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运用现状研究——以某民办幼儿园为例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画片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也在一日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动画片,但是动画片的运用情况值得人们去探究和思考。本文主要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了苏州A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运用动画片的基本情况,发现了苏州市A幼儿园在运用动画片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一日生活中运用过于频繁,缺少选择和指导;2.动画片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和效果不佳;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1.进行筛选,挑选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片;2.加强在动画片运用过程中对幼儿的指导;3.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4.加强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养成正确观看习惯。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动画片幼儿园教育活动动画片运用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相关研究现状 3
(一)有关幼儿观看动画片现状的研究 3
(二)有关动画片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4
(三)有关动画片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5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6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7
(一)幼儿在家观看现状及家长态度 7
(二)动画片在幼儿园运用的基本情况 8
(三)动画片在幼儿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1.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过于频繁,缺少选择和指导 12
2.动画片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和效果不佳 13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 13
五、思考建议 14
(一)进行筛选,挑选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片 14
(二)加强在动画片运用过程中对幼儿的指导 14
(三)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 15
(四)加强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养成正确观看习惯 15
六、结语 16
附录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动画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运用现状研究
——以苏州某民办幼儿园为例
一、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电视和网络得以高度普及,动画片也随之大受欢迎,尤其是受儿童的欢迎。动画片以电视和网络为媒介走进了家家户户,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笔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现象:有的儿童对动画片非常地痴迷,甚至可以说是沉溺于动画片也不为过,就算他们平时再怎么调皮,再怎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只要一开始观看动画片,他们就能马上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观看一整天都不会觉得厌烦,这足以证明动画片对幼儿的吸引力之大。
其次,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枯燥、无趣的口头传授和空洞的讲道理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对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需求,而动画片以其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多彩动人的画面,强烈的配音效果,以及紧张有趣的故事情节迅速的抓住了儿童的眼球,并且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幼儿传递知识。随着动画片的大热,问题也随之而来,动画片中的正面内容虽然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动画片中有些内容超出了幼儿所能理解的范围,这必然会对幼儿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这些不良影响使得动画片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者们也不再只关注动画片对幼儿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地开始研究动画片对幼儿心理、语言等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最后,笔者在苏州市高新区A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发现动画片在幼儿园被广泛运用。进入幼儿园,不难发现,每个班级都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倒霉熊》、《熊出没》、《猫和老鼠》等受小朋友欢迎的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虽然动画片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应用状况值得我们深思。
基于以上几点因素,笔者选择了动画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研究主要旨在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园运用动画片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对动画片的选择和对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指导情况、动画片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家长对于幼儿园运用动画片的认识与态度等,获得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动画片的第一手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深入研究动画片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情况,从而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起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对幼儿园活动中动画片运用的高度重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动画片对幼儿的重要性和控制作用,以致于陷入了一个误区:把动画片当做幼儿的保姆。有些幼儿园甚至由于过度播放动画片,而使得动画片成为课程之外的“课程”。使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认识到动画片的教育意义,并参与到动画片的选择和指导中去,更好地利用动画片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
本次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让幼儿教育工作者了解如何更好地将动画片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如今的社会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只有乏味地口头传递知识、空洞地讲大道理的时代了,电视、电脑、DVD、投影仪等高科技产品都被引进了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些高科技产品将动画片融入教学活动中,将静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动态的教学模式。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有关幼儿观看动画片现状的研究
1.动画片的定义和发展
动画片,又称“卡通片”,是由英文单词“cartoon”音译过来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动画片定义是:“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像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的主要特点有:声像完美结合、画面直观生动、语言简单明了、配乐优美动听、故事性强,动画片的这些特点迎合了幼儿的天性,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兴盛于20世纪的美国。1906年,美国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电影,从此,动画片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而W·迪士尼则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著名动画艺术家。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于1920年,1960年摄制成功的水墨动画片是一项重大成就,它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形式搬上了动画片银幕。目前,动画片的发展形势最好的当属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美国,动画市场异常火爆,全世界每年电影票房前10为的大片中,往往就有一两部美国的动画大片。而且美国的动画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已由原来的二维动画发展到现在的三维动画。动画片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全民运动,日本动画片的观众不再只是儿童和青少年,就连成年人也都在看,甚至还形成了被称作“御宅族”的群体。中国的国产动画片也一直受到国外动画片,尤其是日本动画片的冲击,一直只有《黑猫警长》、《哪吒闹海》等几部经典动画,发展缓慢。2005,《喜羊羊与灰太狼》横空出世,大受好评,聪明可爱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这部动画片带动了国产动画片的发展。
