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现状研究以某小学为例【字数:12952】

2022-11-15 22:1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而其中激励性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不同的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关注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本研究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使用激励性评价的现状出发,结合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对目前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使用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优化小学语文教师使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目 录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二、 文献综述 2
(一)概念界定 2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3
(三)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4
三、小学语文激励性评价相关理论 5
(一)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5
(二)建构主义理论 5
(三)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  6
四、 研究设计 6
(一)研究对象 6
(二)研究方法 6
五、 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现状及原因分析 6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现状 7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9
(三)原因分析 11
六、 建议 12
(一)优化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建议 12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致谢 17
引言
因为课堂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需要重视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对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这样一个主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进行学习的课堂,课堂评价经常发生,教师通过即时的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教师评价学生的内容、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程度以及情感态度等。
(一)问题的提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改革纲要(试行)》中第14条就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发现和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这要求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关注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以及不同的方面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注重培养学生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评价的目的以及重要性,“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评价重点要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一方面,学生通过评价可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以此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教师反思自我,完善课堂教学。课程标准中还提到“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形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再次强调要发挥评价多方面的作用,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课堂的整体和谐统一。适当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教师,促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在课堂上。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主张采用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
3、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
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关注评价,但随着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调查后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仍有一小部分教师还是会使用消极性评价,例如我们听到地“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我跟你讲了多遍,你脑子带了吗?”等这一类评价,这会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有些教师错误的将激励性评价误以为是重表扬。对于学生的激励性评价缺乏针对性,例如在语文课堂中,“你回答得很好。”“你读得真棒!”等这一类评价。虽然是激励性评价,但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还有教师对评价的对象有选择,缺乏公正性,对于他喜欢的或者成绩好的学生,运用更多的激励性评价。除此之外,还存在激励性评价其他的使用不当的现象,对于学生的一些回答有错误的地方也不纠正,只是给予学生形式上的激励。这不但会使学生对激励性评价产生“条件反射”,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调查研究,得出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准确恰当的运用激励性评价提供合理的建议。
2、研究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理论在不断发展。课堂评价承担着衡量教师教育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工作。然而,目前的教育评价理论更多地关注其是否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而教师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这样一个主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进行学习的课堂,教师和学生是通过语言交流来传递知识和情感的。课堂评价不但是帮助师生交流的媒介,而且也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适当的激励性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评价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评价泛指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评价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评价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认识或反映,是以人为主体,以价值关系为客体的一种主、客体之间的新型关系。我们认为:‘评价’是认识活动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f/8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