对20世纪中国山水画最有价值的贡献。
同时研究和赏析钱松喦的山水画作品,可以更好的进行临摹和效仿,在这样的基础上感受山水画的真正魅力,学习的过程中再注入自己的创意,就会得到具有自己风格的山水画作品。在对于钱松喦后期作品进行全面的解读和研究,还可以了解到钱松喦的绘画特色,他的画作对于如今的山水画具有巨大的指引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更是一笔对时代发展有特殊意义的财富。
1 钱松喦晚期艺术概况
1.1 钱松喦简介
钱松喦是20世纪中国传统山水画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在绘画界,他的山水画成就最高,而且对于诗文、书法他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钱松喦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完全倾入了自己的特色和内涵,从他作品的画面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中国的特色文化[1]。
早期在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下,钱松喦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摄入和汲取,使他的绘画与书法,都有很好的思想韵味和道德教育意识,这样的文化底蕴也为他之后的书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中年的钱松喦受到了来自文化大革命的压力和摧残,多次被下放到基层进行劳动训练,但尽管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中,钱松喦也没有停止对艺术和文化的学习创作,在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的作品,他顽强的毅力和对新鲜事物的研究是他创作的最大财富。晚年钱松喦的作品是最多的,质量也是最高的,也许是生活历练与精神境界的提高,他的作品数量激增,绘画作品都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后期的主要作品有《孟江女庙》、《家乡好》、《国山》都是让人啧啧称赞的经典作品。《常熟田》、《武川河上》、《三峡展新容》等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暖色系,画面上的元素都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真实,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见证,钱松喦当时的画作对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象征意义。
钱松喦的绘画成就将中国画的境地,推到了最高的思想境界之上。钱松喦是中国艺术家创作中要学习的重要代表,在创作上他不仅树立了典范之作,同时也为后人带去了方向式的启迪[3]。
1.2 晚期艺术特色
钱松喦最辉煌的时期是他绘画的中后期,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大画家和大旅行家,16岁的他就开始了对梦想的追求和探索,独自一人开始了长征式的旅游写生。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他创造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后期,钱松喦作品的整个画面将传统技法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政策下人民丰收题材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真真切切的描绘出了当时的环境。钱松喦一幅幅惊世骇俗的作品在中外画坛声震八方,影响了20世纪整个中国画画坛,这个时代的中国山水画是属于钱松喦的,他的绘画艺术具有深远影响。
在当时的画坛,众多的画家都是深居于传统绘画框局之中,没有创新精神,没有探索意味。钱松喦这样的成就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他的艺术成就与后期的艺术特色,受益于钱松喦深厚的文学功底、对艺术的热切追求和对于祖国的满腔热爱,对于先前绘画大家笔法和意境的学习,再加上钱松喦以现实和实践作为依托的绘画特色,在当时的中国山水画市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2]。钱松喦的旅游观察,为他的山水绘画赋予了其他画家没有发现的技法和形式。在对古代画作的钻研和探索之中,他还发现了其他画家的失误,这些美好的错误也成就了钱松喦的艺术特色,在古代画家传统自然的的规律之上,赋予了画作新的社会经验,为中国的山水画在增添了新的特色,为中国的绘画时代增添了一抹新的印记。
2 钱松喦晚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2.1 丰富独特的题材
钱松喦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革命开国之际和政治偶像膜拜的时期,每个人都有对于新社会格局和社会理想的憧憬。钱松喦的山水画《锦绣山河》,就是革命圣地的特写,是钱松喦革命题材的山水画。画面中以山水为主体,以花鸟、人家、渔船等物象为客体,象征着恬静安详的祖国风光,展示出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安逸的生活状态。
图 1《锦绣山河》所示的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领域也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生发的,在这个时间段内毛泽东诗词与革命圣地题材频频出现,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文化和意识,也正是这种文化和内心的冲击,画坛对于革命题材的涉猎也就越来越广泛。
图 1《锦绣山河》
革命圣地题材的选用,必然是革命与圣地的配合,是对社会主义的热情歌颂。钱松喦的革命圣地题材主要有:《遵义》、《常熟田》等,在《遵义》作品,革命圣地山水画是钱松喦当时对于画作最独到的见解和领会,这种情结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中还是很流行的,钱松喦这样的选择也是与本土历史和地理有极大的联系,钱松喦在画作的创作过程中,坚持着到处旅行,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一份爱慕之情和英雄主义油然而生。20世纪的山水画因为钱松喦的出现而熠熠生辉,钱松喦的画作也因为革命山水画的出现而变的独特新颖[4]。
革命圣地题材的出现和渲染,不经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大环境,同时对中国的山水风景画也产生了重要的转折,钱松喦借此契机充分利用和挖掘这样的题材,使他的山水画成为了当时独树一帜的经典[6]。
钱松喦丰富独特的题材选用,让他也在众多的国画艺术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位大家,在画坛中取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艺术成就。
2.2 大胆多变的构图
当代主要的构图形式分为小大小、少多少、横竖横、竖横竖、一开一合、平面、半平面等。构图也别称为布局和章法,是山水画做中的重要部分,构图一定要与画面切合协调,与画面意境相符,因此构图的成功与否与山水画的整体价值是成正比的。构图一定要突出重点,要注意主宾的对立同意,大小、远近、虚实、疏密、黑白都是构图中的重点问题,均衡的统一构图,才能显示出画面的立体感。
图 2《山高水长》作品中的构图匀称而和谐,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只有将这些对立统一的元素进行有机排列和放置,才能得到完美的画作,才称得上是精美的构图。好的构图可以很明显的显示出画面的脉
络、主题的内涵、富有节奏的韵律和鲜明对比 图 2《山高水长》
的对立面,钱 松喦对于山水画的构图也有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大胆的时代创新[5]。
钱松喦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的构图法,这种构图法在山水画中不受空间与视线的限制,在采用这种构图法的时候,画家可以不只是单纯的固定在一个点上进行景物和山水的观察,而是可以在空间内进行变化的观察。这种构图技法在长卷立 轴式山水画中表现的最明显,在长轴画卷中加入这种构图,你可以感受到咫尺天涯的境界。将各种角度的完美糅合,那种广远让人感觉到震慑。钱松喦常用的还有三远法,主要分三种情况:平远——主要是平视,是视线的自然传播,从前面看到后面,从近处看到远处;深远——是俯视的形式,表现出的是从上面看到下面,从前面望到后面,是一种类似与西洋画的“s”型构图;高远——是属于仰视的构图,表现出的是从下面看上面,有一种渐小的感觉,这与从下向上看类似于金字塔的建筑物感觉一样。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msx/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