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浅谈颜文樑美术教育的贡献

2019-12-17 12: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浅谈颜文樑美术教育的贡献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20191216215448]
摘 要
颜文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油画家,终其一生都在创作,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还是苏州美专的创办人之一,开创了现代美术专科教育的先河,且他顺应社会工业发展需要,开创引进了实用美术教育思想,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的实用美术人才。直到今天他的艺术地位依然极高,他的教育思想仍然引导着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浅谈他的美术教育成就,回顾他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所作的伟大贡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颜文樑美术教育贡献
Key Words: YanWenLiang;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contribution 目 录
1.引言 1
2.颜文樑及其艺术概述 2
3.颜文樑的绘画成就 4
4.颜文樑美术教育的贡献 6
4.1 创办苏州美专 6
4.2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 7
4.3 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 8
4.3.1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 8
4.3.2 真、善、美统一 9
4.4 颜文樑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10
5 对我创作的影响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毕业创作 16
1.引言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专业美术教育才开始初步形成现代教育的模式,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教育变革后,终于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兴盛阶段。现今美术专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美术的专业结构也变的多样化,不再是只有单纯的美术绘画,而是增加了动画设计,平面设计,服装等专业学科,更加扩大了美术生的专业市场。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现代美术便揭开了帷幕,很多文人冲破了传统绘画的禁锢,学习西方外来文化,为中国美术增添了新的元素和色彩。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美术的发展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发展,我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初期正是处于新旧思想冲突时期,且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存在,因此要发展更加不容易。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他们为现代美术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颜文樑就是其中的一位,因着他对美术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很多学者都写过关于他的事迹或是赞扬他的文章,本文主要是浅谈颜文樑对于美术教育的贡献,从客观的角度去评论才更能正确的向人展现客观的事实。
2.颜文樑及其艺术概述
颜文樑(图1)于1893年出生在江南古城苏州的一个美术世家,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幼年时他的父亲为他开笔临摹《芥子园画谱》,正式开启了他的美术之路。在他进入长元吴高小后,有个叫罗时敏的先生很喜欢只画事物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添加,一日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橱窗的外轮廓,让学生依次画其中的结构,每个学生都添完后,先生问谁还能继续添,只有颜文樑观察到橱中一角可以,于是补上一笔。这是需要透视意识才能做到的,这位先生应该算是颜文樑的西画之路上的启蒙教师。
1909年颜文樑16岁的时候随着父亲去了上海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的都是需要精雕细作的工作,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塑形功底。后来被调到绘图室,在这里他得到了日本画家也是当时的绘图室主任松冈正石的指导,彻底开启了他的西画之路,自此潜心学习西画。因被街头橱窗中的一幅写实油画深深吸引,对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试了好几种研制油画颜料的方法终究不成功,只好暂时搁下。直到1912年他回到苏州,在帮忙为剧社布景时颜文樑对油画的向往再次被勾起,立志要学习油画。由于当时的油画颜料实属难买,于是颜文樑便用菜油自己调制,经过反复的实验更换调制材料,又有从日本考察学习回来的沈寿夫人的指导,研制出来的颜料虽然仍有不足却终究算是成功的,他的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图2)便是松香加鱼油调制出来的土油画。石湖是苏州的名湖,以前有中秋后两天游湖赏月的风俗,《石湖串月》对湖中倒映的灯火夜景作了详尽的描绘。
