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研究以q小学为例【字数:12920】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ubsequent to research, namely teachers, studen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Eventually,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mathematics class of elementary school, which consist of the ones that teachers should deepen the goal of the problem and simplif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need to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thought and cultivate divergent thinking patterns and society should advocat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stead of taking marks as the only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reby giving impetus to the unific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studying.Key words: Upper primary school;teaching;Classroom question一、问题的提出 1(一)课题的来源 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二、国内相关研究 1(一)概念界定 1(二)国内相关研究与分析 21.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22.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研究方法 23.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3(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相关教学特点 31.目标预设化 32.内容生活化 43.探究合作性 44.思维个性化 4三、研究方法 5四、研究结果与现状分析 6(一)调查数据可靠度分析 6(二)调查数据及现状 71.参与调查的学生分类 72.学生对老师课上提问次数多少的看法 73.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84.课堂提问思考时间 85.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做法 96. 老师提问时对学生的选择 107.学生是否向老师提问情况分布 10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一)没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11(二)教师课堂准备不足 12(三)忽视课堂反馈 12(四)学生缺乏发散思维及问题意识 12六、对策建议 13(一)摆脱“争分夺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3(二)搞好课堂设计,巧用应易的提问方法。 13(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4(四)发散学生思维,增强问题意识 14七、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致 谢 17附录一 18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问卷 18附录二数据结果 20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来源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与角色的转变,而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手段,其可以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融合,既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部分老师上课时提问过于随意,往往没有经过反复琢磨就直接向学生提问,又或者所提问题指向不明、不够精确,导致学生无法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大的降低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小学高年级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奥秘。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只有做好课堂提问才能让学生数学成绩得到更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提问技巧,教师需要在创新课堂提问形式、注重内容启发性的提问和注重增添课堂提问的趣味性等三个方面入手,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发现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透过问题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最后,总结归纳出能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二、国内相关研究(一)概念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1]本研究把课堂提问界定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这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2-4](二)国内相关研究与分析
目 录
1.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颇多,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焦玉山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提出,现今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问缺乏启发性、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和提问的对象缺乏全面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杨惠娟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误区及其对策》中有相同的观点,并另外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以及无意义重复。[17]除此之外,魏平,王淇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现状调查及策略探寻》中指出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问题目标表述不明致使学生难以作答。[8]
2.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研究方法
现有的研究中,我国学者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朱菊香在《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中,结合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和启发式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14]李渭灿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一文中采用案例分析法针对一节数学课的提问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9]傅旭刚、吴少玲在《新课程下小学优秀数学教师提问行为研究》中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以五位优秀教师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两节以上的数学新授课,从提问问题类型、提问对象、学生反应、候答和理答五个维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提出建议。[18]
3.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国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教学策略。笔者从众多文献资料中选取了20007—2018年段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均认为课堂提问要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把握层次,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优化内容,提升提问质量,提问的内容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但是在此期间,也不乏有不少学者提出新颖的应对策略。李渭灿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提出借助实物演示或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谢海英的《有效提问 智慧理答——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华兵的《有效提问 智慧理答——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中都提出了追问的应对策略。杨立丽在《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关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讨》中表示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充分的肯定。[912]
综上所述,我国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已有很多,不少学者和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但是笔者发现针对我国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的原因分析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笔者试图以常熟市Q小学的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出现此问题可能的原因,并由有针对性的提出更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对策。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相关教学特点
1.目标预设化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这个观点告诫教师们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需针对目标预设相关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推动教学的进行。比如,在见习期间二年级下册的《找规律》课堂,老师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准备了师生互动——摸球。老师希望孩子们能知道数量越多的颜色球摸到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组小朋友与其他产生了分歧。在他们组中,数量少的颜色球,摸到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这是教师所预设的一个问题,但此时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请学生进行二次实验,再观察结果。教师让事实说话,使同学们自己说服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2.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阶段,如果只是一味的将数学理论化,往往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课堂生活化,结合身边的购物与图形,进行数的运算和平面图形的学习。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探究合作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除了教师提问,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提问方式——学生提问,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但是,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问自答。而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合作。
4.思维个性化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f/8164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