2.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
在中国,所有的幼儿都喜欢观看动画片。由马冠生等人的调查显示,2000年,广州、济南、上海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少年儿童中,平均每天观看动画片超过2小时的人数超过21.5%。而且从其他研究者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儿童从很小就开始看电视,而绝大多数的儿童看的是动画片,有的从1岁以前开始看,有的甚至从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看电视。
据王春燕、张晋萍调查,儿童对动画片的选择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子喜爱观看英雄战斗类的动画片,如《奥特曼》、《铠甲勇士》等;女孩子则偏爱童话类或者是家庭生活类的动画片,如《白雪公主》、《巴拉拉小魔仙》等。
3.家长的态度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经常会模仿动画片中一些任务的言行,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比较弱,所以也会对动画人物的一些不好的言行进行模仿,而这时家长和教师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态度如何和选择指导也影响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效果。杨欢耸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动画片对幼儿的有好处,并且赞成幼儿观看动画片,但是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太忙,不能陪伴幼儿观看动画片,甚至有的家长完全不了解幼儿观看什么动画片,更别说指导了。幼儿基本上都是在家中观看动画片,而家长是幼儿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儿童期又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如果家长放任幼儿观看动画片,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有关动画片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动画片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优秀的动画片对儿童智力、语言发展、学习能力和道德行为等有良好的培养和促进作用,但是有些动画片中充斥着过多的暴力情节以及各种不健康的信息,这些内容会严重妨碍幼儿的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儿童期是人生发育的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研究者们对于动画片对幼儿发展影响尤其关注,并且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
1.动画片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语言发展方面,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动画片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语言教育由“被动教”变为“主动学”。传统的语言教育模式是家长(教师)——幼儿模式,是被动的教育,而动画片能够引发幼儿的求知欲,主动去学习动画片的语言(对白),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另一方面,动画片有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观看动画片时会下意识地学习动画人物的语言,动画片还给幼儿提供了多种情况下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道德发展方面,鲁光楠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动画片对于5-6岁幼儿到的发展是有影响的,但影响效果较小,其影响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动画片本身。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指导和言语的关注决定了动画片是否能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功能。
在其他方面,动画片对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有着很好地引导作用;动画片可以提供儿童需要的信息,使儿童认识生活和积累经验。动画片还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2.动画片对幼儿发展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动画片当然也不例外,幼儿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动画片也会对其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长时间观看动画片会对幼儿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幼儿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会使得视力下降,而且幼儿的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幼儿的身体缺少锻炼,有碍幼儿健康成长。
其次,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长时间待在家中观看动画片,减少了与同伴玩耍的时间,与同伴间的交往也会减少,再加上有的动画片中充斥着暴力情节和不良信息,;很多幼儿更喜欢观看动画片,缺乏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幼儿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三)有关动画片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教育也进入了幼儿园。过去,教师教与学习者学利用的媒体形式主要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活动影响,由于条件不足动画的利用近乎为零,但是目前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动画易如反掌,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广大教师已有条件设计自己教学需要的动画,也完全有必要掌握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教学中应用动画片是有明确目的的,活动目的必须通过活动过程来具体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精心组织活动的过程,如果要利用动画片资源来开展音乐活动,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选用动画片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活动;采用播放动画片片段的形式介绍音乐主题;利用动画形象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通过扮演卡通人物理解音乐内涵。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许多地方可以用到动画片,教师必须正确地选择动画片并对幼儿进行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动画片应有的教育功能,顺利开展动画片教学,有效地利用动画片进行教学。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中动画片是指以电视机为主要媒介(必要时还需借助影碟机、录像机等设备),向幼儿展映的一种塑造形象、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和富有儿童情趣特点的影视作品,主要包括动画电影和歌舞故事类的动画。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将动画片分为四类:科普知识类、轻松搞笑类、美好童话类、.英雄战斗类。在此需要补充的是,这样的分类并非绝对的,各种动画片的分类性质或多或少会相互渗透,本研究之重在于看它主要以那一类为主,从而来判断其类型。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园教育中各种类型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不论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还是无计划却又教育意义的活动。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动画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其中包括具体的几个方面:
第一,动画片运用的基本情况(运用时间和类型,动画片的来源等)
第二,幼儿园教师对动画片的选择和指导
第三,动画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苏州市某民办幼儿园部分幼儿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在中班和大班通过观察和记录法了解其运用动画片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及家长对于幼儿园运用动画片的态度及看法,还对教师进行访谈。
1.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2.观察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选择了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对两个班进行全天跟踪观察,分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察记录。观察的内容主要有:运用动画片的时间、类型;运用的方式、作用及效果(是否用于教学;在幼儿观看过程中教师是否进行指导;幼儿的反应等)。
3.问卷法
笔者选择苏州市某民办幼儿园的部分幼儿家长,向他们发放问卷,以此了解幼儿在幼儿在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及家长对于幼儿园运用动画片的态度及看法。
4.访谈法
笔者选择了苏州市A幼儿园小A老师、小B老师和小C老师进行访谈记录,议了解该园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运用动画片的基本情况。在访谈过程中,三位老师都没有同意用录音机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因此,在访谈过程中仅做了访谈笔记。访谈完毕后,以访谈笔记为基础,整理访谈材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f/945.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