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状况问题和对策研究以睢宁县官路社区互助养老院为例【字数:1188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研究综述2
(一)互助养老2
(二)社会支持3
(三)研究述评4
二、研究设计4
(一)概念界定4
(二)研究方法5
(三)资料编码方法5
(四)研究地点概况5
三、农村互助养老的运行方式5
(一)组织机构6
(二)服务对象6
(三)服务内容6
(四)服务方式6
四、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问题7
(一)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状况7
(二)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中存在的问题8
五、加强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的对策9
(一)加大政府支持9
(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9
(三)强化家庭支持10
六、结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农村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状况、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睢宁县官路社区互助养老院为例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人口总数的增加,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频发,其中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尤其受到关注。
目前,老年人群体有着复杂的社会构成,具有不同文化程度、经济能力和家庭背景的老年人在老龄化社会中共存,决定中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应当多元化。近年来,在传统孝道观念弱化、家庭养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老陷入困境、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主导作用及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势下,政府和民众实践探索出了农村“互助养老”的新模式,作为社会正式养老支持系统的补充。本文旨在分析农村互助养老运行的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全面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提出了经验借鉴。
一、研究综述
(一)互助养老
由于西方社会最早迎来老年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健全,专家学者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籍等方面,LaskersJudiths,sCollomsEds,sBealersTara 指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二是自己所能发挥的价值。对于高龄独居且经济能力较低的老年人来说,团体间的互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帮助作用。[1]
1.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互助养老的研究现状
在英国情境中,学者对互助的概念展开了大量讨论,但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其中,Burnss&sTaylor对互助的定义被学界普遍接受,他认为互助指的是来自于不同家庭的人们所进行的非市场性交换。[2]而ColinsC.Williamss&sJansWindebank进一步将互助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非付费社区交换”,即在大家庭、社会或邻里网络中进行的由个人或有组织的自助性团体无偿提供的志愿活动;二是“支付型非正式交换”,即要求支付但不要求以货物形式纳税的交换,它主要用商品和服务换取金钱、礼物或者劳动力。而在多数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互助”通常指前者。[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56359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