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虎妈猫爸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论基础 2
2.1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2
2.2 社会性别角色理论 2
2.3 女性主义理论 3
3 “虎妈猫爸”的概念及具体表现 4
3.1 “虎妈猫爸”的概念 4
3.2 “虎妈猫爸”的具体表现 5
4 “虎妈猫爸”现象的实质 6
4.1 父权的衰落 6
4.2 母权的崛起 6
5 “虎妈猫爸”现象形成的原因 7
5.1 社会性别观念的变迁 8
5.2 家庭劳动分工的模糊 8
5.3 个体本位意识的提升 9
5.4 夫妻情感关系的反转 10
6 “虎妈猫爸”现象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0
6.1 “虎妈猫爸”现象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11
6.2 “虎妈猫爸”现象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影响 12
6.3 “虎妈猫爸”现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 13
6.4 “虎妈猫爸”现象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都在发生转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都在这些结构性力量的影响之下发生着改变,作为社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会构成细胞的由人组成的家庭,其结构和内部权力关系更是发生了快速地变迁。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变迁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功能结构、制度形态以及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随着夫妻双方在职业、收入、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传统社会中的男女性别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我国,儒家文化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阳主阴从”、“严父慈母”等性别角色关系和性别角色形象深入人心。但随着社会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变迁,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关系和角色形象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家庭当中,夫妻双方的地位发生颠覆、形象发生反转,出现了“虎妈猫爸”、“严母慈父”的角色转型。传统的“严父慈母”被“虎妈猫爸”所代替,成为一种极有研究价值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男权社会把男性置于主导地位,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及不断深入,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权力获得的研究不断增多。女性越来越独立,女性的个人素质、受教育水平、就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使得女性对于子女的教育理念生活方式和资源占有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这也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对于“虎妈猫爸”这一现象的研究,可以通过夫妻双方的家庭地位、家庭权威、家庭中的角色扮演和夫妻间权力关系的演变来得以体现。
本课题尝试从社会学的专业视角对“虎妈猫爸”现象进行解读,把“虎妈”和“猫爸”当做一种对应性的存在,将其看作象征父权的衰落和母权的崛起的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探讨。本课题主要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文化背景、家庭贡献、资源占有、情感依赖等方面的特点,从社会性别观念的变迁、家庭劳动分工的模糊、个体本位意识的增强、夫妻情感关系的反转等方面分析形塑“虎妈猫爸”现象的结构性力量,并从自我意识、性别角色、社会交往和成就动机几个方面来呈现“虎妈猫爸”现象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的影响。通过从社会学的专业视角对中国家庭中日益普遍的“虎妈猫爸”现象进行系统地研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虎妈猫爸”现象的根源、意涵及后果,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当今社会父权的衰落和母权的崛起这一现象做出一定的注解,可以为新型家庭权力关系的建构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实现家庭结构的再平衡。2 理论基础
理论的主要意义在于为社会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正如约翰逊(1988)所说,提出理论的最终目的是用高概率来解释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高概率可以提出预测性的陈述并且可以经验性地测试[1]。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虎妈猫爸”现象,必然要依据相关的社会学理论来进行。
2.1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社会学理论和实践的多元性使得社会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趋向,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这一趋势的代表。吉登斯认为,社会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而是由不同社会成员创造的[2]。在社会上,他们的行为并非都是自由的,他们的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结构可以被定义为“重复参与社会再生产的规则和资源”。规则和资源是一种“物资分配与组织能力”[3],当我们使用资源的时候,是利用自身的力量来操作自己的行为或建立他人行为的过程。这种结构实际上是当人们产生社会关系时限制人们的行动,因而也被称之为行动的前提和中介。然而,结构并不是固化的,行动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将其灵活地转化为参与者用来改变结构的规则和资源。
结构化理论中关于行动与结构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解释“虎妈猫爸”现象的形成。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成员善于利用习惯性的、累积性的知识来创造和维系日常生活,家庭中的母亲和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抚育和养育子女,他们的行为是结构化的,现实中的母亲和父亲正是利用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资源和规则,将其转换成自身的权力。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母亲利用“结构”获得了家庭当中较大的权力,父亲则失去了一定的权力,从而形成了“虎妈猫爸”这一现象。
2.2 社会性别角色理论
庄孔韶(2002)指出社会性别角色是指不同的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为准则、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等现象[4]。男性和女性被禁锢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社会性别角色规定了男性和女性拥有的活动、任务和职责。由于被传统社会文化所固化,人们往往运用思维定式和习惯来对待男性和女性,并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期待、评价以及行为标准。由于教育的普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都会使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产生变化。因此,尽管社会性别角色被社会定型强化了,但他实际上正朝着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快的速度在变化。在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性别角色是“男主外、女主内”,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更多的则是“夫妻平权”,社会性别角色确实在一些外在或者内在因素的影响之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