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谁更可能成为高校自招生基于家庭资本的视角【字数:15558】

2024-02-25 15: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及其引发的与教育公平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自主招生考试是近年我国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导向之一。本研究基于对大学2018级新生的调查,了解不同入学方式的调查对象的个人情况及家庭情况,对比分析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入学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家庭资本均影响自主招生入学机会的获得;其中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以期对高考制度改革和教育公平问题提供进一步的思考,进而推动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文献回顾2
(一)高校自主招生的研究现状2
(二)家庭资本的研究现状2
(三)家庭资本与高校学生入学的相关研究3
(四)文献述评3
二、研究设计4(一)研究假设4
(二)数据来源4
(三)变量设定6
(四)分析方法6
三、数据分析结果7
(一)家庭资本的基本状况7
(二)入学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8
四、结论与思考10
(一)研究结论10
(二)思考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A调查问卷14
附录B访谈提纲(学生版)17
附录C访谈提纲(机构负责人版)18
谁更可能成为高校“自招生”:基于家庭资本的视角
引言
本文基于对大学2018级新生的调查,了解不同入学方式的调查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的现状,对比分析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方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以期对高考制度改革和教育公平问题提供进一步的思考,进而推动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本研究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中的自主招生不包括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
一、文献回顾
(一)高校自主招生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高校独立自主进行招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这些高校自主招生整体发展较为成熟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但没有对自主招生进行统一的概念界定。
美国的高校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权利去招收新生,[1]并且可以通过提前发放通知书来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2]英国的高等院校招生制度并不统一,以资格证书为依据。进入新世纪后的英国创立国家资格证书体系,进而高校入学证书考试愈发多元,不设置统一的科目,由考生自行选择,并且更注重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3]日本的大学可以根据全国统一考试组织自己的考试,并与候选人进行双向选择。[4]
国内对高校自主招生的研究多是政策解读的制度性研究和招生制度的有效性研究。
2003年,我国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该制度表明我国的自主招生是一种传统高考之外的招生策略,可以采用推荐和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新生选拔。[6]40自主招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选拔方式的补充,对优秀人才进行目的性筛选,并且能够扩大高等院校的自主权。[7]张继明认为自主招生制度是高校独立自主进行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的招生制度,由教育部总体调控。[8]孙中涛认为自主招生就是考生自主选择参加不同的高校自行组织的考试。考生可自由选择一所最满意的高校入学。[9]张亚群认为自主招生是指高校基于本校的自身条件与要求来确定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并自主进行考生录取的招生制度。[10]
马磊等人根据个案分析,结果表明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普遍在成绩和综合实力上优于普通高招录取的学生。[12]吉明明也对具体学校进行个案分析,总结自主招生制度的原则、检验标准方面的特色经验。[13]肖佩莲对当前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存疑,认为通过自主招生选拔来达到招生初衷是值得商榷的。[14]李雄鹰的研究发现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初步表现出其独特性,但自主招生的整体培养模式并不完善。[15]叶赋桂团队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高中实施调研,结果发现自主招生制度存在过程性程序不清等问题。[16]
(二)家庭资本的研究现状
家庭资本的概念引申于社会资本理论,是根植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
国外对家庭资本的研究多是在探究概念的基础将其作为研究视角来具体应用,其概念界定不一。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家庭资本是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有用资源。[17]美国学者科尔曼则将家庭资本细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指物质方面的生产资源、人类有着建立美好和谐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在人际关系中间利于实现个体目标的社会资源。[18]
国内对家庭资本的研究多是用于教育问题的解释,但在不同研究中对其定义不同。李春玲等学者认为家庭资本可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19]
家庭经济资本主要包括有形和无形这两种物质资产。吴嫌娥将其具体操作化两个指标,分别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大学费用占家庭支出的比例。[20]曹春春将其操作化为家庭收入、家电数量、父母具体教育资金支持等指标。[21]9
家庭社会资本的研究多集中在教育机会平等上,其概念界定需要根据其不同作用范围加以区分。家庭社会资本可按具体作用范围分为家庭内部的社会资本和家庭外部的社会资本。多数研究为方便指标设定而选择某一部分来研究。张娟认为家庭社会资本是家庭在外所形成的社会资源网络。[22]而大多数研究家庭社会资本的文献就以家庭外部的社会资本为主,但具体的衡量标准并不统一。它通常包括两部分: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网络的具体规模。
家庭文化资本常用于学生学业成绩和教育公平研究,最难量化,但有学者仍在努力尝试。李煜将家庭文化资本操作化为喜欢经典音乐、阅读文化书籍、补充时政知识、参与书画类活动等具体指标。[23]曹春春认为家庭文化资本是指父母学历、文化修养、关注时事的频率、订阅报刊的情况等具体指标。[21]10
家庭资本与高校学生入学的相关研究
关于入学机会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
国内对入学机会的研究多是在高等教育层面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指每个公民,不论拥有何种差异,都享有平等的符合其能力发展要求的进行高等教育的机会。[27]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包含入学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的公平。[28]尹银等人对比自主招生入学和普通高招入学的学生发现,父亲职业及其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以及独生子女等因素对成为自招生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城市而言的农村则体现出了自身劣势。[29]李民等人利用高校官方数据,揭露整个自主招生选拔机制的不平等。研究发现,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大学前的学术证明对他们是否获得入学资格产生显著影响。[6]41刘进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对于自主招生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阶层、地区和学校水平位于弱势的考生基本没有竞争优势。[30]吴晓刚和李忠路也对比自主招生入学和普通高招入学的学生,研究发现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在家庭背景上更好,他们更多来自城市、重点高中,其父母的教育程度也显著高于普通高招入学的学生。[3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56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