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性别角色认同现状研究以cs小学为例【字数:14714】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一)研究缘起 3
(二)研究意义 4
二.性别角色认同核心概念和相关研究 4
(一)概念界定 4
(二)国外研究现状 5
(三)国内研究现状 7
三.研究过程 8
(一)调查对象 8
(二)调查内容 8
(三)调查方法 9
四.小学六年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9
(一)小学六年级性别角色认同基本情况 9
(二)小学六年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问题分析 11
五.影响学生性别角色认同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4
(一)生理因素 14
(二)家庭教育因素 14
(三)学校教育因素 14
(四)大众媒体的影响 15
六.应对对策 15
(一)家庭教育需要重视性别教育,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 16
(二)学校教育中可开设性别教育专题课堂 16
(三)教材的编制突破性别刻板印象 17
(四)教师应多以性别视角看待问题 17
(五)社会媒体对个体性别角色的正确引导 17
(六)关注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17
七.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附 录 21
致 谢 23
小学六年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现状研究
——以C市S小学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作为一位即将踏入小学课堂的老师,在实习期间,我总能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男生如果翘兰花指,会被认为是“娘娘腔”;有些女生比较壮硕,且爱对男生动手,会被男生认为是“女汉子”,而女孩子普遍不满意这样的评价;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有些男生身材比较瘦弱,或不爱言语,容易成为其他男生或女生肢体欺负或言语欺负的对象。这些现象反映出儿童受到的社会文化影响,例如:网络上,经常会用“女汉子”、“男人婆”等词语来形容偏中性化,或男性化的女生,而用“娘娘腔”、“娘炮”来形容女性化的男生。其中,几乎所有这一类词语都带有批判、贬低的负面意义。但是不可否认也有另外一种趋势,“女汉子”、“假小子”等词语被越来越多女孩接受,并乐于称自己为“女汉子”。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这类文化,并不断内化,从而不断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分,一般来说,“性别角色”属于“社会性别”的范畴,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联。因此,“性别角色认同”即是在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个人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小学六年级性别角色认同的研究,了解其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现状,从数据中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提出解决策略,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角色的良好发展;其次,研究者更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性别以及性别赋予给每个人的特质,认识不同,包容不同,减少因性别因素而产生的偏见、歧视以及欺负行为,寻求性别平等。
(二)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我国对于性别角色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针对大学生,而对小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出自己的一份力,对后续研究有所贡献。
2. 现实意义:
“性别”这一话题是青春期孩子急于了解却羞于了解的。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性教育”、“性启蒙”,但实际的实施结果却不如人意。而往往发达的网络环境让这一阶段的孩子接触到对其性别角色、性别认知等不利的因素,一旦接触,却无人正确引导,便会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个体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角色定位,因此,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接纳自己,正视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从而接纳不同。对处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现状、是否有性别角色认同偏差的现象以及“双性化”现象。这对于国内比较缺乏的“性教育”、“性启蒙”或“性别平等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的项目,对“性别平等”越发关注,而此研究亦希望对此课题进行补充研究,只有先了解小学生性别发展的现状,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进行课程的编制、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性别角色认同核心概念和相关研究
(一)概念界定
1.性别与性别角色
“性”(Sex)是一个生理概念,强调的是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 ;“性别”(Gender)是由Rhoda Unger提出的一个替代概念,是一个社会标签,亦为“社会性别”。
对于“性别角色”,刘博宇学者总结了几种性别角色界定的共识,即“性别角色”属于社会范畴,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联;性别角色主要是一种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是建立在生理性别基础上的”,亦为“社会性别角色”。
2. 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Gender Role Identity)是从“社会性别”中分化出的新概念,目的在于区分生理范畴下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范畴下的社会认同两者之间的差异。刘博宇将其分为“生理性别角色认同”和“社会性别角色认同”,而社会性别角色认同的获得必须基于生理性别。林崇德认为“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Sexual Role),即根据社会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Masculinity)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Femininity)。”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f/81598.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