1913年担任桂香小学的图画教员是颜文樑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也是这时候他结识了吴子深,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至交。同年春天,颜文樑担任钱业小学的专任美术教员。第二年又到了振华女学教授美术,也是在这年的十月,他迎娶了妻子陈蓉珍。1919年受到巴拿马博览赛会的启发,颜文樑和杨左匋在众人的帮助下在苏州观前街组织举办美术画赛会,向全国各地画家征集了共一百余件作品,元旦时在苏州观前街旧皇宫展出,开启了中国美术展览的先河。颜文樑于年初去上海意外购买到了粉画的材料,当晚便写生了第一幅粉画《岳父》,第二年又写生了色粉画《厨房》,并且这幅画后来获得了巴黎春季沙龙荣誉奖,接下来的年月他还创作出了《肉店》等色粉画作品。
1922年颜文樑与胡粹中、朱世杰等人创办美术假期学校,快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要求继续办学,这正是几个人一直以来都有的想法,于是同年九月苏州美术学校正式成立,这所学校还打破了男女不能同校的旧风俗,开创招收女学生的先例。而1924年的江浙战争,使得学校不得不暂时停课,颜文樑自己也被迫到上海避难,江浙战争结束才得以重返苏州继续办学上课。1928年的时候在徐悲鸿的建议下,颜文樑奔赴法国留学,在练习了半年的石膏素描后正式转入皮埃尔.罗朗斯的工作室,在求学期间,他不仅写生了《巴黎圣母院》、《巴黎凯旋门》、《巴黎埃菲尔铁塔》等作品,还省吃俭用的为学校购买运回几百件石膏,给学生练习素描,他在法国留学两年三个月后回国。
1937年7月,日军大举进攻中国,颜文樑带领学生撤离,期间多次拒绝日本人的诱惑。抗战胜利后,颜文樑重新回到了苏州,学校重新开课,他的一生都投入到了美术教育和创作中,1988年病逝于上海。
3.颜文樑的绘画成就
颜文樑一生致力于以风景油画为主的艺术创作,其精湛而独特的油画技法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执着的勤奋使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比较崇尚西方古典主义,矢志不移的坚定着写实主义道路。他强调“真”和“诚”,在他认为,“真”就是对事物再现而创造的形象,而“诚”就是画家对于艺术的热诚。没有真就没有美,没有诚也无法继续坚持真的艺术创作,美要附在真实上面,真要依靠艺术家诚于事物的再现的写实作风。所以在造型、透视方面他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成果,在他看来,通过透视、素描、色彩所达到的形象准确不但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创作的基础,他的作品色彩明亮造型细致,冷色与暖色交替融合,构成的画面更加和谐整体,顿时使画里的湖光山色变得更为生动。
颜文樑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厨房》(图3)是他于1920年在苏州创作的,是他吸收欧洲文艺复兴绘画美学观点创造出的一个再现日常现实生活的作品,再现了江南旧式厨房的生活场景。《厨房》重点在于空间和立体实物的表达,出色的空间感和精致入微的细节表现使它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因为技法,也因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我国历来存在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而《厨房》正是在东西方文化论战高峰期的五四运动时期创作,并且当时西方也出现了现代绘画,虽然是刚刚起步,却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陈独秀曾感慨过“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1]摆在颜文樑面前的是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和刚起步的现代主义这两种选择,这也是《厨房》的典范意义,它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做出了选择,以正确的比例所营造的空间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开放与进步。
颜文樑除了在美术作品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外,在美术理论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比如他编著的《美术用透视学》。他在1913年就开始研究解读《论画浅说》一书中的《透视》一章,初步尝试接触透视学。1928年他写《透视浅说》载于本年出版的《沧浪美》。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解说一些名词,另一部分例举一些透视画的例子。他于1955年开始编写《美术用透视学》,1957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循序渐进的引导解说,排序严谨,知识点由浅入深,第一部分主要解说透视原理,第二部分举例说明透视的应用,虽然是一部理论类的教科书,难得之处在于他用很多生动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法则化的东西,让人更加好理解。而且他还阐述了透视与美术的关系,他认为并不是学好透视就一定可以绘画好,还有很多别的要学,想要绘画出一幅好的作品,除了透视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需要去研究学习。
除了透视颜文樑还比较重视绘画中光影对色彩的影响,他深入了解西方绘画光与色的精髓,研究不同光色对画面的影响,他的《石湖串月》、《岳父》、《肉店》等画作都充分表现了光色的原理,其中《肉店》(图4)是继《厨房》后的又一重要作品。徐悲鸿看了他的《厨房》和《肉店》两幅作品,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甚至称赞他为“中国的梅索尼埃”。[2]颜文樑将自己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教授给学生,他的画是面向广大群众的,要让群众喜爱,而且要使人看到以后有快乐的情感,心中装着群众是他一生坚持的创作宗旨。“他不是思辨力极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真诚、纯朴、敏锐的画家。他的写生色彩学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了他在绘画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体会和经验,捕捉了许多疏忽闪现的思想火花。尽管这些像珍珠般闪烁的思想火花是零散而纷杂的,并未用逻辑与程式的绳索将它们穿系起来,但这珍珠的光彩永远不会失色。”[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msx/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