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四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h社区为例(附件)

2021-07-04 22:0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不仅为当今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产生许多机遇。一方面,它促进了老年护理服务业的发展,为从事该行业的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人口红利”,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对老龄服务业产业结构发起考验,如何更好给老龄人口提供生活保障是中国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养老问题亟待解决,从而促进了新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这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一些养老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此情况下需要政府将一些行政职能转移到社会方面,将社会服务变更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依靠社会力量分担老龄化人口所施加的养老压力。本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H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学者对该问题的相关看法,规划出研究方向并确定研究方案。其次,从H社区的基本情况出发,了解H社区老年服务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记录整理H社区的真实养老情况并从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的角度,分析社区工作涉及H社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详细阐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展现该项目实施所获得的成果与相关内容的具体改进措施。通过对四社联动模式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制,改进现如今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使社区养老服务更便民,为老龄人口提供更为舒适且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服务,从而缓解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摘 要 3
目 录
Abstract 4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
(三)研究方法 5
(四)创新之处 5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7
(一)相关概念界定 7
(二)理论依据 7
三、H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9
(一)H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 9
(二)H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状况 9
四、H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一)H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不足 11
(二)H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2
五、提高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H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对策 15
(一)提高服务效率,打造精准服务 15
(二)引导新型养老观念的培养,加大居家养老优势宣传 16
(三)在政府指导下,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17
(四)促进四社互动,发展社区自治格局 18
总 结 19
参考文献 21
附录:访谈提纲 24
致 谢 3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当今年轻人的生育欲望显著降低,生育观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产生中国的新生儿和青壮年的数量下降,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庞大,并且老年人口的增长态势也非常迅猛。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口所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0%,我国的老年总人口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老年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之多,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六十岁及以上人口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1.59亿,占总人口的11.4%。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国六十岁及以上人口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1.67亿,占总人口的11.9%。济南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具有高龄化、失能化的特点,老年人口已经开始加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年底,济南市六十岁及以上人口168.1万,占总人口的21.38%。
据调查,我国大约90%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还有3%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这就是我国的“9073”养老格局。相比于其他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的成本不高,但是得到的效果却不差。老年人在家庭中更够得到经济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家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同时老年人也能够在家庭分工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的年轻人选择加工工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则渴望更发达的城市的发展,这使得空巢老人现象变的很常见,家庭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空巢老人的悲剧,同时由于家庭规模小、离婚率高,家庭养老功能也被削弱。机构养老因为家庭养老的功能的弱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政府也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全方面推进养老机构的发展,但是机构养老需要较高的成本,这个成本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起的。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直到2016年才重新施行全面二孩政策。未来,四二一或者四二二家庭结构将更加普遍,即夫妻二人至多需要照顾四个老人并且需要抚养一个孩子甚至两个孩子。随着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养老供需矛盾的加剧,传统的养老模式将更加难以满足中国老年人的需要。为缓解老龄化危机、满足老年人需求,民间和政府部门都在逐渐探索和尝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可以丰富对四社联动模式的研究。目前国内主要提出的是三社联动的概念,对于四社联动模式的研究还较少,尤其对于社区志愿者的主体作用的认识和探讨还不充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四者的互动模式还有不足之处。在借鉴三社联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四社互动的方式,加深对四社合作理念的认识。同时深化现有的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新的可能性,使人口老龄化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法,推动四社联动模式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结合。
实践意义:本研究有助于促进H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特别是有助于激发H社区内老年人的参与意愿,提升老年人参与能力;有助于明确社区职能,增加H社区自治能力;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加强H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推动社会组织在H社区的适应性发展;提升社区志愿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补充功能。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进一步完善和协调H社区四社联动情况,从而促进H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现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国外最早被称为老人社区照顾,即老人居住在家,由一些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照顾服务。P.Arams在1977年提出老人社区照顾是由非专业人员进入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其生活所必须的协助、支持与照顾。Challis,D在1979年社区照顾服务是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帮助,这一形式的推出将降低养老机构的压力。1989年,英国的《社区照顾白皮书》认为老人社区照顾是“提供适当的干预和支持,能让老人家属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支配自己的生活,同时使老年人具有更大的自主性。”Kane,N.M于1989年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分为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对于无偿服务而言,老年人较少使用有偿服务,除非是必须的生活帮助,否则人们不愿付出成本来购买。Schopfin,P在1991年提出社区养老是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样适应性更好。Meredith,B在1993年提出老年人在自我感觉舒适的环境中居住,应该为其提供一系列特殊服务内容,包括:日常照料、医疗指导和情感扶持等。苏姗特斯特在2002年提出社区照顾就是对居家老人的所有照顾,包括福利、医疗保健、日间看护以及保证其生活质量等。DavidRPhillips在2002年提出“社区照顾”是指老年人通过社会力量的支持和照顾生活的一种养老方式。在国外政府主导型和市场并重型构成了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政府主导主型主要是政府建立基础设施,同时公益性的民办机构作为辅助,两者有效的结合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国外的社区养老,其更加注重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西方国家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空巢家庭的出现。比如在买房的问题上,如果愿意和父母住的比较近的话,政府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也为家有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和医疗津贴服务。同时对于一些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也有日托养老的服务。在国外会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放在一起,这样能够较为全面的照顾老人和儿童,让年轻人能够更加安心的工作,而且也能够帮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防止出现代沟的现象。国外养老模式注重引入市场机制,政府配以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进行监督。这一点做的比较好的是美国和日本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全面的服务,涵盖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除此之外还有较高层次的精神慰藉服务。日本和中国的人口发展模式相似,而且其传统以及经济发展模式都与我国相类似,因此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以日本为参考和借鉴。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ehuixue/6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