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老年教育对老年人自我实现的作用分析以老年大学为例【字数:17553】

2024-02-25 15: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人口老龄化是许多国家都普遍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对大学老年大学9名老年学员的访谈,本研究发现老年教育从四个方面来促进老年人的自我实现,使老年人发展兴趣、学习知识;适应角色、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挥余热;充实业余、快乐享老。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老年教育的实践形式在我国社会具有很多发展空间,并且可以为退休后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丰富的机会,因此应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进而带动老年教育的发展,以应对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研究回顾2
(一)关于老年教育的研究2
(二)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3
(三)文献述评4
二、研究设计4
(一)概念界定4
(二)研究方法4
(三)访谈对象的选择与资料收集4
三、研究发现5
(一)老年教育:使老年人发展兴趣、学习知识5
(二)老年教育:使老年人适应角色、适应社会6
(三)老年教育:使老年人参与社会、发挥余热7
(四)老年教育:使老年人充实业余、快乐享老8
四、总结与讨论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讨论与反思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 访谈提纲13
老年教育对老年人自我实现的作用分析
——以南农大老年大学为例
引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问题。截至2017年底,我国六十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2%。[1]1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不仅对老年人自身、社会上每一个家庭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发展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思路。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2020年,我国基本要形成“覆盖广、多样化、有特色、灵活可变又有序可循”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老年教育新格局。[1]1
国际社会上的很多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老年教育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老人来讲,老年教育可以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刚退休的老人,老年教育可以充实其退休生活,甚至还能够帮助他们发挥余热、再创价值,提升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对整个社会来讲,老年教育能进一步推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2]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颁布,决议中确立了四项原则: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和尊严。联合国决议对自我实现原则的表述如下:“老年人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老年人可以享用社会的教育、文化和其他资源”。[3]与其他类型教育不同,在老年教育中,目的价值退居其次,理想价值升至首位。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不是为了学习寻求就业的技能,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寻求心灵慰藉和自我实现。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的老年大学学员进行访谈,了解老年人如何通过接受老年教育使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完成自我实现,提高人生价值。
一、研究回顾
(一)关于老年教育的研究
1.老年教育的内涵
在法国等西欧国家,老年教育也被称作第三年龄教育,学者们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青年期、活动期、退休期、依赖期”,依赖期之前的阶段就是第三年龄。上世纪七十年代法国成立了世界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U3A),作为一项非常成功的成人教育活动,老年教育开始在西欧国家发展起来,老年教育是一种休闲教育,它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系列与晚年幸福感相关的活动,帮助老年人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4]
国内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了老年教育,最初老年教育的宗旨是使离退休干部、职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习得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增强其心理和生理适应能力。[5]张文范指出,老年教育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目的性学习和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教育过程老年人可以对自身进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实现继续社会化。[6]杨淑珺对已有概念进行梳理,指出目前学界对老年教育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基本达成共识:针对全体处于退休期的老年人进行教育,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的功能是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具有社会价值的教育活动。[7]
2.老年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外学者们对发展老年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理念依据,其中终身教育、积极老龄化理论对老年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作用。
(1)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是在1965年由联合国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郎首先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是一个不间断发展的过程,从一个人出生开始一直延续到其生命的终止,且有机联系了人生的各个阶段。[8]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实现“成功的老年化”是终身化老年教育的根本宗旨。“成功的老年化”不仅要做到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更要在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2)积极老龄化理论
不能简单的为人口老龄化的利弊下结论,无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趋利避害,积极老龄化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视角。积极老龄化首先强调了老年人的积极主动性,认为老年人是可为社会继续做出贡献的。其次,它广泛关注老年人的保障、参与、权利等层面。[9]格根夫妇立足于后现代主义,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批判了把老龄化描述为人的身心不可避免的衰退和减化等消极的观点,格根夫妇主张老年人应有积极的心理观念和生活方式。[10]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老龄化是一种积极的经验,那么长寿必须伴随着健康、参与和安全的机会。[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56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