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研究

2019-12-09 13:0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研究[20191209124407]
内容摘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幼儿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更需要家长们的参与及配合。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更能够提升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质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釆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常熟市几所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家长参与的状况,发现目前常熟市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存在以下具体问题:家长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方式单一、家长参与缺乏主动性等。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推行的政策、家长自身和教师的观念以及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等等。
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以下相关建议:幼儿园应拓宽渠道,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平台;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家长参与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家园合作
目 录
一、 引言··························································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2
(三) 研究过程··················································3
二、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调查··································4
(一)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程度································4
(二) 幼儿园家园联系的方式方法································5
(三) 家长对幼儿园家园联系的看法······························5
(四) 家长关注的幼儿在园情况··································6
三、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6
(一)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6
(二)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9
四、 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策略······························11
(一)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幼儿园、社区、及家庭的合作······11
(二)幼儿园应拓宽渠道,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平台···········11
(三)家长转变自身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13
五、 结语··························································14
附录······························································15
参考文献··························································18
致谢·······························································19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研究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的来源
家园合作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就笔者所了解的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家园合作最为具体完善。家长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园状况,参与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他们的家长可以通过每班个别进行的会议、小组会议、家长与老师个别的讨论、针对一个主题的会议、与专家的会面、劳动集会、实验活动、节庆与庆祝活动等等不同的形式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等。并且在瑞吉欧家长们也比较了解幼儿园的具体办学以及教学情况,家长会依据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建议,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与日常活动中。
2.研究的目的
本项研究,一方面为了了解幼儿园家园联系的现状,知道家长对于家园联系的了解程度,家长是如何看待以及对待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家长期望中的家园联系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以上情况的了解为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便更有利于幼儿园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3.研究的意义
本项研究对于幼儿园与家长的意义都比较的重大,幼儿园通过本项研究可以改善家园联系的方式,以便可以更好的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对于家长有以下几点意义:
(1)通过本项研究可以让家长开始重视家园联系,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积极主动的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在园状况。
(2)通过本项研究可以让家长去有意识的了解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以便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通过本项研究可以让家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进行互动,加强亲子关系。去了解幼儿真实的情况,以便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内外家园合作的研究历程:
(1)国外相关研究历程
家园合作开始于18世纪的美国,当时已有一些学生家长组成家长会,聚集在一起祷告讨论或研读圣经,目的在促进子女道德发展与宗教信仰。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全美广泛开展的“开端计划”加强了家长的工作,在幼教界起到了带头作用,之后不少发达国家都开始关注和重视家庭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并为家园合作提供了政策法规导向。如英国于1988年颁布了《教育改革法》,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组织中要有家长代表,地方教育机构要为家长提供培训课程,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国内相关研究历程
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1996年,集中在对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园合作的误区与出路、家园合作经验初探等;2001年,与家园合作有关的论文篇目增多,涉及面扩大(包括探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探讨家园合作的内容、家园合作新模式的探析、国外家园合作共育特征的探讨等),这应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在新《纲要》中明确规定:“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大力倡导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合作。
