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实习生与在职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比较分析_以抛物线课堂教学为例

2020-12-17 09:2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实习生与在职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比较分析_以抛物线课堂教学为例[20191227091602]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对两位老师的抛物线的课堂教学进行记录和观察,比较分析实习生和在职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通过课堂录像、课后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发现实习生和在职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职教师与实习生同等程度地重视新知讲解和例题讲解部分;实习生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在职教师注重让学生的探索发现;从课堂整体来看,实习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在职教师不仅关注教师的教,还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实习生  在职教师  数学课堂  教学语言  抛物线
.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展开,课堂教学的改革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对教学效果的优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不断的改善教学质量,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行为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表达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学记》中写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说的就是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西方语言教学界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系统、深入地观察、理解、研究课堂教学,而对于组织课堂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教师语言自然就进入了研究范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国外不少学者已经开始对教师语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如Chaudron(1977) 曾经分析过课堂里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语言; Long ( 1989) 曾分析过教师的课堂提问; 到了八十年代,教师语言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语言研究方面, 并对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语言进行了类型分析。
在国内,教师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较早的研究有李向明、林汝昌等,但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交流。国内真正有影响力的研究开始于赵晓红,成为研究教师语言普遍引用的文献之一。目前教师语言已经成为国内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发展非常迅速,成果颇丰。一方面表现在其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有对话分析、语言学分析、语用学分析、话语分析、互动分析、语料库分析、目的分析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其研究范畴的广泛化:纵向涵括小学到大学教师话语,横向则涉及教师话语甚至与教师相关的各个方面和层面。而在现有的教学语言的研究中,多是涉及语言类的学习,像是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等的研究。对数学课堂的研究集中在教学行为、教学构成和如何上好数学课等方面专门的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的研究较少,更是少见很细致的集中研究实习生与在职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差别的文章。
2.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一位实习生以及以为在职教师的抛物线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比较,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习生与在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用的教学语言各有什么特点?(2)实习生与在职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存在哪些差异?(3)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语言,但由于讲课内容仅限于抛物线的第一课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所以课堂的内容以新知讲解和例题的讲解为主。希望在两堂课的研究中找出实习生和在职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语言之间的差别,确定师范生最需要培养的教学语言模式,也可以帮助新手教师更快的掌握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一位实习生和一位在职教师。实习生:来自常熟理工学院的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大四学生,已在某高中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实习;在职教师:陈老师,毕业于某大学数学师范专业,本科学历,从事高中数学教学10年,已带过三届高三毕业生,教学经验丰富。可以说实习生代表了新手教师,而在职教师代表了优秀教师。
3.2 数据收集
2013年11月21日,通过现场观察和视频录制的方法,记录了实习生和在职教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所用教材为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上课中使用的例题来自学生统一使用的《同步导学》。并在课后分别进行了访谈,了解两位人员的想法和感受。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shuxue/2672.html