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研究以宝应县y村基层选举为例【字数:15472】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综述 2
(一)政治参与的现状 2
1.农村居民政治意识 2
2.农村居民政治参与途径 2
(二)政治参与影响因素 2
1.宏观因素 3
2.中观因素 3
3.微观因素 3
(三)农村女性政治参与 3
1.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现况 3
2. 制约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 3
3. 保障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4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4
三、 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地点概括 4
(二)概念界定 4
(三)研究方法 5
1.资料收集方法 5
2.资料编码和分析方式 5
四、 政治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5
(一)政治参与中的性别差异表现 5
1.参与意愿 6
2.参与渠道 6
3.参与效能感 7
(二)政治参与中的性别差异原因分析 8
1.文化因素 8
2.政治资源 9
3.个体层面的经济因素 9
五、 推动农村政治参与的路径 10
(一)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参与环境 10
1.完善法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0
2.改善参与环境,减少性别歧视 10
(二)促进参与氛围,提升参与能力 11
1. 加强组织领导,强调引领作用 11
2.培养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参与能力,营造参与文化 11
六、结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性别视角下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研究
——以扬州宝应县Y村基层选举为例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政治参与也成为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从组织和法律层面为基层政治参与提供了保障,基层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得到提高。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政治参与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人口的外流使得参与基层选举的人数有所下降,村庄中女性的政治参与受到性别歧视和政治话语权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基层选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鸡肋”。
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具体的规划,提出要对农村的政治建设做出制度上的规划和安排,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全面领导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系列规划和部署对于基层干部和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老化之间带来的矛盾产生了新的挑战,农村政治参与的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基层政治参与的现状发生哪些变化,特别是从性别视角来看,不同性别的村民在基层政治参与中呈现哪些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背后的机理究竟如何?以上即为本研究意欲回答的问题。
二、 研究综述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变量,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政治参与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含义比较丰富,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个人旨在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此行为的特征可以是个人的或群体的、组织的或自发的、持续的或间断的、和平的或暴力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有效的或无效的[1]”。
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的政治参与,着眼于基层选举制度的研究较多。从欧博文的研究来看,农村地区在经济上的进步,为基层选举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仅来自于经济发展对于民主的直接影响,中央政府政策的落实和基层干部有效的分配自身资源也让《村民委会组织法》成功的在基层扎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爱泼斯坦认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同,但与民主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反比或正比的关系,而是曲线相关[3]。罗伦斯等认为,即便是经济上欠发达的地区,当地人民同样会对选举有着需求,甚至这样的需求是更加强烈的,因为这与他们争取自身利益的诉求是相适应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强烈的利益需求也成功促进了当地基层选举的发展[4]。
李连江指出,自由公正的选举激活农民的公民权利意识,农民在选举中不再投那些扭曲中央政策的村干部的票,并说服和动员其他村民罢免不负责任的干部,从而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保障他们的选举与被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等政治权利[5]。
国内农村研究涉及政治参与的内容主要分为参与现状、影响因素、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政治参与的现状
1.农村居民政治意识
刘伟等指出,政治参与意识是人们对于政治参与的认知、评价、态度等心理与思想的一系列反映,包括对于政治参与的价值评判、效能感、满意度和情感度四个方面的内容[6],谷满意认为政治参与中的认知、认同、评价以及是否有行为愿望等就构成了构成政治参与意识[7]。
政治参与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驱动和引导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在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具备怎样的政治参与意识,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竹铃的研究表明当前的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意识有着两大矛盾,即政治参与意识和文化水平之间存在矛盾和政治参与意识和小范围、低层次的政治参与内容之间存在矛盾[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56360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