2.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20世纪开始,世界各国幼儿教育都在其改革过程中体现了对家园互动的重视。如美国教育部在1994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目标》蓝皮书中指出,到2000年美国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每一所学校与每一个家庭将要加强伙伴关系的建设,将增加父母对提高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及学术成长的参与和投入”。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须家园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成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应将对方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保持密切的联系,彼此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3.家园合作的具体实践: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的家园合作的具体实践的制度、方式方法比较的成熟,家长的参与程度比较高,有较为完整的政策法规导向。在美国学校与家长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幼儿机构通过不同的开放时间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通过家长手册全面展示学前机构的风采、通过接送孩子时间的交流进行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的日常交往、通过家长信箱维系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的正常交流、通过家长园地增强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的纽带关系、通过观察孩子的活动增进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关系、通过家长会搭建家长和教师对话的平台、通过志愿者活动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通过开放日活动促使家长成为团队中的一员。”通过这些家长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家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不但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且可以增加亲子关系。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的主要了解的是陈鹤琴教育思想背景下的家园联系策略:家园联系的前沿阵地——“每日公告栏”、家园联系的窗户——“家长园地”、家长联系的新手段——“班级qq群”、家园联系的重要途径——“亲子游戏”。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家园联系的策略,另外就是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进行交流了。
在我国家园联系的形式较多,然而,从总体上看,家园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实质性的效果有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配合课程深入到幼儿园教育各个环节中。二是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是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对2所幼儿园2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71份问卷。主要调查的是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看法及做法。分别对两所幼儿园的5名家长,5名教师进行了访谈。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主要随机的观察家长对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态度,记录其与教师交谈的内容,观察教师对家园合作的态度,他们是如何与家长交流的,交流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呈现。
(2)问卷调查法
主要是根据所要研究的目的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将问题组成问卷发放给幼儿家长进行填写,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分析获得相关的数据,以对问题进行分析。
(3)访谈法
根据所研究的目的设计的一系列需要对家长及幼儿教师了解的问题,笔者与家长及教师面对面的进行访谈记录,得到所需的答案。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
(一)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程度
调查表明,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运动会、家长开放日以及家长会,都是属于传统的方便参与的模式。几乎没有家长会主动的将家庭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或是促进社区与幼儿园合作,也几乎没有家长会参与到幼儿园的决策或是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及讨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发展问题,家长的参与程度普遍不高。
表1-1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项目 是 否
阅读家园驿站 99.1% 0.9%
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96.4% 3.6%
参与幼儿园家长会 80.2% 19.8%
与教师沟通幼儿的情况 73% 27%
为幼儿活动提供物品 91% 9%
协助教师教学 91.9% 8.1%
参与幼儿园决策 0% 100%
促进幼儿园与社区合作 2.1% 97.9%
(二)幼儿园家园联系的方式方法
幼儿园家园联系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电话交流、接送时当面交谈、qq家园通、公告栏、家访、开放日、家长会等。据调查,教师通常将重要的信息通过短信及公告的形式告知家长,这也是最常见的方法。据观察,教师遇到特殊情况或问题时会通过电话与家长交流,例如:大班刘姓小朋友在午睡时流鼻血了,弄得衣服上都是的,带班老师打电话给其家长问:“是否需要过来给孩子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孩子在家会不会流鼻血,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据调查,有19.8%的家长表示每周会看3次及以上的公告栏,28.8%的家长表示每周会看2次公告栏,45%的家长表示每周会看一次公告栏,0.9%的家长表示从来不知有公告栏(表1-2)。在访谈中,一位中班老师说:“每年家长会、开放日、亲子活动、运动会等会举办一到两次。”
表1-2每周查看公告栏的次数
每周看公告栏的次数 0 1 2 3 4 更多
0.9% 45% 28.8% 10.9% 4.5% 9.9%
(三) 家长对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看法
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家长比较重视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他们在工作之余还是很乐意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举办的活动家长会积极的参加,幼儿园的要求家长会积极的满足。在访谈中,一位大班老师说:“现在的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一些活动,表现的都很积极,他们乐意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有许多活动都是全家一起出动的。而且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与金钱也越来越多,家长乐意参与幼儿园教育,乐意与教师及幼儿园沟通交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表1-3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意愿
项目 是 否
了解家长会内容 99.1% 0.9%
对家长会内容感兴趣 96.4% 3.6%
了解幼儿园办园理念 75.7% 24.3%
协助幼儿园开展的活动 91% 9%
协助教师上课 91.8% 8.2%
(四)家长关注的幼儿在园情况
据调查,家长主要关注幼儿在园的饮食、学习、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希望幼儿能够学到东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收到教师的关注,在小朋友中间受欢迎,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有27.9%的家长表示希望幼儿的饮食能够健康合理,自己会关注幼儿园的每周食谱。
表1-4(多选)家长所关注的幼儿在园状况
项目 所占比例
饮食 27.9%
学习 50.5%
生活习惯 4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f/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