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现状及对策研究以a小学为例【字数:17043】

2022-11-15 22:1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课堂导入是上课的一个开始环节,利用好这一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研究采用非参与式的观察方法进行课堂听课观察,记录了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实例,然后结合之前的文献综述整理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导入的方法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时间把握不准确;导入的过程注重形式,偏离教学目标;导入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气氛压抑。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研究从加强对课堂导入的理论学习、选择多样的导入方法、合理安排导入时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方面提出进行一些优化对策建议。
目录
一、 引言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的意义 1
二、相关研究分析 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课堂导入的概念研究 2
2.课堂导入的作用研究 2
3.课堂导入的方法研究 2
4.课堂导入的原则研究 3
5.课堂导入的研究现状 3
(二)相关概念界定 3
1.课堂导入 3
2.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3
三、研究方法 5
(一)文献研究法 5
(二)观察法 5
(三)访谈法 5
四、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调查分析 6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 6
1.直接导入法 6
2.温故导入法 6
3.直观导入法 7
4.问题导入法 7
5.情境导入法 7
(二)课堂观察记录表分析 8
(三)访谈结果分析 8
1.访谈对象 8
2.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8
五、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11
1.课堂导入的方法形式单一 11
2.课堂导入的时间把握不准确 12
3.课堂导入偏离教学目标 12
4.课堂导入师生互动不够深入 13
(二)问题原因分析 14
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教师了解理论但忽视实际应用 14
2.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 14
3.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判断有偏差 15
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效果的策略 16
(一)提高教师理论用于实际的意识 16
(二)采用多样的导入方法 16
(三)合理安排课堂导入时间 18
(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18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致谢 22
引言
(一)选题缘由
在以往分数至上的时代,教师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采用机械的教学方法,灌入式地将知识一股脑地传递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能不能接受。许多小学生不明白要怎么学习数学,只知道老师是这么教的,我就这么学,他们甚至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学科,因此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不起兴趣就更别说要学好数学了。而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开始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好的课堂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一次课堂导入的优秀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数学要与生活建立有机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教师能够在上课的一开始利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创设出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快速地转换成投入学习的状态,那么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就实现了一半,所以教师要怎样利用好课堂导入来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然而笔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却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清晰,采用的导入方法过于单一,在教学中长期地采用某一固定的导入模式,不能根据学生以及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难以达到教师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如何根据实际情境来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等等这些都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整体的教学效率。课堂导入是上课的一个开始环节,合理地利用好这一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2、能够提升教师对于课堂导入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希望该研究对于这些教师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二、相关研究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课堂导入的概念研究
王宝大在他的《导入技能 结束技能》中定义导入为:“所谓‘导入’,又叫做‘开讲’、‘开场白’或‘小帽’,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时境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领起环节”[]。赵秀云的《小学教学实施》中则认为“导入新课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刘显国在《开讲艺术》中认为“‘新课导入’又叫做‘开讲’从课堂教学上来说它是新课的‘导言’,是新课进展的开端”[]。关于课堂导入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但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大致相同的。
2.课堂导入的作用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C.Tumey等人在Sydney Micro Skills书中提出导入功能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联系[]。栗玲老师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出新课导入有四个重要作用,它们分别是: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铺设桥梁,承接新旧知识;结合生活,体验“生活化”数学学习[]。王宝大老师也在《导入技能 结束技能》一书中总结出了课堂导入的三个作用,分别为:激发作用、诱导作用、引领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f/8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